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確問題所在。2.媽媽:“他不借給你,你什么感覺?你拿了他的蠟筆后,他有什么反應?”孩子:“我很生氣,他傷心地哭了。”引導孩子識別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感覺。3.媽媽:“你能不能想個不同的辦法,既能使他不傷心,你又不生氣呢?”孩子:“我可以把我的課外書借給他看。”“我可以幫他做值日。”“我可以明天給他買一盒新的蠟筆。”等等,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這就是引導,這里沒有一句說教、訓斥,沒有打罵,而是讓孩子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反思,去體會對方的感受,從而讓孩子更富有同情心和換位思考的能力,發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交往機會得創造
除了從家庭關系和教養方式上積極發展孩子的交往能力外,鼓勵孩子邀請同學來家里做客,和孩子朋友的父母建立聯系,創造一起聚會、旅游的機會,不僅有利于孩子間友誼的建立和發展,也讓我們做父母的更容易了解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朋友是什么樣的,通過孩子間所聊的話題、一起玩的游戲等就能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所思所想。
老師助力不可缺
作為父母,不能簡單地認為,孩子上了小學,自己就輕松了,把解決孩子問題的責任都推給老師。一個孩子的個性品質、能力素養、生活習慣等的培養,主要還是靠家庭教育。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和學校、老師的聯系,及時和孩子的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種種表現,這樣孩子在交往方面出現了問題才能及時解決。
那天,剛上一年級不久的孩子放學回家,一臉惶恐地對我說:“媽媽,我同桌張曉琪說要把我塞到下水道里,怎么辦啊?”我不禁樂了,忙說:“不會的,他這是嚇唬你呢。”看我不以為然的樣子,兒子忽然就哭了起來:會的,他會的!
想想自己還是學校老師呢,可我的兒子,竟然如此膽怯,真是讓我無奈。再仔細想,覺得似乎也不能完全怪孩子。自己從小也是性格內向,不善交往的女孩啊。見到生人就臉紅心跳,如今也是遇事處處退卻。遺傳已經如此了,更何況我和他父親在他3歲時就離婚了,他從小成長于單親家庭,生活環境既單純又封閉,讓他的性格越加孤僻膽怯。他不會主動去交朋友,更不知道如何與小伙伴相處,在幼兒園時,他喜歡的小朋友只能跟他一個人玩,再加入一個一起玩他都不高興,不是跟人家吵架就是抱著玩具自己玩。
孩子慢慢長大了,看著已經上了一年級孩子依舊如此膽怯自卑,所以我一定要想辦法改變他。
都說育人先育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自己都遇事退縮,怎么能要求孩子開朗大方呢?從此以后我努力克服自己的靦腆和羞怯。生活中,鼓起勇氣主動跟人交流,不怕受冷眼;在工作中開始積極爭取各種機會,做公開課、上臺談經驗,主動跟領導溝通等。
我也經常帶孩子去同事、朋友家做客,鼓勵他跟小伙伴一起玩,開始他依舊不敢,我也不指責勉強,只給他創造更多的機會。節假日帶他去旅游,增長他的見識,讓他親眼看我向不同的陌生人問路,與他們交談,甚至爭執……潛移默化中,他慢慢變得不再膽小怕事,遇事也敢說話了。
較強的業務能力加上變得自信開朗的性格讓我擁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幾年后我成為學校的教導主任,不僅要經常與領導溝通給教師布置工作,還要經常與各方面的人打交道,內向的性格已經不知不覺地改變了。
每天,我都把我的成功與失敗跟孩子分享,在我耳濡目染的影響下,孩子也逐漸有了自信。他成了班級里的學習委員,經常幫老師收發作業,老師不在時他還參與管理班級,他在工作中學會了與同學相處,也慢慢掌握了交往的方法,變得越來越開朗了。
我鼓勵孩子與同學交往。每次他邀請小伙伴來家,我都敞開家門熱情歡迎,只要沒有危險,家里的玩具隨便他們玩,不怕他們把家里弄亂弄臟。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收獲了友情,也感受到了交往的快樂。
孩子三年級那年元宵節,沈陽下了一場特大暴雪,全市交通癱瘓,學生停課,可我卻要上班。如此暴雪,我既舍不得帶他去上班,也沒法讓年邁的媽媽過來。正愁無處安排他,他卻給同學打了電話,然后輕松告訴我他已經把自己安排到臨近小區的同學家了,并且說,就是你中午回不來,同學媽媽也一定會留我吃飯的,你就放心吧。
四年級的一天下午,兒子和好朋友巖巖一起來辦公室找我,說他們商量好了,今天晚上他去巖巖家住。看著兩個孩子滿臉懇求的目光,我同意嗎?當然,我是求之不得啊!放學時我偷偷來到校門口,看著他們背著書包手拉手親密地走出校園,我忍不住淚涌。到底還是不放心,晚上給巖巖的媽媽打電話,她說兩個孩子剛剛寫完了作業,現在玩得可好了,你兒子聽話、懂事、有禮貌,你就放心吧。
孩子在成長,我的教育觀念也在與時俱進。我覺得性格開朗固然重要,但一個人的陽光氣質更來源于自信。而自信需要深厚的文化和百折不撓的堅韌做基石。所以我不僅經常給他講有關口才和交往的故事,也用文化知識不斷滋養他的身心,講歷史上名人曲折坎坷的經歷,讓他的視野更寬廣,性格更寬厚,進而努力培養他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孩子走進初中,開學第一個星期就是軍訓,很多孩子第一次離家受不了艱苦,給家長打電話哭訴,還有請求家長提前接他們回來的。而我的兒子在整個軍訓其間不僅沒給我打過一個電話,回來更是一臉興奮,說他太喜歡享受軍訓了,還問:什么時候能再去一次呢?
上初中后,他經常回家給我講他和同學們之間的有趣故事,心中為他的成長開心。有一天我忘記給孩子帶雨傘,放學時忽然大雨傾盆。孩子等了半個多小時公交車等不到,自己打了車回來,錢不夠了,上了車便跟出租司機借電話,讓我到小區門口等他。去給他付錢時,司機對我說,你兒子真聰明呢。正面方向堵車,他竟然想到了逆向打車,我第一次見到這么聰明機靈的孩子。
偶然跟孩子閑談,我問他:“你看著別的同學都有手機,都有父母車接車送,你是不是有時也會心生羨慕呢?就像我小時候一樣,甚至還有一點自卑?”兒子一臉驚詫:“沒有啊!我從來不羨慕也不自卑啊。我很多事都能自己解決,你不知道我的同學們都是多么的崇拜我哦!并且我有一個最聰明能干的媽媽,我驕傲還來不及呢。”
看著我高大健康、積極樂觀、陽光開朗的孩子,忽然想起十年前那個遇事就哭泣的小男孩,心中無限感慨。只要用心努力、堅持不懈,沒有什么不能改變的。十年中,我和孩子一起克服了膽怯,彼此鼓勵促進,共同走過自卑,收獲了生命的蓬勃美好。
是的,你若自信,他必陽光。
責編:王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