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孫義涵(1989-),女,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編導
摘 要:群舞演員是什么?以前我只是認為是一段群舞里面一個不起眼的演員,無足輕重。但是群舞演員在舞劇里其實起著舉足輕重作用,一點也不亞于主要演員,可以說一部舞劇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劇中群舞演員的職業素養與專業水平的高低。群舞演員在舞劇中承擔著繁重而細微的各項任務,不僅要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跳好每一段群舞,還要具備與人合作的團隊協調、配合的意識、及甘于付出、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在整個舞劇的實踐過程中,我可謂是收獲頗多,不僅提高了自己自身的專業技能,并且也增強了舞意識臺與團隊協作的認識,最重要的是完善了自己的職業道德和藝術修養。
關鍵詞:群舞演員 專業素養;舞劇作用;實踐體會
中圖分類號:J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1-0000-01
一、舞劇中群舞演員專業特質的體現
在舞劇中擔任群舞演員,不僅需要扎實的基本功,并且需要全面的表演技能。一個具有豐富表現力的身體,也就是說是一個具有可駕馭各種舞段所需舞蹈技能的可塑性身體素質(靈活、柔軟、力度、跳躍、翻轉、)等舞蹈專業技術的能力,是順利完成舞劇要求的前提與基本保障。因為在群舞演員在舞劇中擔任的不僅是一個或是某個舞段的角色演出而是眾多個舞段的角色表演。群舞演員的二度創作的專業技能也必然重要,因為編導編排出的動作可能并不是最適合演員的,要通過演員自己的二度創作,來調節使其不但要最適合自己、而且還要加以情感的滲入、因為編導編排出來的動作可能僅僅由動作而來的動作,更需要的是群舞演員自己去升華感情,增加舞蹈動作的內涵,用來感動自己,進而感動觀眾,所以群舞演員不僅僅是配角是群眾,更是表演的主體,需要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來完美的演繹舞劇的每個部分。參演舞劇的群舞演員是需要有能力可以駕馭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各種舞段,各種角色的。
任何一行職業都應有它所遵循的職業道德,尤其是從事藝術職業的。在舞蹈演員特別是群舞演員這一行里認真負責、無私奉獻、以集體為榮、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只有自身嚴于律己的做到了這樣的職業道德要求,自己所從事演藝事業的艱辛才是值得人們尊重與愛戴的。隨著時代的進步,作為新生代的舞蹈演員一定要堅持自己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對自己所演繹的每一不起眼的角色都要有負責任的態度。此外還應自覺加強藝術修養、不斷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辨別不同的社會風氣與現象,了解不同地區的的地域特色與民族民俗文化,分析不同時代不同歷史時期人物形象的特征,不斷提高專業水準。于此同時還應要求自身樹立高尚的品行,嚴謹作風,與同行相互學習、切磋技藝、取長補短、消除對群舞演員的偏見,消除在角色扮演上主、配角高低觀念之分。要具有甘于奉獻的精神,哪怕再不起眼的角色,哪怕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都要積極認真的完成自己的動作和表演,有句話說,沒有綠葉的襯托,哪里鮮花的嬌美,沒有群舞演員的襯托,哪里來的主角的出色。舞劇中所有的群舞舞段都是有多個舞蹈群舞演員共同完成的藝術表現形式,這就決定了群舞演員必須要具備團隊協作的職業素養,要在團隊協作的大局觀念下形成配合與服務的意識。
群舞演員是舞劇的直接表現者,舞劇中群舞舞段是一種高強度,搞協調,多聯系的形式,要完成這種群舞表演,也就對演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可以說舞劇的成敗必然與群舞演員優劣息息相關。這里所指的“優劣”是指群舞演員的綜合素質。試問單有一身舞蹈技藝那只是空有其身,無法達到群舞形式的高度統一。單有一顆正直的心那也只是空有其心,無法駕馭舞劇藝術以舞傳情的目的。只有二者兼備才可成就舞劇表演的成功。一名德藝兼備的群舞演員在完成舞段的過程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和表演能力,能帶動群舞整體的氣氛,它是舞劇細節質量的保證。所以如何發揮群舞演員的德藝兼備的綜合素質是尤為重要的。
二、群舞演員在舞劇中的作用
在一個舞劇里面不同的段落,是需要不同的舞段來展示不同的情緒,不同的感情的。所以就會出現單人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各種舞段。大多數的時候群舞演員的出現,就是為了彌補人數的不足,增強畫面感,推進情緒的發展,配合主演的表演。還有很多時候群舞演員的出現,是為了增強主角的表演,可能主角一個人無法突出這個舞段的感情,群舞演員就要出現彌補不足,配合主角的表演。所以說群舞演員和主角的關系,應該說是相輔相成的,其實說到主角,我想到了一個最不恰當的比喻,主角領舞,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就像兄弟中最小的,最需要別人照顧的,每個人都要考慮主角領舞,比方說每一個群舞演員都要考慮到領舞的情況,有沒有搶領舞的戲,有沒有影響主角的發揮等等的問題,所以群舞演員和主角就像兄弟一樣。如果沒有群舞演員與主角的配合形成人物角色上的反差,主角就算是在優秀也是無稽之談。因為就只是格薩爾王一個人也無法給觀眾演繹出與妖魔鬼怪抗爭的場面,所以群舞演員的表演與主要演員的表演對于舞劇來說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在成就主角表演、成就舞劇成功的同時也成就了群舞演員本生。
舞劇必須讓觀眾感到整個舞劇明顯的風格和確切的特點,這個時候大量的群舞演員就會不斷的出現,就是要通過群舞演員不斷的展示舞劇的風格和整個舞劇特點。例如《英雄格薩爾》舞劇《賽馬稱王》片段中的馬鞭馬韁舞就是如此,藏族特有的風格舞蹈,正是有大量類似的有明顯的風格特點的群舞才能不斷的給觀眾展示舞劇的風格和民族特點。我參演的舞劇《英雄格薩爾》就是一個藏族舞劇,但是可能主演所穿的衣服大多數的都不太能表現出舞劇的風格和民族的特點,這時候就需要大量的群舞舞蹈演員來演繹原生態的藏族舞蹈,穿著純正的藏族服裝,跳著原生態的藏族舞蹈,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展示整個舞劇的風格,強化整個舞劇的民族特點。這樣就深化了觀眾的視覺感覺,加深觀眾內心對藏族風格的理解,給觀眾以強烈的藏族文化印象,讓觀眾知道這是一個藏族舞劇。群舞演員陣容就能給觀眾一直觀的感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藏族舞劇,這時候的群舞演員就起到了展示舞劇的風格和民族特點的作用。
群舞演員在一個舞劇中,是會不斷出現的,畢竟很多場面不是一個二個演員就可以表達出編導和導演的意思和構想,很多時候劇情的需要是需要大量的舞蹈演員來完成的。偌大的舞臺很多時候是需要大量舞蹈演員來烘托舞臺的藝術氣氛的,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可能無法勝任,需要大量的群舞演員。就好像一個人的哭,可能會感到一個或者幾個人,但是幾十個人的哭泣,就不僅僅是能夠感動幾十個人的事情,舞臺上大量群舞演員的生動表情,忘情投入的同時,它是可以感動臺下所有的觀眾的。大量的群舞演員很多時候不是僅僅是為了湊人數而增加那么的多的演員,大多數情況都是為了增強藝術的感染力,這種時候是顯示人多力量大的時候,全部群舞演員忘情的投入到劇情中,更加的增強了藝術感染力。很多時候舞臺上的氣氛可能會是冷冷的,臺下可能是沒有掌聲的,沒有打動觀眾,但是當眾多的群舞演員,在臺上演繹精彩的群舞,整齊劃一的動作,高昂的情緒,是很能打動人的,群舞演員在臺上是能夠烘托舞臺上的藝術氣氛的。
參考文獻:
[1] 袁禾 著 《大學舞蹈鑒賞》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 黃明珠 著《中國舞蹈藝術鑒賞指南》上海音樂出版社
[3] 楊仲華、溫立偉 著 《舞蹈藝術教育》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