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世貿雙塔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建筑群,由7.8萬噸鋼鐵、104部電梯、 2000個停車位和5萬名工作人員組成,被稱為紐約市的地標和驕傲。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將它們從曼哈頓島上完全抹去。
10年之后,“9·11”事件依然影響著整個世界。與公開的戰爭不同,“反恐戰爭”不能在戰場上直截了當與敵人一決勝負,更多的是依靠情報與科技手段“防患于未然”。為了保障安全、鑒別罪犯、抵御襲擊,諸多新技術應運而生,以下便是其中影響較大的幾種。
背向散射X射線系統(Backscatter X-ray Systems)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9·11”事件發生后,全世界對機場安全再不敢有半點松懈。檢查乘客身體的金屬探測器、查看隨身行李的X光掃描儀都是幾十年前的產品,不能夠完全識別新型的液體炸彈和塑性炸彈。手觸式安檢又令人尷尬,以至于許多人稱美國式的“深度安檢”堪比性騷擾,惹來抱怨不斷。
為了提高安檢速度、改善準確度,反向散射X射線系統迅速發展成熟,并備受各國青睞,至今已有約1000臺投入使用。這種X射線的強度比在醫生那里接受的X光掃描要弱得多,只在接觸到人體皮膚后反射回來形成圖像,并不能穿透人體。安保人員可以看到乘客藏在衣服下面的物品圖像,包括單獨使用金屬探測器無法檢測到的有機物和無機物。
美國運輸安全局工作人員表示,通過這套系統“可以看到衣服里面”。這種說法實在相當委婉。事實上,雖然畫面比較模糊,但安檢人員還是能夠看到乘客的裸體。因此,反向散射X射線系統得到了一個響亮的外號——“裸體掃描儀”,在保證安全的同時,也沒少背負罵名。
值得慶幸的是,這種設備沒有存儲盤。就算旅客身上有不想被發現的隱私,也不用擔心會留下紀錄。另外,為了把乘客的尷尬降到最低,掃描出的圖像由同性的安檢人員監看。
未來傾向篩選技術(Future Attribute Screening Technology)
在某人作惡之前,辨識出其犯罪意圖——這是美國國土安全部眼下正在研制的一種預測系統,名為“未來傾向篩選技術”(FAST)。和“裸體掃描儀”一樣,它將在機場安檢中大顯身手。
未來傾向篩選技術是一種快速辨別潛在威脅的篩查技術。與測謊儀的工作原理相似,它監測的是人的生理反應,如心跳、表情、眼球運動等。它不需要直接接觸人體,就像公共場所的保安攝像頭一般不引人注目。
未來傾向篩選技術耗資約2000萬美元,匯集了很多先進技術,每一種都不同凡響——心血管和呼吸系統遠程傳感器、遠程眼動監測儀、熱感攝像機和高清晰視頻拍攝??設計者還有可能安排展示一些與恐怖組織有關的圖像,或僅有恐怖分子才能理解的暗號,以刺激心懷鬼胎者的特殊反應,如眼睛緊盯圖像、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體溫升高、身體緊張等。
考慮到保護公民隱私,這種系統在每次檢測后將刪除數據。唯一的爭議是:如果這項技術提前發現了可疑分子,安保人員也及時制服了他,法律能夠僅僅因為一個念頭而懲罰他嗎?當然,這是律師和檢察官要頭疼的問題,似乎不是技術研發人員該操心的事。
安全電子登記套件(Security Electronic Enrollment Kit)
全世界的執法部門都在不斷充實著各自的數據庫,其中一個并不令人愉快——它塞滿了各種惡名遠揚、劣跡斑斑的犯罪者的信息。
擁有這樣一個數據庫,可以在危機出現時快速地調取資料,前提當然是其包含的信息越全面豐富越好。安全電子登記套件(SEEK II),簡單說就是一個手持電子裝置,用來記錄一個人的照片、指紋、虹膜,乃至DNA,從而建立一個綜合性的電子檔案。
這一切的實現仰賴于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生物特征的特點是人各有異、終生不變(幾乎)、隨身攜帶,不僅包括指紋、虹膜、掌紋、面相、聲音、視網膜和DNA等生理特征,甚至還包括簽名的動作、行走的步態、擊打鍵盤的力度等行為特征。
安全電子登記套件已經被使用于美國的海外戰爭中,士兵可以通過3G無限網絡或者直接用USB連接一臺有網絡的電腦來傳輸數據,將其保存到數據庫中。美國特種作戰部隊使用安全電子登記套件從全世界范圍收集來的數據,比使用其他裝置收集的都要多。美國國防部希望能夠保證士兵在作戰時,可以快速獲取重要的信息,確保其毫無延誤地采取適當行動。
如今,在世貿遺址“歸零地”附近,新的世貿中心正在興建。曠日持久的反恐戰爭改變了世界,也逐漸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以上介紹的只是反恐技術中的一小部分。它們保障著人們的安全,有很好的推廣前景,同時又因為容易侵犯公民個人隱私,而引起了一些爭議。在這一點上,人類和自己發明的技術頗為相似:雖然頻頻回顧左右搖擺,但總是邁開大步堅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