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李娜在法國羅蘭加洛斯紅土地上稱后,在我國掀起了一股網球熱潮,很多家長開始領著孩子找教練學習網球,費德勒、納豆、小德、莎拉波娃等明星的粉絲群日益龐大,我國李娜、鄭潔、彭帥等金花更是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但李娜法網奪冠后,中國金花們整體狀態有所下滑,在包括倫敦奧運會等一系列大賽中戰績平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網球運動發展的熱度。那么,網球熱潮會不會如諸多曇花一現的流行事物一樣,逐漸歸于沉寂呢?我認為,網球運動春天已經來到,網球運動的蓬勃發展已成為勢不可擋的時代潮流。
在我國,很多人把網球定位為貴族運動,認為它和高爾夫球一樣是有錢人的游戲,一般工薪階層難以染指。但實際上,網球是一項很大眾化的運動項目,在全世界普及度非常高,有專家認為網球是僅次于足球的世界第二大運動。在美國,頂峰期有4000萬人參與網球運動,現在保持在兩三千萬人的參與規模。而在歐洲、大洋洲、南美以及亞洲等許多地區網球都是主流運動項目,優秀選手層出不窮。相對于高爾夫運動,參與網球運動并不昂貴,大體和羽毛球差不多。雖說網球裝備有些昂貴,好一點的網球拍價格一般在千元左右,但網球拍堅固耐用,不象羽毛球拍那樣容易斷折,一般可用5到10年。在北上廣等大城市,網球場地的場租在每小時50元左右,也在網球迷可以承受范圍內。目前制約網球運動發展的最大因素是網球場數量偏少。只要場地數量提高了,網球運動就會迅速發展。如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并不發達,但上世紀末結合草原的地理優勢,修建了一批草地網球場,極大地推動了內蒙網球運動的普及,內蒙現已成為國內網球強省。
和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項目一樣,網球屬于隔網對抗類項目,這類項目往往是我國傳統優勢項目,乒羽運動經常在世界大賽包攬金牌,這也預示我國網球運動發展前景比較光明。從現實情況看,雖說我國開展網球運動的時間并不長,但已在女子網球領域內取得斐然的成就,在奧運會女雙、大滿貫女雙、女單等項目都贏得過桂冠。男子方面雖然戰績不夠顯赫,但考慮到亞裔選手張德培、斯里查潘、錦織圭等戰績不俗,說明和歐美男選手相比,亞裔男選手并不存在先天的遺傳劣勢,目前我國男子選手成績低迷的主要原因可能出在選材和訓練上。一旦在這兩方面取得突破,男選手成績提升也是指日可待。可以說,在未來的網球世界里,我國選手必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考慮到網球運動的巨大影響力,明星選手除能嬴得高額獎金,還會擁有龐大的商業價值,像費德勒、莎拉波娃等都是世界頂級品牌的代言人!假以時日,我國肯定會有更多的網球明星像李娜一樣,成為商業營銷和時尚界的寵兒!運動、明星、時尚的組合勢必產生無窮的魅力,這將吸引大量的青少年涌入網球場。
很多人認為,網球是一項對抗激烈的運動,像老人、婦女等體力較差的群體不適宜參與。這個觀點實際上存在一個誤區,誠然,職業選手之間的竟爭非常激烈甚至殘酷,但并不等于業余網球強度也很大。表面看來,網球拍又大又重,打起來似乎會很費力。但實際上,正是因為網球拍較重,一般在300克左右,擊球時正好可以借助球拍的重量,并不需要使太大的勁就可以完成擊球,打網球對力量素質的要求遠沒有想象中那么高。網球場地較大,球在空中飛行的距離較長,球的飛行速度也較羽毛球、乒乓球等項目慢得多,再加上允許球落地后擊打反彈球,因而每次擊球后身體有較充裕的時間恢復,這樣心率變化幅度不會過于劇烈。如果是打雙打的話,運動強度就更小了。根據醫學專家的觀點,參與網球運動時人體心率變化曲線非常有益于人們身心健康,有些醫生甚至建議中老年人把打網球作為保持健康的運動處方。筆者身邊就活躍著一群70歲左右的網球老人,他們每周固定時間活動兩次,每次活動不管是老先生還是老太太,個個都是步履輕快,身手敏捷,滿場歡歌,將他們人生金秋的網球生活演繹得其樂融融,余味綿長。
運動、時尚、健康還有家庭總動員,這就是網球擋不住的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