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展示一
蓮花第一村記游
□邱劍能
暑假的一個清晨,太陽還沒露出笑臉,語文老師便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前往“蓮花第一村”觀賞蓮花。
大約走了五分鐘“阡陌交通”式的田間小路,我們便來到了一條小河邊,這里是撫河的源頭,盱江的最上游。站在小拱橋上,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東邊是那一眼望不到頭的讓人心醉的荷花的世界、荷葉的海洋;西南方向是一條沿小河而建的小型公路,一直延伸到遠方,遠望就像一條褐色的綢緞鋪在小河的另一邊。小河的兩岸是一丘高過一丘的種著白蓮的水田。由于我們是從低處往高處走,所以,長得最高的同學也看不到這片蓮田的盡頭,只能憑借想象,覺得它一定延伸到了遠方的群山腳下去了。也正因為它面積廣,看不到盡頭,所以被我們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萬畝白蓮種植基地”,“中國白蓮之鄉”“蓮花第一村”等美譽也都是由此而來。
從小拱橋逆水而上走了約十分鐘,我們來到了姚西竹林景區賞蓮中心點——賞蓮亭。語文老師要求我們在這里進行重點觀賞、定點觀察。我順著老師的指點,細心觀察起來:賞蓮亭的東邊在這萬畝蓮田的田埂上,長著一排枝繁葉茂的千年古樹,高低各不相同,為景區增添了一種古色古香的味道。賞蓮亭的東南方向是層層疊疊的望不到頭的一直延伸到遠方的群山腳下的蓮田,那里是荷葉與荷花的海洋。賞蓮亭的西邊有一片竹林,竹子長勢旺盛充滿生機。林中時不時有白鷺等鳥兒出入,而清脆悅耳的鳥鳴聲也此起彼伏,這難道是上天專為這一美景配上的天籟之音?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姚西村,就坐落在竹林的邊上。透過竹林,那一棟棟、一排排按“新農村”標準建設的三四層樓房漂亮無比,舊式老屋則粉刷一新。這些建筑物,在初升的太陽映照下顯得美輪美奐。這里,莫不就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或者說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不就是這樣嗎?我想,陶淵明若是知道在一千六百年后的今天真有如此人間仙境的話,定會含笑九泉的。
這時,太陽終于升起來了,陽光照耀下的荷花與荷葉分外迷人。微風吹過,撲鼻而來的是濃郁的荷香,那香味沁人心脾。天空中泛起的晨霧正慢慢散去,更多歡快的鳥兒飛來,亮開喉嚨唱起了婉轉的歌。轉過身來,回望東北方向,遠處,涼傘樹下村民小組、西山下村民小組、我們的學校都顯得格外美麗,讓人倍覺可愛。我們看到這似人間奇境的夢幻世界,身心都陶醉了,紛紛拿起手機、照相機,搶拍下一個個美景,留住這人間仙境的美麗瞬間。
由于我們得趕回去,以免早上第一節課遲到,老師帶領我們跑步前進回學校。誰叫我們是畢業班的學生?我們相約,中考后一定還要來這里玩個夠!
特色簡析
作者以游蹤為線索將賞蓮的情景依次寫出來,文中既有動點觀察之景,又有定點觀察之景,并對小拱橋及賞蓮亭這兩處定點觀察的景作了詳細的描寫,結構明晰,重點突出。就整體來說,作者在文中既描繪了自然之景,又描繪了人文景觀;既有客觀的描寫和說明,又有主觀的感受和想象。全文寫景方位感強,層次清晰。擬人手法的運用是本文的一大亮點。作者對家鄉美景的喜愛之情也得以自然流露。
佳作展示二
生活的饋贈
□李 雯
羅丹說過:“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br/> 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某一段路上難免跌跌撞撞、遍體鱗傷,但只要能從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尋到一丁點兒光芒,就不算迷失方向;在望不到邊際的海邊漫步徘徊、四處張望,但只要能從滿是沙子的沙灘中找到一小片精美的貝殼,就不算徒勞無獲;在平淡忙碌的生活中,盡管每一天好像都過得平淡庸碌,但只要睜大眼睛去發現,就能擁有獨屬于自己的美好記憶。
我想,生活從未虧待過我,從我降生的那一刻起。
它先是贈予了我最摯愛的親人。打開舊日的相簿,里面第一張便是媽媽牽著我的手走路的相片。小小的我,緊緊地攥著媽媽的手,跌跌撞撞地走著。十幾年過去了,如今媽媽的手早已沒有了往日的細膩柔嫩,但卻十幾年如一日地給予我關懷與愛護。感謝生活,親人的愛讓我健康成長。
步入學堂,生活又贈予了我最敬愛的師長,給我鼓勵,給我支持。寫作曾是我的弱項,沒有真情實感,過多堆砌華麗辭藻,老師曾毫不留情地將它當做反面教材,卻不忘鼓勵我。我一面慚愧得無地自容,一面卻燃起了熊熊斗志。在我的作文成功躋身優秀作文行列時,老師則毫不吝嗇地表揚我,同時還不忘提醒我“再接再厲,切勿自負”。感謝生活,師長的愛令我更上一層樓。
在勤奮學習、努力拼搏的過程中,我遇到了生活所贈予的我最親愛的同學、朋友,也許他們不過是我生命中的匆匆過客,一次轉學、一次搬家,就有可能分別,但相伴時的美好記憶卻難以磨滅。多年來收到的賀卡、書信,我都小心地放進書柜最里面的角落。我知道,那些賀卡、書信上面精心而獨特的祝福語,一筆一畫都是情感;那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涂鴉,還有落款旁憨態可掬的手繪笑臉,都如同午后窗邊風鈴的叮咚脆響,美好得令人留戀。感謝生活,伙伴的愛使我笑逐顏開。
我想,生活的每個小角落里,都塞滿了奇珍異寶,每當低頭翻找,總會發現自己的幸福!
特色簡析
作者以名言領起全篇。從作者的敘述中,我們發現生活的饋贈是那樣的豐富多彩,包括“親人的愛”“師長的愛”“伙伴的愛”,都是我們生活中最真實的情感,讓我們感到幸福。文章脈絡清晰,結構嚴謹,敘議結合,情真意切,扣題緊密,主旨凸顯,是篇優秀之作。
佳作展示三
捧一把泥土,珍藏于心
□華?;?br/> 如果說生命是神奇的,那么泥土也應是神奇的,因為任何一個偉大或是渺小的生命都來自于泥土。而泥土卻又是如此平凡,在鄉間,在路旁,在腳底,平凡得甚至有些卑微;但,它卻是萬物之源。
中國神話傳說中這樣解釋人類的誕生:女媧用泥土造出了人類并賦予泥人思想,于是人類便誕生了。雖然神話傳說與真實的人類起源大相徑庭,但這個傳說卻蘊涵著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泥土孕育了生命。
泥土是無私的,當一粒種子落入泥土,泥土便用身體為它遮風擋雨,給予它養料,給予它破土而出、直指蒼穹的力量。我們會驚嘆于一粒種子從萌芽經歷風吹雨打長成參天大樹的艱難,更對使大樹擁有參天力量的源泉的泥土充滿敬意,對它日日夜夜的付出、奉獻充滿感激。生命不能達到永恒,但泥土可以。
由此,我想到了老師。詩人把老師比做泥土是再合適不過的了。老師如同泥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老師給予學生的知識、哲理和智慧,讓學生受用終生。
我又想到了城市中隨處可見的清潔工。他們的身影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默默地為城市的整潔而努力奉獻著。但他們在人們眼里與泥土一樣卑微,也和泥土一樣需要人們的尊重。
我還想到了母親。母親不僅忍受了十月懷胎、分娩之痛,給予我們寶貴的生命,還不辭辛勞地將我們撫養長大。正如詩人孟郊《游子吟》中說的那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边@是生活中溫暖的細節,也是對母愛的真實寫照。母愛很少驚天動地,因為它深藏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正如泥土對植物無微不至的呵護、滋潤。
泥土的奉獻精神體現在每一位平凡的奉獻者身上,而泥土不僅僅是生命的孕育者,更是每一個生命的歸宿。
深秋,枯黃的葉子從樹上戀戀不舍地落下,落入泥土的懷抱中,慢慢地被掩蓋,泥土給每個生命一個最后的歸宿。我相信泥土可以讓生命輪回——落葉的養料被泥土輸送進一片新葉的體內,這難道不是一種重生嗎?
每年清明,我和家人都會為故去的親人掃墓,在燒完冥幣上完香后,我們總會捧一手新泥,蓋在墓的頂端。我想:長眠于泥土中的先祖是否像葉子一樣也獲得了重生?抑或是在這美好的歸宿里得到了永恒?
于是,我捧一把泥土,珍藏于心。
特色簡析
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美文。文章開篇用兩個轉折句鮮明地表達了泥土是平凡的,但又是神奇的,是萬物之源這一觀點,緊接著引出“女媧造人”的傳說,指出“泥土孕育了生命”。然后作者以泥土哺育一粒種子長成參天大樹為例,贊頌了泥土的無私奉獻精神,并由泥土的奉獻精神聯想到老師、清潔工和母親,進而指出“泥土的奉獻精神體現在每一位平凡的奉獻者身上”,泥土“不僅僅是生命的孕育者,更是每一個生命的歸宿”。再通過對落葉深埋泥土這一自然現象的感悟,結合自己掃墓的經歷,得出了泥土讓萬物得到重生,得到永恒的結論,升華了文旨。全文結構嚴謹,說理透辟,語言優美,富有詩意,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新題精煉
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個孩子到果園去,看見爺爺正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樹上的一些枝條剪下來。小孩拿起一根枝條,說:“爺爺,它們長得好好的,你把它們剪掉多可惜!”爺爺說:“傻孩子,剪掉它們,果樹才能長得更好呢。放棄有時也不是一件壞事!”
請以“放棄也是一種美”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600字。
寫作指導:寫作議論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明確的論點,并能夠運用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來證明這一論點。就這道命題作文而言,題目就可以作為寫作的中心論點。為證明這一中心論點,同學們可以先列舉自己最熟悉的身邊的例子來證明,如以“讀書”為題材,同學們可先提出觀點:當我們癡迷于刀光劍影的武俠小說中,癡迷于網絡游戲里時,我們又怎么能專注于各科知識的學習?對此我們必須做出明智的選擇。再用名人事例做事實論據加以證明,如世界文豪高爾基在他房間失火時,沒有顧及家具和衣物,卻從熊熊大火中救出了書籍的事例;清朝安徽人張英的“六尺巷”事例等,都可以用來證明中心論點。列舉了正面的事實論據之后,緊接著還可以舉一個反面的事例形成正反對比論證。特別要注意的是,同學們在列舉事例之后一定要做一些分析,這樣才能讓論據和論點聯系起來。最后,同學們可采用排比句來論述放棄的必要性,并在結尾進一步回扣論題,強調自己的觀點。
2.請以“我的‘美麗’計劃”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不少于600字。
寫作指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同學們可以寫為了讓自己漂亮起來,制定了一個什么樣的計劃,又是怎樣一步步實施這一計劃的;在完成計劃的過程中,發生了哪些有意思或出人意料的事。寫作時要注意對具體細節的描寫,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也要有必要的描寫。還可以寫你想盡了辦法,吃盡了苦頭,想讓自己減肥或變胖,可最后還是以失敗而告終,最后,你從中悟出:人生的意義更多的在于奮斗的過程,而不僅僅在于結果。只要你曾經努力付出,即使不能如愿,也無怨無悔。值得注意的是,題目中的“美麗”一詞是加了引號的,同學們在審題立意時要抓住它的引申義來寫,即“美好的心靈”,這樣才能使文章出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