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理或不理,通貨膨脹都客觀存在著,尋求資產的保值增值是普通老百姓的共同需求。2007年那場大牛市曾造就了一批新基民。許多新基民在6000點附近好不容易搶到一些基金份額,就做起了發財夢。然而,2008年的大熊市讓他們至今深套其中。
作為一名基金從業人員,每次遇到基民的抱怨我都會感到歉意和無奈,同時也一直在尋找幫普通基民解套的辦法。懂得股票的人都知道,買股票要順勢而為,如果一只股票下跌趨勢走壞,在底部補倉不是明智之舉。當年上海石化在美國掛牌上市,其股價最高曾達到每股45美元,從45美元跌到35美元,很低了吧,許多人在35美元補倉,結果后來該股一直跌到10美元,許多在35美元補倉的人損失慘重。但是基金不同于股票,基金定投能平攤成本的優勢被無數案例證實。我也一直在琢磨用定投的原理讓客戶補倉來解套的辦法。
機會來了。2011年9月,我遇到一位苦惱不已的李姓客戶經理,他告訴我,他的一位客戶在2009年8月股市約3400點時購買了某只股票基金30萬,從此一路深套,截至2011年9月初虧損約20%,總虧損金額為6萬,該客戶多次到銀行向其抱怨。李經理每次都不知如何應對。
拿到這個案例,我首先從兩個方面做了分析:一是該客戶37歲,屬于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的年齡,不過他目前所持有的基金全部是高風險的股票基金和指數基金,于是我決定先說服客戶用額外的20萬資金購買一款業績不錯的債券基金,首先優化其資產配置。二是客戶購買的這只股票基金大部分時間是跑贏業績比較基準的,且該基金自2009年以來排名在市場上基本處于前二分之一,說明這是一只相對還不錯的產品,可以通過底部補倉的方法來減少損失。
我說服客戶拿出20萬來補倉,將20萬分成40份,每一份為0. 5萬,在每次跌幅比較深的時候主動加倉一份或兩份,這種底部補倉類似基金定投的原理,只不過定投是不擇時,而我這種補倉方式是智能的,是根據每日股市的漲跌去選擇補倉的最佳時機。
從2011年9月開始到2012年3月,我每天都會觀測股市的漲跌,然后在認為合適的時候打電話要客戶底部補倉,大部分情況是:每天下午 2:30分觀測到股市若有1%左右的跌幅,我便立刻致電客戶建議補倉1份,如果當天股市跌幅在2%左右,我建議補倉2份,在約118個交易日里,我一共要客戶19次補倉1份,5次補倉2份,總補倉金額為14. 5萬。截至2012年3月初,該客戶所持有的20萬債券基金收益為9. 8%,獲利約1. 96萬;該客戶先前持有的股票基金也從之前的20%虧損奇跡般地扭虧且獲利2. 5%,約1萬元,加上債券賺到的2. 6萬,該客戶總獲利金額為3. 6萬,客戶非常感激。
通過這次實踐,我更加堅信:套用基金定投的原理,在底部適當補倉,可以攤低成本,幫助基民縮短解套的時間。
基金不同于股票,其風險相對于股票要分散得多,且一只優秀的基金即使暫時虧損,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大部分時間能跑贏業績比較基準或者大部分時間能比基準跌得少漲得多,用時間換空間,最后也不會讓投資者太失望。如果你不幸在高點買基金被套,又比較信賴所購買的產品,不妨試試類似智能定投的方式,說不定可以幫你迅速解套。
(作者單位:交銀施羅德基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