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問起Provost覺得這些年來中國感受的變化是什么?他立馬變得興奮無比,連用了一連串的amazing(驚訝)、crazy(瘋狂)、fast(快速),來表達對中國時尚產業變化之快的驚訝與贊嘆。
“我上次來中國是四年前,也是來參加中國國際時裝周,那時候時尚在中國還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生活。而現在,我走在中國的大街上,幾乎所有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看起來都很時尚。It was amazing !What happened ?(這太令人驚訝了!究竟發生了什么?)你能理解法國為什么時尚,因為時尚源于法國,這是有歷史根基的。但是在中國,我真的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么?十年前我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只覺得‘哦,中國就是這樣。’但是這次太不一樣了,中國再不是從前的中國了。”
“也正因如此,我們特別想把更多的中國設計師帶到巴黎去,我們想向人們展示中國的創造力。因為在歐洲,很多設計師會覺得:中國人是來抄襲的。但是作為WHO’NEXT的主辦方,我們真的想告訴他們:不是這樣的。中國有很多優秀的設計師,他們有自己的工作室,每年定期發布自己的新作品,而他們的作品都非常地有創造力,有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他們再不是只會抄襲。中國是一個新的創意聚集地。”
為了更真實地還原一個國際專業時尚從業者對于世界以及中國時尚產業發展的觀察與剖析,本文專門采用QA一問一答的形式,帶給您最直觀的“中國看世界,世界看中國”。
Q:法國為什么能成為世界性的時裝之都?
A:首先這是事實。如果一個品牌想要實現國際化,有一個地方一定要征服,那就是巴黎。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人說‘我的第一個店開在巴黎’意味著什么。
巴黎的展之所以如此成功。首先巴黎是時裝之都,大家已經習慣性地往那里聚集,所有的國際采購商、展商、品牌都會前來。國際著名的時尚買手,但是他們沒有時間到全世界所有的國家去,但是在WHO’S NEXT他們能見到所有你想見到的人事物。
而如果你想要吸引來自全球的買手,你需要先吸引國際化的品牌。中國國際時裝周目前雖然沒有太多國際化的品牌前來,但是現在中國國際時裝周的模式很好,如果繼續這樣做下去,就能正常的運轉起來,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性品牌或買手慕名前來。
Q:巴黎吸引了那么多來自全球各地的品牌融入,那么它整個城市的氛圍就變得非常的國際化,相對來說,巴黎就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一些它本土的東西,你怎樣看待這一點?
A:首先我并不認同這個觀點。時尚是法國的傳統,是法國從古至今一直傳承下來的東西。我們有很多優秀的設計大師Karl Lagerfeld(卡爾·拉格菲爾德)、Jean Paul Gaultier(讓·保羅·高緹耶),他們在巴黎出生,在巴黎創作他們的作品。我并無意冒犯,但是你能列舉出幾個像剛才那樣的中國設計師嗎?
Q :盡管我不愿意,但是我只得承認,目前來說沒有。
A:這就是答案。法國有如此之多優秀的設計師,百年的品牌,盡管我們吸納了一部分國際型的品牌加入,但是絲毫不會影響我們本土文化的發展。因為Chanel、Hermes這些品牌本身就體現了法國文化。
Q:你認為那些老牌奢侈品們能夠代表時尚嗎?
A:向Chanel這樣的品牌,不光只是從衣服這一部分來體現時尚,你會發現它是從發型、妝容、香水這一系列進行配合,形成一個整體來表達它本季的時尚。而且這個模特身上的任何一個小細節都在體現這種時尚。所以哪怕你不喜歡某個品牌的某季甚至某幾季作品,也絲毫不會影響這些品牌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如果這季不喜歡,我可以等它的下一季,這就是法國人。
Q:作為一個法國人,你怎樣看待四大時裝周的區別?
A :參加倫敦時裝周的幾乎都是一些年輕設計師,而且受眾基本是說英語的國家,雖然說不像巴黎時裝周那么全面,但是你也能從里面找到一些年輕設計師帶給你的靈感;米蘭時裝周非常地學院派,在米蘭你從來看不到任何一個新品牌,全都是老的成熟品牌,像Gucci,Prada;紐約時裝周,我愛紐約,紐約是一個大都市,很有活力,人們樂于裝扮自己。并且紐約真的是一個適合年輕設計師發展的地方,在時尚界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CFDA(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a)給予這些年輕的設計師們極大的幫助,老的設計師指導年輕的設計師,他們像一個團隊一樣一起工作。(一年一度的CFDA大獎有著“時尚界的奧斯卡大獎”之稱,因為CFDA時尚大獎在時尚界的地位就相當于電影界的奧斯卡一樣重要。)此外,紐約的大型公司也對這些年輕設計師們鼎力支持,去年有一家大公司就全資資助美國的九位年輕設計師去參加WHO’S NEXT展,目的就是為了告訴世人:美國也有非常出色的年輕設計師。
Q:中國有很多優秀的年輕設計師,我覺得他們的作品并不比國外設計師差,他們之所以沒能那么成功,你認為原因是什么?是市場推廣的原因嗎?
A:確實和市場推廣有很大的關系。中國的年輕設計師如果能多去參加一些巴黎、米蘭的服裝盛事,像時裝周或是展覽,就會達到一個國際化展示的目的,從中獲得一些收獲。
Q:但是中國設計師如果想到巴黎參展或者參加巴黎時裝周,門檻會很高,現在有這方面的解決途徑嗎?
A:這確實是一個事實,因為每年實在有太多設計師想要來巴黎參展。我們現在也正有一系列的計劃,準備一個個面見一些中國設計師,看看他們的作品是否適合到巴黎參加展示,如果適合,作為我的職責范圍,我也會積極地向政府建議,削減一些預算來幫助這些年輕的設計師們到巴黎展示。
Q:你怎樣看待那些華裔設計師,比如Vera Wang以及Jason Wu?
A:我覺得他們很酷,首先他們具有父母傳承給他們的“中國心”,然后他們在國外生長,又給了他們一個國際型的思維,二者結合,他們才會如此成功。對于中國的年輕設計師來說,未來進行國際化發展的時候,也要這樣。既要保留自己中國傳統的這部分東西,同時還要有國際型的思維去把它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