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前段時間的熱點話題,恐怕沒有比“甘肅醫務人員打通任督二脈”更令人關注的了,而推廣此項目的甘肅省衛生廳廳長劉維忠也被扣上了“中醫狂人”的帽子,從推薦術后病人吃豬蹄,到強制醫院給甲流病人服中藥,甚而到要求西醫醫生脫產學中醫,讓幼兒園小朋友背誦《湯頭歌》,在很多人眼里,尤其是西醫醫生的眼里,劉維忠不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練成絕世武功的郭靖,倒像是走火入魔的歐陽鋒。
在這里,我不想先評價劉維忠的做法到底是對是錯,而是想讓大家先思考一個問題,中醫的“中”到底是什么含義?可能大多數人都會說,顧名思義,中醫就是中國的傳統醫學唄。真的只有這一種解釋嗎?其實,如果翻閱中醫古籍你就會發現,從西漢開始就有了“中醫”的說法,而“中”當然不是指中國,那么,“中醫”在當時究竟是何意呢?
中國人最早認識事物的思想基礎,都來源于《易經》,將世界一切事物均納入陰陽的軌道,就人的身體而言,人體的陰陽保持中和才會取得平衡不會生病。若陰陽失衡,則疾病必來。所以,中醫大夫有“持中守一而醫百病”的說法。
由此看來,劉廳長雖是一位超級中醫迷,但其強制推行中醫的做法卻不符合中醫的“中正平和”之道。實際上,中西醫之爭自近代以來就從來沒有平息過,雙方的互相排斥、互相貶低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然而,從治病救人的共同宗旨來看,只要治好病,就是好醫生,哪管什么中醫還是西醫?如果再能互相借鑒、互相啟發,則對病人來說更是“善莫大焉”。
實際上,在這點上,我們的老祖宗都比我們想得通。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的記載,扁鵲受奇人指點練成了能透視人五臟六腑的功夫,給人看病號脈時只是做做樣子(當然,扁鵲是不是有這特異功能已無從考證了),想來看到這里,執拗于中醫“望聞問切”的人該不干了,連中醫的看家本領都丟了,你扁鵲還算什么神醫?
可是,歷史已經向我們證明,扁鵲雖然使用了“X光”技術,但這根本無礙于他成為一名偉大的中醫大夫。同理,在西醫的檢查方法如此先進的今天,中醫大夫為什么不能借助先進技術幫助病人進一步確診病情呢?
前幾天,在中央臺看了一則報道,一位晚期胰腺癌的患者去求助一位中醫老大夫,但這位患者已經吃不下飯,喝不下水,在中醫理論看來,病人“胃氣已絕”,根本無法治療。然而,老中醫采取了灌腸給藥(中藥)的方法,成功地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如今病人已恢復了正常人的生活。
看看,這就是打通中西醫二脈的神奇效果啊,所以,不要再爭論中西醫孰長孰短了,救人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