
11月15日中午,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亮相,前后不過短短18分鐘——確確實實稱得上“歷史性的一刻”:有91年歷史、8200多萬名黨員的中國共產黨又一次實現了中央領導集體的新老交替。為了記錄這一刻,500多名中外新聞人,上百架攝影、攝像機鏡頭,從一早起就在人民大會堂內屏息以待,空氣里的熱度,人們臉上的興奮期待,透過鏡頭感染了更多的人們。
這期待與關注的空前熱度,這段日子,其實是席卷過960萬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彌漫在13億百姓的心上,也蘊含在全世界五荒八極的各色目光里。
人人期待,“強盛中國”能有一批適合的領導人,團結中華民族各方力量,帶領全體人民群眾一起踏上新征程,向著多年后那個“幸福中國”、“美麗中國”的新目標前進。
“人民”,是黨的十八大會議進程中,最多被提到的熱詞之一。有人統計,在十八大報告中,“人民”出現了145次。在15日新任總書記習近平同志的講話里,“人民”與“責任”,同樣成了最核心的兩個關鍵詞。
《大公報》的評論指出,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講話觸及百姓的心聲,在人性化的表達中,展現政治之大美。從行為看,習近平總書記或頭部微斜,或上身偶爾晃動,絲毫不顯呆板或緊張。從眼神看,習近平總書記眼神溫和親切有神,與臺下各個方向不時有交流。一段“嘮家常”式的話語,且是在就職亮相這個重要場合,著實令人耳目一新,那種恪重民生、砥礪親民的人格魅力,瞬間觸動民眾的心靈。
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黨員和群眾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十八大的期盼和祝福。在迎接和慶祝十八大的日子里,在許多網絡媒體開通的給新一代領導人的留言版上,百姓們的殷殷寄語,表達著相近的愿望:“多為人民謀福利”、“還大地以青山綠水”、“加強政治文明建設,加大反腐力度”……而習近平同志的講話里,則以一連串排比似的“更”句式,囊括了“我們的人民”的種種訴求,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設定為“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讓人感受得到溫度的呼應與回響。
年輕人關心教育、住房問題的解決,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要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滿足困難家庭基本需求。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殘疾人希望可以自食其力,過上更有尊嚴的生活,“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成為未來幾年中國黨和政府努力奮斗的目標。
民營企業關心黨和國家推動經濟改革創新的步伐,十八大報告指出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提高大中型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持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
朝中社11月17日發表文章認為,十八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的里程碑”,兄弟的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一定能夠保持社會安定,繼續推動經濟發展,進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
泰國前副總理功·塔帕朗西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外記者時的講話充分顯示出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的理念。中共十八大的勝利召開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將繼續保持政治穩定、社會和諧、經濟繁榮,中國人民一定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尼日利亞外交部國際組織局亞太地區負責人歐迪·特拉納斯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共產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富有朝氣,他們將堅定地領導中國人民繼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十八大制定的未來發展的宏偉戰略目標。中國的崛起正在改變世界,世界也將因中國的發展而受益。
高關注緊緊關聯著高期待。而高期待,又是新領導集體得以團結帶領全體人民砥礪前行的最可貴基礎,是奔小康、建設“幸福中國”的力量源泉。惟有珍惜,真正與人民心心相印,黨與國,方有和諧、美麗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