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滬綜1949點、深綜724點的反彈,已持續了兩個多星期,兩市三個指數都已反彈至第三只腳之上。大有第四只腳反彈來臨之勢,情況確實如此嗎?
這種討論,是在承認滬綜6124點、深綜1584點以來已有三只腳調整的基礎上進行。這三只腳是:第一只腳:滬綜1664點、深綜452點;第二只腳:滬綜2319點,深綜890點;第三只腳:滬綜2132點,深綜797點(深成8486點)。本次的反彈,雖然兩市三個指數都已在第三只腳底之上,但僅憑此點要認定是第四只腳反彈,恐還缺時間因素。因為,股市從92年開始至2003年元月第三輪大行情后的第三只腳,低點循環周期皆為38周、48周(±2周),而從03年元月至第四輪大行情起始點(深綜235點,滬綜998點),這種低點循環周期發生了某些微妙變化,周期為:45周、42周、43周,然從2005年7月第四輪大行情開始,由于市場規模迅速擴大,低點循環周期開始發生較大變化,如:68周(深綜69周)、86周(深綜85周)、79周。86和79周分別是第一、第二只腳之間和第二、第三只腳之間的周期時間。根據第三輪大行情后五只腳之間的低點循環周期為:47周、47周、45周、42周、43周,這種周期從47周至43周的特點為:越往后周期越縮短,按運行邏輯至少可算出前后的比例。這樣看來,第四輪大行情后已出現的三只腳之間低點循環周期,和之后可能的第四、第五只腳之間的周期,似也可有運行邏輯的比例和計算,似應會比85周(86周)、79周少或比68周(69周)少。這樣,第四只腳的產生似應可在明年5月-8月間。但若把1949點(深724點)作為第四只腳,那“低點循環周期”就會是47周。這樣,似和68周、86周、79周很不協調,等級很不相同。若60-70多周為一個等級,40多周、80多周為另二個等級,則級別相差也太大,似也不合運行邏輯和比例。很難確認47周可作為第四只腳之低點循環周期。由此,近兩周多的反彈構成第四只腳反彈的可能性未必很大。
但如果另一種低點循環周期的劃分成立的話,那情況就可能會別有天地。因為在前面的低點循環周期劃分上并非無可挑剔。仔細研究:在第四輪大行情后的下調三只腳之間:68周、86周、79周的低點循環周期中,86周是可劃分為兩個周期的:44周和43周,但腳的劃分也要起變化(為示區別于此前劃法,用雙引號):至“第一只腳”滬綜1664點,深綜452點,循環周期為68周;至“第二只腳”滬綜2639點,深綜887點(09.09.04),循環周期為44周;至“第三只腳”滬綜2319點,深綜890點(前次劃為第二只腳),循環周期為43周;至“第四只腳”滬綜2132點,深綜797點(前次劃為第三只腳),循環周期為79周;至“第五只腳”滬綜1949點,深綜724點(2012.12.04),循環周期為47周。如此,五個低點循環周期就會依次為:68周、44周、43周、79周、47周。但這和上一輪大行情后的五個低點循環周期大相徑庭:47周、47周、45周、42周、43周。似既不在同一等級,又68周、79周和40幾周級差較大。但44周、43周和47周卻又在同一等級,級差不大。似又無絕對理由否認這種“五只腳”低點循環周期的劃分。
如此,若按“五只腳”反彈看,似第五輪大行情就在眼前。但要待5月、10月線走平且上穿20月、60月線才能真正最后證實。前兩種低點循環周期都不證明本次反彈是第四只腳反彈。但愿第三種低點循環周期劃分能變為事實:“第五只腳”反彈帶來第五輪大行情。
(作者系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特邀副研究員、民盟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