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視劇,讓我們記住了“林夏”;一部電影,又讓我們記住了“小姑奶奶”。而兩部作品的主人公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張歆藝。
初登北京國際電影節
憑借電影《匹夫》,張歆藝踏上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紅地毯。當天張歆藝以一身紫綠相間真空裸背提撞色長裙,優雅亮相,成為閃光燈追逐的焦點之一。
雖然北京國際電影節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再次談及,張歆藝還很興奮,“尤其是走上紅毯的那一刻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北京國際電影節雖然剛剛第二屆,規模卻很大,尤其是在紅毯儀式中,有很多中外頂尖的電影人亮相,比如卡梅隆導演。能夠借這個盛會見到很多好朋友,讓我特別開心,感覺就像一個大聚會一樣。”
電影《匹夫》也是張歆藝首次以主演的身份觸電大銀幕,就在《匹夫》首映的當天,張歆藝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匹夫》今天下午18:00就全國上映了,再丑的媳婦都要見公婆了,這兩天云里霧里,有夸獎有批評,心情就像過山車!但是不管結果怎么樣,我們已盡全力,希望能給大家帶來美和快樂,請大家幫忙支持《匹夫》,我們不退卻,我們有你們。”能夠看出當天的張歆藝在興奮之余帶著些許的緊張,可怎能不緊張呢?
歆藝介紹說《匹夫》中她的角色是鑲在這部男人戲里的“金邊兒”,“在巨大陰謀、國家命運、血腥暴力這些大詞兒之中,我負責把愛情的戲做實。在里面飾演大土匪方有望的妹妹方梓珍,性格火辣無比,人稱‘小姑奶奶’。“你覺得自己在電影中的表現怎么樣?”我問道。“恩,可以說我在電影中的形象改變很大,”歆藝說道,“但是會帶給觀眾不同于以往的感覺。《匹夫》讓我學會要更重情義、更要懂得犧牲和奉獻,這也將激勵我出演更多優秀的電影。”
本次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提出了一個主題,是“我的選擇”,對于這個主題歆藝說:“我的選擇就是隨著自己的心去走人生的每一步,活一定是未知的、神秘的、充滿想象的、具有危險性的,或有人對你有攻擊性的;但這樣走,你才會覺得很有意思。就像打游戲闖關,要一關一關地闖,這種感覺很好。”
每一年歆藝都會關注奧斯卡,因為那是最具權威性的電影節之一,尤其是頒獎典禮之前的紅毯環節也是她一定會去關注的,各路大牌明星爭奇斗艷,使勁渾身解數讓當天的自己光彩照人。“我很喜歡娜塔莉·波特曼在紅毯上的造型,不會很出位,卻顯得很有氣質,完全能夠吸引別人的目光。”
電影是每一位演員的夢,對于歆藝來說亦如此。“電影和電視劇表演存在一定的區別,電視劇中這場戲沒演好,下一場戲找回來可能就把那場的錯誤彌補了,你可以通過自己的一些想法去改變人物的基調。但是電影不太允許犯錯誤,而且它在一個很小的框架里,你要夠準確,夠迅速,有能力,這些都特別考驗你的演技。我不太希望別人老把我歸到‘美女’那一范疇里面,我更希望大家說‘她是一個演員’、‘她很有思想’,或者說‘她不一樣’。”
演員成長進行時
對于為何會選擇演員這個職業,歆藝回答的很坦率,“我喜歡演戲,因為這份工作可以把快樂和興趣相結合,同時它也能讓我有房有車有存款,比起朝九晚五的白領,這份工作具有挑戰性,不重復。”
“很多人都說演員這個職業是光鮮的,但那只是非常小的一小部分。”歆藝說道,“一個演員背后的辛酸是常人無法理解和想像的。我喜歡的是作為一個演員在表演過程中的創作經過。”
經過這些年的打拼,在行業內,歆藝也逐漸嶄露頭角,由原先名不見經傳的演員一躍躋身一線演員的行列,前途可謂一片光明。面對以后能夠成為怎樣的演員,歆藝冷靜地說:“我覺得接多少戲,商業上有多少利,藝術上有多少成就,這都是題外話,我希望自己的作為能有一種榜樣力量,起碼能夠留下好口碑,可以讓人看到年輕演員的閃光點。說白了,就是人還是得要臉的。”
每次采訪歆藝,她總是坦率、直接的。因為她說在她的字典里沒有“矯揉造作”這四個字,也許這也正是她吸引我們的原因。“如果說在演了第一部戲的時候就到一個很高的位置,我可能會抓瞎,但是經歷過十年的磨練,我已經足夠清醒,沒有什么困難能打敗我。這些都使我足夠自信。”
每次我都會問采訪的藝人同一個問題,就是“你的成就感來自哪里?”一般的回答也都是演戲之類的,但是歆藝卻給了我一個不同的答案,她說:“我的成就感就是我還能幫助別人,證明我過得很好,這是一種福氣。身為一個公眾人物,只是覺得在自己有這個能力的時候,應該為別人做點事。就像我爸媽常說的那樣,有能力幫助別人,是福氣,是幸福。”
“我很喜歡現在的生活,有一份喜歡的工作,能讓家人生活幸福。我一直認為,努力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歆藝愉快地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