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頻道:江蘇衛視 節目類型:相親交友節目
授獎辭
《非誠勿擾》是目前最具品牌價值的電視節目之一。2011年,通過加強國際影響力的打造,《非誠勿擾》的外延擴大至全球,一時無兩的影響力已超越綜藝節目的范疇。
2011年,《非誠勿擾》依然保持著收視率迅猛增長的勢頭,牢牢占據同時段全國衛視晚間節目第一的位置,據CSM媒介研究數據,71城市平均收視率達到3.73%。同時,由《非誠勿擾》產生的周末效應,也讓江蘇衛視在全國衛視頻道周末檔晚間5小時的收視爭奪中,排名繼續保持第一。
《非誠勿擾》沒有曇花一現,這對那些能從中得到放松、愉悅甚而思考的人來說,是件愜意的事情。精致的節目包裝、簡明的節目規則,明確的時尚婚戀真人秀定位都體現了節目的“誠意”。價值觀亦是節目訴求點,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人們的價值觀愈發多元,青年人的價值觀及婚戀觀都發生了變化,并迫切需要找到表達出口以及理解通道 。
《非誠勿擾》提供了這樣一個舞臺:它通過“舞臺上男女的表現,把人生體驗的過程和價值放大,節目的立足點高,顯示了電視娛樂服務欄目積極強悍的力量,但內容形式又與觀眾非常親近。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星這樣評價《非誠勿擾》的社會意義。
2011年,《非誠勿擾》以開設海外專場作為節目“創新動作”中的重要一項,相繼推出澳大利亞專場、美國專場、英國專場,以國別的形式,集中給華人單身人士提供交友舞臺。也成為了海外華人及國外觀眾了解中國的窗口,其中《非誠勿擾》走入英國被《華聞周刊》評為“影響英國華人的2011十大焦點事件之一”。
2011年,從外籍嘉賓參加節目到海外專場陸續播出,再到登陸多國電視熒屏,《非誠勿擾》通過“電視、新媒體平臺播出+版權銷售+海外專場+口碑營銷”的疊加模式,成為中國電視節目“走出去”的范本。截至2011年10月,《非誠勿擾》已登陸韓國、馬來西亞、文萊、新加坡、美國等國的華文電視媒體,以及香港、臺灣、新加坡航線。
2012年,《非誠勿擾》繼續推出不同國別專場,目前正在跟《歐洲時報》合作開展法國專場的籌備工作,同時在整體視覺系統和節目包裝上向著更加時尚、國際化的方向革新,節目在流程和內容上也將增加更多的功能性設置,制片人王剛表示,新版《非誠勿擾》有望在年中推出。
當年,《非誠勿擾》節目的命名有借勢馮小剛婚戀電影《非誠勿擾》的意思。但如今,電視的傳播力、節目本身獨樹一幟的品牌影響力使其與電影再難混淆。
《非誠勿擾》能“活”多久?去年此時總制片人王剛曾說,《非誠勿擾》的壽命兩三年沒問題。但照這勢頭,喜愛它的觀眾或許會企望其與愛情一樣天長地久。
制片人自述
婚戀是一個常說常新的命題,這也是《非誠勿擾》廣受觀眾歡迎的一個原因。《非誠勿擾》是一檔旨在為廣大單身男女提供邂逅平臺的大型生活服務類節目,2010年一經推出,即在國內掀起全民熱戀風潮。2011年,《非誠勿擾》專注于國際影響力的打造,將節目的外延擴大至為全球單身男女提供服務。
之所以《非誠勿擾》海外專場在國內外尤其是華人界產生巨大反響,我們分析原因有兩點:一是對于海外華人觀眾而言,《非誠勿擾》既能讓他們了解到國內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對婚戀問題的看法,也是他們了解祖國發展近況的平臺。二是海外專場為海外華人單身男女搭建了交友平臺,展示了活躍在國外各個領域的新一代海外華人形象。
2012年,《非誠勿擾》進入第三個年頭,節目組將秉承創新精神,尋求突破:繼續推出不同國別的專場。另一方面,在保持對婚戀情感話題關注的同時,在形式包裝、環節設置上加入新鮮時尚的元素。我們期待《非誠勿擾》成為單身男女尋找真愛的伊甸園,成為老少咸宜的品牌欄目。
——王剛 《非誠勿擾》總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