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歷正月初十,村里的年味尚濃,鞭炮聲還不時在各家各戶響起。
50歲的沾溪村村民殷益中站在自家樓房的堂屋當中,慷慨地描述著他新年的愿景。“打算把樓上重新裝修下,改成賓館。”樓房建于3年前,坐落在一條圍著護欄、有著兩車道的標準公路邊上。從他家沿路往山里走不到2里地,就是湖南桃花江核電站。
至少在去年3月份以前的四五年間,這里曾一度聚集了近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村里人世代居住的一座名為“荷葉山”的山峰被推平了,如今早已平整出一塊3000畝的空地,靜靜地躺在資江河邊上。
這不過是一個僅有著千余人的山村,“賓館”一詞于很少出門的村民而言還是一個比較遙遠的詞匯。但就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村里竟然冒出了多家賓館。“我們村就有4家,七八十塊錢一晚。”沾溪村黨支部書記賀孟華說,核電站前期工作的展開給村民帶來了諸多實惠。這也正是殷益中的謀劃:“正式開工了建好了,來這里的人應該會更多。”
殷益中的老房子原本就在廠區大門口,那是一個80多平米的平房,祖孫數代居住了多年。幾年前,在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準許開展前期工作后,殷益中和其他村民移民到了周邊各處。
要不是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一度被外界猜測為“內陸第一座核電站”的湖南桃花江核電站可能已經開工建設。過去的一年,這里一直沉寂。

像打了一場淮海戰役
作為桃江縣核電項目指揮部的常務副總指揮,胡國清的龍年春節過得并不省心。
除夕晚上,幾個核電項目拆遷戶給他打來電話。由于返鄉過年的村民增加,安置區的自來水供應不足,多戶人家停水了。這位去年剛由桃江縣副縣長任上出任桃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的官員,一邊耐心解釋,一邊緊急安排工作人員前往解決。
桃花江核電站最終選址所在的沾溪鎮荷葉山,極為閉塞。以前,因為山巒阻隔,從沾溪鎮到桃江縣城需多繞道二三十里路,去一趟縣城需要顛簸近兩個小時。核電站帶來的第一個變化就是一條投入近2億元的高標準“桃荷公路”建成,直接從山峰中挖出一條隧道,使得進城縮短到了十余分鐘。
閉塞了幾百年的荷葉山開始聯通起外面的世界,建設大軍穿越隧道涌入到了這里,甚至連世居于此的70歲老嫗也講起了普通話。山峰被推平了,有時候燈光徹夜不熄,三四百臺挖掘機同時開動。
“就像打了一場淮海戰役。”時任沾溪鄉黨委書記的李茂武向《望東方周刊》介紹,項目啟動之初,僅僅用了不到5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全部數百戶村民的拆遷工作。
很快,村民開始感受到項目帶來的實惠。沿著進廠公路,當地人在家門口開辦了上百家小賣部;外出打工多年的青壯年村民也紛紛返回家中,應招前往核電站打工。“零工一天一百,泥水匠、水電工一天兩三百。”殷益中說,那段時間他把自家拆遷后建起來的樓房二三樓出租給外地包工頭,一個月租金達兩三千。
改變不止于此,沾溪鄉很快晉格為沾溪鎮,李茂武也調任桃江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兼任新設立的“核電辦”主任。
縣委書記跑核電
湖南與核電站的結緣可以回溯到至少二十年前。
據湖南省核工地質局核電辦主任劉又紅向《望東方周刊》介紹,早在1989年,湖南省就沿著境內的長江、湘江、資水、沅水流域進行過核電站廠址勘察,曾提出過十余個備選廠址。其中的7個選址,還于1992年至1996年間被編進了《湖南核電普選廠址調研報告》。
這其中就包括桃江。但據胡國清向《望東方周刊》介紹,在本世紀初,國家發改委著手新一輪內陸省份核電廠址調查時,桃江最初未進入候選視線。
桃江再次與核電結緣已是2006年。這年初,時任桃江縣委書記楊躍濤看到新聞媒體播出有關國家將積極發展核電的消息,知悉桃江核電前情的楊躍濤決定爭取這一項目。據時任桃江縣發改局局長的符建新向《望東方周刊》介紹,楊躍濤“交代我要搞清楚兩件事,第一桃江為何未能進入備選廠址;第二桃江還有沒有機會。”
這年正月,楊躍濤帶著時任桃江縣委副書記夏善全以及符建新等人前往北京參加桃江籍“鄉友會”。當天晚上,楊躍濤一行就找到早就與湖南有過合作的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簡稱“核二院”),見到了“核二院”的多位領導、專家,陳述桃江渴望核電的熱忱。
“一個縣委書記來跑核電,簡直聞所未聞。”現任桃江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符建新回憶,“核二院”的一副院長對楊躍濤的拜訪顯得非常詫異,這顯然不是一個縣的熱忱就能促成的,但依然當場表態同意委派專家前往考察。隨后,在湖南省發改委、湖南省電力設計院的支持下,先后有10余批次中央和省市專家前往桃江踏勘廠址。
整個2006年成了符建新最忙碌的年份。為了爭取到在北京的相關部委、專家的支持,他先后20多次進京。“至少有四趟是當天來回。”符建新記得,那段時間他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有時為找到一個準確的地址就要花掉兩個多小時。
當時的湖南境內已經有岳陽小墨山作為備選廠址開展相應前期工作,投入了上千萬,桃江再去爭取核電站就顯得有些“天方夜譚”。符建新記得,他在拜訪湖南省發改委一副主任時,對方就覺得桃江的想法“不太現實”。
桃花江速度
桃花江后來居上,成功爭取到了項目。
在李茂武看來,這得益于他們找到了一個好的“婆家”。就在桃江向中核集團伸出橄欖枝時,后者也正著眼于內陸尋找優質的核電項目。據劉又紅介紹,荷葉山是少見的優質內陸核電站廠址,并得到了中核集團的高度認可。
雙方一拍即合。2006年5月,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和益陽市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同意合作建設核電項目。桃花江核電項目由此步入快車道。
這年6月,湖南桃花江核電站籌建處正式成立。中核集團委派石述澧率領地質、氣象等20多個項目團隊同時展開工作。9個月后,桃花江核電站《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專家評審,經由湖南省發改委正式向國家發改委提出項目申報。
2008年2月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同意湖南桃花江、江西彭澤、湖北大畈三個內陸核電項目“開展前期工作”。“湖南排在第一。”符建新言及此,充滿了自豪。
益陽市、桃江縣地縣兩級政府迅速投入到核電站的前期工作之中。據胡國清介紹,益陽市政府在此前后專門成立了“核電辦”,由桃江縣委書記任上調任益陽市副市長的楊躍濤兼任“核電辦”主任。
2008年5月,湖南桃花江核電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為國內第一個內陸核電公司。十多年前就開始積極奔走的湖北咸寧市大畈核電項目是在這年6月才成立核電公司。“桃花江速度”一夜之間開始見諸報端。
工程進展同樣迅速。據劉又紅介紹,最初桃花江核電站按照源自法國的二代改進型技術M310規劃設計,在2009年底時就已基本具備了正式開工建設的條件。其時,益陽市提出的目標就是力爭在2010年獲得國家核準,“成為內陸第一座核電站。”
在此期間,源自美國西屋公司的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引入中國,桃花江核電站按照新的技術要求進行了新的規劃設計,并于2010年底完成了“四通一平”(水通、路通、電通、電訊通,場地平整)全部前期工作。
年間,桃江乃至僅有40萬人的益陽小城發生了顯著變化,一個例子是,桃江縣城房價以前600元每平米左右,現在中心地段已經漲到了近3000元。
福島陰影
2011年3月,日本東北地區發生里氏9. 0級地震。
在地震引發的強烈海嘯面前,作為世界上最大核電站之一的日本福島核電站未能幸免,釀成了自蘇聯切爾諾貝利事故之后全球最大的一次核安全事件。5天后,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應對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情況匯報。
這次會議作出四項決定:立即組織對我國核設施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切實加強正在運行核設施的安全管理;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嚴格審批新上核電項目。這就是俗稱的核電“國四條”。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明確提出要“抓緊編制核安全規劃,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核安全規劃批準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
其時,正滿懷希望等待國家發改委、國家核安全局核準開工的桃花江核電站首當其沖。“國四條”出臺后,桃花江核電站平整一新的3000畝工地,在最近的一年中乏人問津。
“要不是福島事故,這里將是一片轟轟烈烈的景象。”湖南桃花江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明章站在廠區數十米高的觀光臺上,指著眼前寂寥的工地向本刊記者說,他們過去一年間等的就是盡早頒布新的核安全規劃,繼而拿到發改委、核安全局的一紙核準開工文件。
湖南桃花江核電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21日,目前注冊資本為3. 94億元,股東由中核核電有限公司、華潤電力工程服務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湖南湘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4家構成。其中,中核核電有限公司占50%股份。
據了解,自公司成立至今的近4年間,桃花江核電項目已累計投入近30億元。停擺一年的損失不容忽視。“光銀行貸款利息一年就是2個億,”劉明章說。
在益陽市政府近旁,一個名為“中核緹香名苑”的高檔住宅小區2009年就已交房,卻同樣顯得安靜。據了解,該項目由中核集團旗下中核置業開發,部分房屋被湖南桃花江核電公司買去,用作員工宿舍。
在業內專家眼里,當前全球核電發展陷入停滯當屬正常。“每次事故后,核電都會進入幾年的低潮期。”劉又紅說,1979年美國三里島事故、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之后莫不如此。
湖南別無選擇
對核電站翹首企盼的湖南地方政府來說,這一年卻并沒有閑著。如何迅速消解當地百姓對核電安全的疑慮,成為過去這一年各級機關和領導干部的工作重心。
在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由劉又紅等專家牽頭,在福島事故發生僅僅一周后就制定出一份“核安全手冊”,并亮相湖南當地各家媒體解疑釋惑。桃江“核電辦”主任李茂武等地方官員,也重新走到廠區周邊村落詳解村民“恐核”的情緒。
殷益中等當地村民終于明白了,“核電站不是搞原子彈”,“我們這沒有海嘯,不會出日本那樣的事故”。
相反,對還想著在家里開賓館的殷益中而言,他對核電站早日開工建設同樣表現迫切。“總得建幾年吧,來的人還會更多。”
對桃江縣而言,桃花江核電站如能按計劃建成投產,將是桃江建縣60年迎來的最大一筆投資項目。據估計,桃花江核電站建成將能給桃江帶來近3億元的直接財政收入。這對去年僅僅5億元財政收入的桃江而言,無疑是大誘惑。
與此同時,桃花江核電站的建成對改善湖南能源結構也將產生深遠意義。
相關資料顯示,桃花江核電項目擬投資670億元,規劃4臺AP1000壓水堆核電機組分期建設。據了解,在4臺機組全部建成后,年發電量最高可達350億千瓦時,這相當于當前湖南全省年總發電量的兩成左右。
作為中部內陸省份,湖南近年發展迅速,經濟總量連續多年挺進前十,但仍不免受到省內能源緊缺的嚴重制約。作為常年生活在長沙的本地人,劉又紅對過去數年湖南的拉閘限電印象深刻。據其介紹,每當用電高峰期過來,經常是省領導親自往北方跑去要煤。
“不發展核電,就只有繼續上火電、水電。水電受到季節性制約,湖南又基本不產煤。”劉又紅說,“除了核電,湖南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