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旗幟鮮明的提出了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領域的主攻方向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工業,特別是制造業。不難預見,在今后的五年,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都將會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全面提升我國的經濟發展活力和競爭力。
自2009年機器人(300024)登陸A股以來,機器人產業的上市公司逐步增加,目前已有包括華昌達(300278)、梅安森(300275)等在內的近十家公司分屬這一行業。由于目前我國機器人制造業處于爆發增長階段,未來“十二五”期間,我國基礎建設將保持持續穩定增長,對自動化的需求也將持續上升,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廣闊,相關上市公司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
智能性工業自動化是必經之路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工業機器人裝機總量已達到100多萬臺,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機器人新增的需求主要來自中國等新興市場,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保有量較為平穩。2011年,中國機器人保有量僅約為日本的1/4、韓國的3/5。
“十二五”期間,我國基礎建設將保持持續穩定增長,對自動化的需求也將持續上升。另一方面,雖然當前世界經濟走勢仍具有不確定性,但由于我國工業產業升級的緊迫性和必然性,即使下游行業增速放緩,現有工業產業的技術改造升級也將帶動智能自動化裝備市場的發展。
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結構轉型與產業戰略升級成為必然趨勢,而自動化裝備在提高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節約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必然會作為產業轉型與升級的重要載體,成為產業轉型升級固定資產投資過程中的先行投資對象。以工程機械為例,其生產從勞動力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其產品從低端向高端升級,都有賴于總裝自動化生產線、焊裝自動化生產線、涂裝自動化生產線等自動化裝備系統的巨大投資與廣泛應用。
工業自動化、智能化是在傳統制造技術向先進制造技術轉變過程中出現的先進制造模式。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自動化、智能化技術與現代制造技術相融合,為傳統的裝備制造以及物流等相關行業的生產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產業變革。這種變革由汽車制造業開始,逐步向其他應用領域拓展并在應用程度上逐步深入。我國傳統粗放型生產模式正在向集約型生產模式轉變,隨著我國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的提升,智能自動化裝備向規模化、大型化、高效率、高精度方向發展,而智能性工業自動化已成為我國工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經之路。
據了解,中國機器人市場2011年比2010年增長了50%。預計到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量將達到3.5萬臺,占全球總量的17.5%。2012年4月,科技部發布的關于機器人領域的《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裝備,發展和培育一批高技術產值超過100億元的核心企業。
目前國內機器人制造業處于爆發增長階段。天津、昆山等地已有機器人工業園,吸引國內外智能制造巨頭以及上下游企業聚集。未來在上海也將涌現出專門的機器人工業園區。
全球主要國家機器人年新增裝機量(臺)
相關公司面臨良好發展機遇
目前,主要從事智能機器人業務的公司有以下幾家,其中大部分公司均已在A股上市。(見表1)
機器人:2008-2011 年實現營業收入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的年均增速分別達到30.13% 和34.53% 。公司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增速為 38.24%,顯示出公司保持持續較快的發展。
公司的伺服點焊機器人在汽車市場繼續取得較高的市場份額;物流與倉儲自動化移動機器人保持領先優勢,公司的產品應用場地從戶內到戶外,能較大覆蓋市場需求。隨著人工成本不斷上升,公司物流機器人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公司的機械手、潔凈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產品的需求均保持較高增速。
2013 年沈陽智慧園與杭州光電產業園的一期項目投產后,公司產能預計將增長30%-50%左右。未來三年的業績增速預計將保持在30%左右。機器人產業將長期受益于機器替代人工與產業升級的發展趨勢,公司是國內機器人行業的領先企業,長期投資價值看好。
華昌達:公司在立足于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已在越南、保加利亞、印度、巴西、俄羅斯五個國家開發了新項目。在手海外訂單占比11.12%,公司計劃到2015年海外收入貢獻50%。
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汽車市場增速顯著下降,以及商用車、工程機械行業下滑,行業景氣度明顯下降的影響。公司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05億元、2739.66萬元,分別同比下滑23.37%和27.57%。
目前公司產品已覆蓋了“總裝自動化生產線”、“焊裝自動化生產線”和“涂裝自動化生產線”,能夠滿足汽車及工程機械行業制造中的絕大部分設備需求,從而為客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
如果公司再次成功聯姻上海永乾(中國最大的助力機械手生產商),公司產品將從現有的智能型自動化裝備系統,拓展到整體系統和關鍵部件協同發展的產品體系,從而搶占智能型自動化裝備系統發展的技術制高點和市場先機。
梅安森:公司上市一年來產品線已從起初4大類擴充至10大類,銷售收入增速也遠高于主要競爭對手,今年1至9月凈利潤同比大增60.23%。11月,公司發布公告稱,接到自然人股東包發圣等9人出具的承諾函,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自愿將所持股份追加限售期6個月至1年。這減輕了公司未來解禁股拋售對股價將帶來的壓力。預計在明年非煤礦山安監市場有望全面啟動的背景下,公司業績增長前景將十分明朗。而公司在煤與瓦斯突出實時診斷、粉塵防治、礦山綜合自動化等領域的新產品也將為其長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