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連續兩個交易周,大盤的運行節奏都是先抑后揚,市場熱點也在主流和非主流之間來回切換。這也引發了市場典型的情緒特征:那就是極端化!換句話說,市場一跌“反彈結束論”就開始抬頭,市場一漲“牛市論”則開始占據上風。這是底部多空爭斗的一個正常現象,上期報告曾經強調,實戰角度把握節奏是最關鍵的!本周二開始持幣過節的資金開始“回流”市場,所以,我們對周三出現的大漲并不奇怪,而這批資金并非堅定的多頭力量,空頭回補倉位后的策略,基本上是有賺就跑,所以,市場經歷短期上漲后還會回落,這是我們上期報告重點強調的。但我們從周期角度分析過,2月下旬就是準備迎接“龍抬頭”的階段,因此,激情燃燒的歲月可能離我們并不遙遠。
節后兩個交易周雖然都是先抑后揚,但重心不斷上移的趨勢并沒有改變,這說明在多空爭斗中,多方占據著優勢,一旦取得壓倒性優勢,“龍抬頭”行情將會奔騰而出,指數將會出現加速上漲。目前來看,我們對趨勢沒有太多的疑問,本欄強調的三大本質動力繼續發揮著應有的作用,雖然IPO節奏較快、1月信貸低于預期以及2月15日存準補繳1000億以上等壓制因素,依然對市場形成壓力,但并不足以對趨勢構成阻擋,上述制約因素其實已經在盤面做出了明顯的反應。目前A股市場不僅沒有跑贏歐美市場,納斯達克市場已經創下11年新高,相比新興市場中也是最弱的(圖1)。
看空市場的理由其實也很多,總結下來無外乎宏觀經濟、歐債和資金面,但如果在A股很多股票“超便宜”的環境下,上述幾大理由似乎一下子都很難站住腳了,所以,本欄強調的三大本質動力之一:超跌,這很重要,如果一個市場,隨處可見靜態、動態PE不到10倍的股票,資金自然會被吸引。
當然這必須取以經濟硬著陸風險不大以及沒有重大系統性風險(國內、國際)作為前提。我們對宏觀經濟分析過很多,觀點是今年整體經濟是超預期的,此前大多機構的判斷過于悲觀。其實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看經濟,假設今明兩年經濟不見底復蘇,這可以說是最差的結果了,即使有這樣的假設,只要經濟不出現硬著陸,股市同樣會出現波段行情。這其中的變數在投資,今后兩年如果投資被過度壓制,很可能出現硬著陸的風險,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不大。如果適度壓制,那么被“擠出的”資金將流向何方?試問:10倍PE、大幅超跌、分紅率4%的股票,和銀行理財5-8%的固定收益的產品,你究竟會選擇哪個?
其實我們不能總是用宏觀經濟的角度去認識和解釋這波行情,靜態的眼光很難獲得想象力。如果把上漲理解為一種貨幣現象,似乎更為貼切。美國經濟表現遠弱于中國,但納斯達克指數創出11年新高,大宗商品也紛紛走強,原因在于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超低利率維持到2014年,這說明全球新一輪貨幣過剩正在起作用。據我們觀察,美元走勢與上證指數走勢是負相關的(圖2)。我們上期分析過,過剩的美元開始流向亞洲新興市場,導致相關國家股市出現持續上漲。相比全球其他市場,A股走勢相對偏弱,這與大小非減持、IPO過快等自身問題有關,與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表現的相關性并不強,本周很多預減預虧的股票出現反彈,這很能說明問題。
圖2:上證指數與美元走勢對比
雖然我們非常看好上升趨勢的延續,但在決策層、監管層尚未出臺進一步扶持股市的政策之前,我們暫時用資金面來解釋市場的波動,這是比較可靠的分析依據。也就是說,把A股的上漲暫時也理解為一種貨幣現象。一季度和二季度是國內資金面相對寬松的階段,即使在資金異常緊張的2011年,一季度到二季度都出現了15%左右的上漲,今年的資金面情況明顯會好于去年,目前反彈幅度也就10%左右,因此,即使從最悲觀角度看,行情也不會結束,反彈結束論顯然是不可取的。當然我們也不贊同2400點-2500點是反彈極限的說法,三大本質動力的發揮加上全球流動性過剩的環境,我們依然堅持此波行情將超越2319行情的判斷。
在市場節奏的判斷上,我們依然秉承戰略上樂觀,戰術上穩健的思想,根據市場資金面環境的變化來判斷市場的波動。首先,1月份信貸新增8000億,與此前預期的1萬億以上會有一定差距,這會帶來一定的謹慎情緒。其次,2月15日(下周三)存款準備金補繳部分要抽走1200億左右,這也會帶來一定的資金壓力。再者,1月CPI錄得4.5%的數據,明顯超出預期,降低了短期下調存準的可能性,降低了市場對短期資金面的預期。上述三個利空因素是值得重視的,它對大盤短期走勢將起到壓制作用,所以,市場預期的龍抬頭行情并不能一蹴而就,大家對于可能出現的反復要有所準備。
如何把握市場和熱點節奏,成為近期獲得超額利潤的關鍵,未來一到兩周的時間里,節奏依然是最重要的,高拋低吸是大家應該堅持的策略。連續兩周的先抑后揚,加上熱點切換速度較快,使得追漲殺跌不僅賺不到錢,反而有可能出現虧損。主流和非主流熱點切換在把握上可能有一定難度,如果大家做不到切換自如,一定要堅持藍籌股方向,這是本輪行情的主流熱點,題材炒作只能是“配角”,現在處在年報期,至少在4月底之前,藍籌方向都有著足夠的市場號召力。
低估值的一二線藍籌股存在著繼續進行修復的空間,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要清楚A股市場中,具備國際比較優勢的板塊、個股是哪些?那些高估值、低成長的板塊和個股,在本輪行情中所得到的僅僅是反彈機會。在成熟市場,小市值股票相比大市值股票,PE上確實有一定溢價,但美國市場也就是20%左右,而在A股市場上,小市值股票的PE是大市值股票的2倍。雖然新興市場投機的色彩可能痕跡更重一些,但長期來看這種PE差距將會慢慢收窄。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龍抬頭行情仍處在醞釀階段,趨勢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過程復雜、反復是很正常的,大家要保持應有的耐心。結合技術上看,上證指數已經突破了去年大的下降通道上軌,技術上一旦確認,主升浪展開的時機就成熟了。結合經驗分析,龍抬頭行情開始之前,會有一次洗盤,這對于撮合籌碼、減輕上檔壓力是很必要的,但有可能會被市場誤解為反彈結束,所以,即使后市出現超預期的下跌幅度,大家也不要恐慌,應視作難得的低吸機會,繼續關注低估值藍籌板塊的修復機會。
(作者系深圳芙浪特首席策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