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單純性肥胖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全球性的兒童健康問題,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都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兒童時期營養過剩和肥胖將是孩子成人后健康的“潛伏殺手”,并成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冠心病等疾病的“隱形炸彈”。
“小胖墩”實在傷不起
據美國北卡大學“營養及傳染病學”教授波普金研究調查,過去30年來,美國兒童肥胖的人數急劇增加,伴隨此現象,心血管疾病及相關疾病的發生率不僅跟著上升,同時,年齡層也有降低的趨勢。
近年,我們發現國內兒童只長胖不長高,肥胖增加幅度驚人,6歲~6歲半男孩的過重及肥胖率為10%,女孩為25%。小時候肥胖所帶來的結局可能是:產生容易罹患慢性疾病且不易減重的成人肥胖。兒童與青少年肥胖日趨嚴重,他們應盡早減重以降低慢性疾病的發生率。
孩子飲食習慣取決于父母
國家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主委、亞洲兒科營養聯盟主席丁宗一教授認為,兒童肥胖不單單要在孩子身上找原因,家長也是導致兒童肥胖的主要元兇之一。
如今孩子都是家里的一塊寶,父母總是要給孩子最好的,在飲食上更是只要孩子愛吃就好。所以,造成兒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長的過度喂養及與家庭的飲食習慣有直接關系,如父母吃不吃零食、吃不吃早餐以及父母的口味清淡與否,都能影響孩子的體重。由此看來,與其說“孩子遺傳了父母的體質”,不如說“孩子遺傳了父母的飲食習慣”。
因此在嬰幼兒期和兒童期,父母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喂奶與輔食的轉換時期,有些父母因為沒有處理好孩子不習慣喝水的問題,因而養成以牛奶或果汁代替喝水的習慣。父母可能還沾沾自喜,自以為孩子的營養會比較好,卻不知果汁中的高糖分,也是容易造成兒童肥胖的原因。
現代兒童的飲食不均衡,即使家長為孩子準備健康的食物,也不一定能讓孩子全盤接受。研究也證實,用強迫或強制方式控制孩子吃什么、吃多少,經常會出現反效果。因此,家長要建立孩子正確的飲食習慣,可從3個方面搭配著手,首先家長必須要以身作則,其次是增加孩子接觸健康食物的機會,最后設計愉快的用餐環境。
兒童減肥不可貿然
如果你的孩子的確屬于超重,別急著節食,而是先坐下來想一想,平常有哪些飲食習慣造成了今日的局面,或者記錄下孩子3天的飲食情況,請營養師為你分析。父母若貿然對孩子采取節食的方法,會給孩子帶來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良影響,生理上因節食使營養攝取不足或不均衡,甚至上一餐吃太少,這一餐忍不住大吃起來,反復幾次,不但想減重的目的未達成,反而傷害到健康。且兒童正值發育期,需要適量的蛋白質、鈣質、維生素、礦物質和熱量的供應,不正確的節食方法,會導致營養攝取不平衡,反而影響到生長發育,或者是因為熱量、營養不足而使精神不佳,影響學習成績。
堅持有規律的運動
有規律的運動也是另外一個預防和治療肥胖的重點。規律適度的有氧運動,不僅可消耗身體多余的熱量,使脂肪不至于堆積,更可以鍛煉肌肉、強化骨骼和心臟血管系統,對發育中的孩兒極為重要。因無節食的缺點,又有增進孩子生長活力的好處。因此建議家長,在適度的減少垃圾食物的同時,也盡量以增加運動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控制體重。
責編:王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