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希(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統計局最新公布,去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5.4萬億,同比增25.4%。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同比增15%,私營企業增46%。這至少告訴我們三點:一是私企比想象的要好。二是利潤增長比工資快得多,擴大內需仍依賴由利潤支撐的投資。三是私企長工資有空間,應加強引導。(http://weibo.com/lsxidear)
廖黎輝(深圳市景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此次大盤在2300點上下上竄下跳,始終沒有脫離2300點的成交密集區,說來說去找不到有提振股市的強有力措施,養老金入市誰都知道不靠譜。看來最近二周會選擇方向了,此次反彈還有2400點的第二阻力位,只有反彈到2500點多方才占優勢,2100點才會成為真正底部。(http://weibo.com/u/2608090512)
巴曙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春節因素不改物價回落趨勢。在春節因素推動下,1月CPI如期反彈到4.5%,上漲主要動力是食品;雖稍高于市場預期,但從走勢看1月份物價的反彈沒有改變物價回落的態勢,預期2月份CPI會有明顯回落,并首次在本輪回落中回到4%以下。國際資源價格回落,使得PPI環比在12月份回落0.3%的基礎上繼續回落0.1%。(http://weibo.com/bashusong)
李馳(深圳市同威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瞎想與遐想:1.A股第一次走慢牛行情,估計加速期最慢在明年;2.感覺現在的A股最像我96年(不是筆誤是96年而不是06年)剛剛去香港炒股時的港股:股價波動跟當時A股比,是慢鏡頭,尤其是藍籌股。如吃小籠包的境界:輕輕移,慢慢提。3.人們不會在現在對股票感興趣,現看漲的人屬于一直在玩自摸游戲的人。(http://weibo.com/lichi)
張憶東(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師):體制之殤。近來數月,交流經濟、企業基本面前景時,說到深處,總是一聲嘆息,新生產力的釋放受到金融體制、稅制、要素流轉體制的嚴重制約。面對無法輕易改變的體制,小民們還是多多看好那些降低流轉環節層層盤剝的新技術或者新應用,如網購、移動互聯......找到有盈利模式的好公司;或者全球化理財。(http://weibo.com/zhangyidong1979)
康曉陽(天馬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能不能堅持長期投資,買入成本也是關鍵。若你的買入價格足夠安全,心態便不會被市場的波動左右。是否便宜的標準,通常不是市場公認的方法,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當很多人都在一起尋找便宜時,你找到的結果多半事與愿違。真正的便宜需要獨立判斷,假如當你買入后股票很快就漲了,那一般是個錯誤信號。(http://weibo.com/u/2055428635)
盛宏清(光大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除了四大行外,中型和小型銀行的一般存款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根據存貸比規定,貸款難以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給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貸款難以提高,而中小企業發行債券難度也很大。需要下降準備金率給銀行間市場補充資金,造成儲蓄存款從理財產品回流銀行的態勢,降低融資利率,也給債券發行擴大空間。(http://weibo.com/u/2219293221)
陳宇(北京神農投資總經理):市場處在大牛市的前夜。2012 年,有三大關鍵因素:1、十八大換屆及新任領導層的改革立場;2、證監會發行制度改革的推出;3、房地產能否避免硬著陸。此三點明確落實后,則市場進入轉折區域。前夜方進入黎明。從時間上判斷,至少在3個月后。在此之前,市場仍有繼續下跌的動能。(http://weibo.com/u/159205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