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從2132點開始的上漲行情一直走的很猶豫,除了1月9日、10日兩根連續的大陽線以外,陽線都是在連續的陰線后才出現,一波三折,始終在一個通道中運行。本周依然如此,就當投資者對周二的中陰線絕望,感覺反彈就此結束的時候,周三卻奇跡般的出現了大幅度的拉升,一舉收復失地并且創了反彈新高。本輪行情的龍頭板塊是有色和煤炭,其中羅平鋅電更是漲幅最大的個股,走勢酣暢淋漓,但我們從成交回報來看,本輪行情機構出現在龍虎榜的次數真的不多,說明市場更多的是游資的參與,也就說是存量資金發動的行情。預期在本次以周期類個股為主線,年報行情炒作配合的行情后,市場會隨著年報,一季報發布后的業績下滑等因素的影響,有一個回抽確認底部的過程,等到這個過程結束后,才是長線資金逐漸進入市場的時刻。
本周重要經濟數據陸續公布。數據顯示,1月的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4.5%。1月份元旦、春節“雙節”因素疊加,食品價格的上漲在預料之中。推動CPI上漲主要是節日因素以及季節性因素。食品價格權重過高很大程度上影響到CPI數值,1月CPI短暫回升不會影響到全年CPI回落的趨勢,預計今年CPI有望降至3%。1月CPI的上升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了近期的貨幣政府,但考慮到整體通脹壓力的減緩和外匯儲備的增長,未來三個月降準的可能性仍然較大。我們認為11到12年上半年上市企業利潤增長10%到15%,一二季度因為整個信貸量的投放,從單季度信貸同比增速來看,會有一個持續的改善,我們也不認為短期經濟會出現大的需求下滑,由于基數的關系,大概二季度末會出現凈利潤的拐點,隨后會有略微的反彈,但是幅度比較小。相對于2009年、2010年的流動性寬松,2011年的過度收緊,今年的政策會是一個回歸正常化的過程,整體經濟增速預期會將被控制在8.6-8.9%這么一個溫和的水平,所以我們對經濟方面不需要過分擔心。
近期市場談論較多的是關于養老金入市的問題,我們認為入市是必然,只是時間的問題。目前,主要國家的養老保障模式均為三支柱模式,即社會養老、私人養老和商業保險三足鼎立。從籌資方法來看,社會養老由稅收籌資完成,私人養老由雇主支付、雇員支付或者雇主雇員共同支付,商業保險按照自愿性的原則由投保人自己支付。從各個國家養老金的規模來看,OECD各國養老金占GDP的比重較高,加權均值為71.6%,非OECD國家養老金占GDP的比重的加權均值要低于OECD國家,為15.3%,而中國僅0.7%。從各個國家養老金投資各類資產的比例來看,股票投資的均值為20%,債券投資的均值為50%,其中美國、澳大利亞、比利時、挪威、香港等八個國家和地區的股票投資比例超過40%。按照目前各省市個人養老金余額超5千億的規模統計,初期能進入股市的資金將有望超過1500億。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快速到來,我國急切需要相應的社保體系跟進。近期高層對于養老金規模以及養老金投資的表態不斷,也證明了這一問題的急迫性。2012年2月7日財政部發布了《關于中央財政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專項補助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中央財政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對中西部地區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補助50%。如果試點取得較好的效果,補助的全面實施,必將快速推進養老金規模的擴大。二是,隨著人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養老的儲蓄動力就越大,借鑒美國的經驗,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目前的階段,將迎來養老金尤其是私人養老金規模的大爆發。無論從現實需求,還是從制度安排,我們相信養老金將在不久的將來大規模進入到這個市場。而目前滬深股市的低估值給養老金的入市帶來了獲得良好潛在回報率的優質條件,從11年社保基金不斷低位增開賬戶就可以知道,低估值的市場對長線資金的吸引力無疑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