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是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簡稱,有不同的病理類型,往往出現蛋白尿、血尿、浮腫、高血壓、腎臟縮小、腎功能減退等表現,終末期腎衰病人中,約60%是由慢性腎小球腎炎引起。得了本疾患之后,除了用藥物治療以外,還需要用飲食配合治療,合理的飲食治療對慢性腎炎的治療起著重要的作用。
日常飲食
慢性腎炎的飲食治療,要根據腎炎的不同類型和病變的不同階段,采取相應的飲食,其飲食原則與急性腎炎基本相似。
飲食中應該提供給機體維持體重所需的足夠熱量,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同時,每日適當吃一些白糖或蜂蜜,以增加熱量的攝入。一般來說,每日熱量供給2200~2500千卡左右。按我國人民生活習慣,這些熱量主要是來自主食中的米、面,也可用藕粉、粉絲、土豆等淀粉食品代替一部分主食。如果主食所提供的熱量還不夠,可以再適當吃點營養價值高的植物油。慢性腎炎患者的蛋白質攝入量以每千克體重 1.5~2.0克為宜,比如一個50千克體重的人,每天可吃蛋白質 75~100克,盡可能供給優質蛋白質,如各種瘦肉、魚、蛋等,如果病人腎功能已經減退,那么蛋白質的用量就要相應減少。
對于癥狀較輕,腎功能良好的病人,飲食上一般不需過分要求,每日可供給蛋白質80~110克,其中牛奶、雞蛋、瘦肉、魚蝦等高生物價蛋白質應占40%~50%,若腎功能明顯有損害,蛋白質每日宜控制在30~40克,以免加重腎臟負擔。尿毒癥期病人由于腎功能衰竭則不能像正常人那樣排泄尿素、尿酸等含氨的有毒物質。這些毒物產生的多少與飲食攝入蛋白質的多少有關,因此尿毒癥期的病人對蛋白質的要求更嚴格,應當采用優質蛋白,每日應限制在12~16克之間,最多不超過20克。一般來說,每日100毫升牛奶,兩個雞蛋或200毫升牛奶,一個雞蛋及副食中再有一點魚或瘦肉等,最好不吃或盡量少吃植物蛋白。
慢性腎炎病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因此,必須嚴格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但是,限制鹽分不等于“吃鹽越少越好”,甚至禁用食鹽,否則也容易形成“低鈉血癥”,人感覺倦怠乏力,血壓下降,嚴重者還會出現腦水腫,危及生命。因此,慢性腎炎病人應根據病情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基本上控制在每日約 2~3克,病情嚴重者可給無鹽低鈉飲食。正常人的腎臟有調節水鹽代謝的功能,但尿毒癥期的病人這方面的功能失調。如果水鹽攝入過多,則會導致心力衰竭,同時增加腎小球壓力,加速腎功能衰竭。因此一些含鈉鹽量高的食物不宜多吃,例如紫菜、榨菜、茴香、芝麻醬、雪里蕻等有水腫時不宜吃。而豬肉、雞肉、大白菜、菜花、萵筍、冬瓜、西瓜、西紅柿、芋頭、荸薺、莧菜、大蔥、韭菜、蘋果、梨等蔬菜瓜果在水腫時都可以選食。
中醫治療以及民間驗方
以下不同病證可辨證選用相應驗方:
風邪犯肺 多見慢性腎炎復感外邪,癥見浮腫加劇,顏面尤顯,惡寒發熱,咽痛咳嗽者,可用薄荷蘆根飲:取薄荷5克,蘆根 1尺,煎水代茶飲用。
脾腎陽虛 癥見面白肢涼,腫及全身,以腰部以下為甚,小便不利,不渴者。可用桂心粥:以常法煮粥,待至半熟時加入桂心末,每日5克,煮熟后服食。
氣陰兩虛 癥見面色無華,少氣乏力,易感冒,或五心煩熱,口干咽燥者,可用熟地山藥蜜:選熟地、山藥各60克,蜂蜜500克。將熟地、山藥倒入瓦罐內,加冷水3大碗,用小火煎煮40分鐘,取汁,再加冷水1大碗。煎煮30分鐘取汁,二液合并,調入蜂蜜,倒入盆內,蓋嚴,旺火蒸2小時.離火冷卻,候冷裝瓶。每日2次,每次1匙,飯后溫開水送服,可益脾氣,養腎陰。
小便白濁不利 可食用炒螺螄,取螺螄(500克)在清水中暫養一二天,吐盡泥沙,去螺尾,鍋內放油燒熱,放入少許蔥、姜,煸香,加螺螄翻炒,烹入調料和少許水,煮熟后食用以清熱利尿。
腎虛腰疼 可選鱔魚(500克)宰殺,用溫水洗去體表黏液,去內臟,切成3厘米長的段;再將瘦豬肉(250克)切塊。用些許料酒、精鹽腌漬20分鐘。鍋內放油,燒熱,放入蔥、姜,略煸.放入鱔段煸炒,加肉塊,烹入料酒和調,盛碗入籠蒸1小時后取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