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現在經常討論21世紀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紀。有人說21世紀應該還繼續是美國的世紀,有人說可能是中國世紀,有人說是印度世紀,還有人說應當是亞太世紀,甚至有人說是非洲世紀。
我自己覺得,這個世紀起碼應當是一個多極化的世紀。在這個多極化的世紀里,金磚國家應該發揮作用,在推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合作中發揮作用,在全球治理和經濟治理中發揮影響。
多哈回合一開始,就有密切的合作關系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中國加入WTO和參與多哈回合談判的過程中,從印度、巴西、南非那里學到了不少如何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制定、參與國際談判方面的知識。因為它們都是WTO前身關貿總協定的創始成員,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在此過程中,中國和印度、巴西、南非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多哈回合經過10年的談判,已經談了差不多80%,這80%的成果最后只有美國人不同意,因為沒有解決美國人市場準入的要求,美國的產品不能更多地進入其他國家的市場,所以現在多哈回合處于一個停頓的狀態。
這個例子本身就說明,金磚國家作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起碼在貿易談判這個領域是越來越提升了。因為從談判結果來看,多哈回合是發展回合,要解決發展中國家的主要關注問題,即對農產品的補貼。經過這10年談判,發達國家已承諾大幅度削減農產品補貼,歐盟承諾削減80%以上,從2200億美元降到220億美元,美國承諾削減70%,從1100億降到145億美元,降的幅度較大。
但美國同時說我們作這么多承諾,卻沒有得到更多的回報,發展中國家在制成品的市場方面降稅降得不夠。
所以將來還是一個繼續博弈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當中,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作用是越來越大。過去美國、歐盟主導貿易規則制定的時代應該說改變了,現在它們必須要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談判,可以討價還價,最后達成一定的妥協,今后的趨勢應該是這樣。
“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來求同存異”
我們現在成立金磚國家的研究中心非常必要。我們要和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的智庫和研究機構共同探討:在重大國際問題上我們有哪些共同點、怎么樣進行合作、有什么樣的共同立場、能提出什么樣的建議,使得在國際治理當中,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聲音能夠越來越大。
當然五個金磚國家歷史背景不同,文化傳統、風俗習慣、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各方面都有差異。我們要面對分歧,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來求同存異,在重大立場上找出共同點,這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已經有了一個G20峰會的機制,五國都是G20的成員,將來金磚國家如果能夠對G20議程中一些重大問題事先做好協調、提出建議,我認為會是有意義的事情。
此外,在清潔能源、環保、高科技、信息產業等領域如何進行務實合作和相互投資,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多哈回合談判處于停滯狀態的時候,很多國家都在推動自由貿易區,我們也可以在金磚國家的框架內研究,如何來應對這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