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市場再次出現了寬幅震蕩。經歷了去年的持續下跌,在股指逼近2350點一線,整個市場投資者的心態處于焦灼狀態。應該說,年初以來的A股市場總體表現與各方審慎的趨勢研判基本一致。但恰恰是過于謹慎的心態,使得市場對各種潛在及顯現的利好反應遲鈍,使得行情的孕育更充分,未來更值得期待。從投資心理的角度來分析,目前不會成為行情的終點。階段性的頂部一定會是一致預期出現后產生的。
從消息面來看,好壞參半。資金面的困局依舊是嚴酷的現實。盡管市場有新股發行改革的預期,也有新股發行放緩的呼聲,但似乎并未改變新股發行上市的節奏。Wind的統計數據顯示,近期,有榮科科技、利德曼等17家公司網上詢價,啟動新股發行;此外,銀行業今年將以發行債券、配股等形式再融資,其規模或高達2000億元。其中,增發規模將達492億元,配股將達175億元。從市場的供需來看,滬深兩市的新股發行和再融資打破了短期的弱平衡,對大盤構成不小的壓力。A股資金面供應不樂觀,也成為股指借機調整的契機。
但放眼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股市走勢,又給了我們樂觀的信心。一是納斯達克指數創11年新高。與A股的熊途漫漫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全球股市在過去一段時間一路上漲,納斯達克更在近日創出了11年以來的新高。創新高的直接原因是美國最新公布的失業率數據創過去三年的最佳,而過去一段時間美國股市受外資回流、美國經濟統計數據頻頻好于預期等推動一路上漲,納斯達克從2009年底部回升已經上漲一倍,11年新高意味著股指站上了新世紀以來的高點。
從納指創11年新高我們可以看出兩個問題。一方面美國經濟表現好于預期,足以減緩投資者對2012年全球經濟的悲觀預期。這對于中國經濟增長是有利的,對以出口美國為主的外向型企業來說,業績回升是可以預期的;另一方面,新興經濟的強大動力讓我們感到了國內經濟轉型的緊迫感。未來國內經濟轉型的步伐會進一步加快。
從技術面觀察,上證指數正在打破維系一年多的大型下降通道外軌,趨勢上講,這是一個十分關鍵的位置。下降通道上軌位置目前位于2340點,同時也重新站上60日均線之上,中期下跌趨勢正在扭轉。一旦確認,向上預期目標將直接指向2500點和2800點。當然,在目前擔心宏觀經濟的長期趨勢以及憂慮未來一年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等背景下,以上的目標位似乎有些樂觀。但筆者認為目前過度悲觀的預期恰恰提供了未來上漲的動力。同樣的全球經濟表現影響下,全球股市一路走高,A股卻走勢躊躇,如此強烈的反差說明國內市場的投資者此前對于經濟前景的擔憂可能過頭,未來有矯正的必要及可能。這是推動股價回升的潛在動力。
上期筆者文章中提及二月從歷史統計數據看贏面較大。從另外一組數據看,也會給我們一些啟示。根據有關機構統計,在過去15年中,A股2月到4月表現顯著好于平均水平,而8月到10月則顯著為負收益。過去15年上證指數累計上漲150%,但假如投資者僅在1月末至4月底持有上證指數,而在其他9個月內空倉,則累計回報可達253%。
從市場熱點及投資機會來看,目前的確體現出權重搭臺,題材唱戲的局面。在沖關守隘的時刻,權重股一馬當先。在行情穩固階段,題材股輪番啟動。從本周的盤面來看,后期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業績超預期及超預期的高送配,這是年報行情的要點;二是大訂單傳遞的公司業績超預期增長及行業景氣回升等積極信號;三是資產重組題材的持續活躍及涉礦、傳媒及新興產業的主題投資機會。從投資策略來講,20日線是本輪反彈的生命線。只要后期股指不破20日均線,就不用過度擔心系統風險,可以維持較高倉位積極尋找個股輪動機會。
一年之計在于春。近期的反彈行情很可能是今年最好的投資機會,投資者可以積極加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