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昌華,男,漢族,河南商丘市人,中教二級河南大學本科畢業,美術學學士學位。單位,商丘市第二高級中學。研究方向,中學美術教育。
摘 要:近年來,隨著九年義務教育法的普遍實施,我國基礎教育正經歷著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歷史性變革。美術又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但從素質教育的角度看,美術教育的推廣和實施卻面臨著很多阻力。
關鍵詞:美術教育、素質教育、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1-0000-01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美術教育作為全面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美術教學愈來愈被重視。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說:“ 沒有審美教育就不會有任何教育。”但是當前我國美術教育的現狀卻不容樂觀,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特別是農村鄉鎮學校的美術教育。這些現狀與我國義務教育所提出的素質教育目標相悖。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勢必影響到美術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我國美術教育的現狀。
一、美術教育仍不被重視
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人們的思想中語數外等是主課,卻把音體美稱為副科,沒有引起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的重視。
一方面現在不少學校和老師沒有意識到美育與學生全面發展的直接關系,仍然是升學率決定一些,只抓主科教學,把美術課當成可有可無的“雜課”。即使學校規定了課時量,在執行中也常有被主課擠占的現象。因此,美術實際開課率并不盡如人意。甚至有的學校課程表上的美術課也是拿來應付上級檢查的,其實是拿來上語數外等要統考的課。
另一方面家長與學生對美術課也不夠重視,認為美術就是畫畫,上不了好學校,沒有出息,只有好好學習文化課才是正道。有這種思想的家長即使發現孩子有美術方面的興趣愛好,也會阻礙孩子學習美術,對學校的美術活動也不支持。甚至畫畫得到的確實家長的批評和職責,打擊了孩子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同時學美術本身就是高消費,需要大量的筆墨紙硯,花費開銷較大,將來即使考上美術院校,較高的學費也只能讓家長和學生忍痛放棄。
二、美術教育老師缺乏與浪費并存
有的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沒有專門的美術教育老師,專業師資力量匱乏,美術教育課是由別科老師代替教學,而他們極少經過專門的藝術教育的培訓,嚴重影響了美術教學的效果。
而有的師范類專業美術類教師在學校卻不是從事專門的美術教育,有的教起了語文,還做了班主任,有的則教起了其它學科,真正從事美術教學的只剩下屈指可數的幾個。在很多學校嚴重缺少美術師資的情況下,而美術專業畢業生的又不能從事自己的專業,師資嚴重浪費。所以如何把這部分美術教師留下來,穩定下來應引起我們的教育部門重視。
三、美術教學設備場地嚴重不足
近些年來不少學校雖然配備有了美術教師,但學校從來就沒有配置過專門的畫室和美術教學必須的用具和材料,學校也沒有專用的畫室,許多課程因為沒有設備和教材而無從開展。而有的學校的器材也多是為了“普九”驗收購置的,長久不用,損毀、流失情況嚴重。
改善美術教育現有問題,加強我國美術教育的幾點建議。
一、充分引起學生、家長、老師、學校及教育部門對美術教育工作的重視。
要想改變人們對美術教育工作的重視,首先就要改變人們的態度和看法,從根本思想上重視美術教育工作。
教育主管部門應該轉變教育觀念,給予美術教育更多的關注,充分認識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多舉辦美術類相關活動,擴大美術教育的影響力,引起學校、學生與家長的重視,為美術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為美術教師創建一個施展抱負的平臺,進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大好局面,這樣方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特別是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人口的整體素質和經濟條件都得到了提高。要使學生和家長明白:美術教育是一種美的文化意識,可以提高孩子的審美意識和美育發展,讓孩子從小就有藝術的思維和細胞,不僅僅只是畫畫,也可以成為孩子未來發展的一種目標和職業方向,也可以成龍成鳳的。
二、加大對學校美術教育硬件建設和師資力量的投入。
美術教育需要有專業素質的美術老師來執教,學校可以從師范類美術院校招收具有專業素質的美術老師,定期安排美術老師進行培訓、學習和交流,提高學校的專業類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使教師以真誠的態度和熱情對待學生,對學生的每一件作品、每一次嘗試都懷著濃厚的興趣和真誠的關注,特別注意在教學中巧妙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表現積極性,從而達到美育的目的。也可以從專業類高校聘請教授進行客串教學,提高學生的整體美術意識和思維方式。
美術教育的正常開展光具有高水平的老師還不行,還要有開展課程的美術器材和場地。它是順利實施美術教育的物質基礎。器材的配置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配發,確保每個學校都有足夠的器材;也可以學校自行購置,由教育部門定期檢查配置情況,實行監督。同時學校和老師要對教學器材妥善保管和使用各種器材,避免流失和損壞。學校要開辟專門的美術教學場所固定使用,而不是可以流動教學。
三、對學校美術教育課程進行評估和改革。
學校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來安排并落實學校的課程結構,正確對待各門教育學科,改變過去的學校分主課、副課,給美術等藝術教育應有的地位和待遇。
教育部門要定期評估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校的教學決策。學校要對學生建立美術成長檔案,不僅要評價學生對美術技能的掌握和認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評價學生在情感態度、審美能力和創新精神等領域的發展水平,綜合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果。通過改革逐步建立起能夠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美術課程評價體系,通過各類美術活動促進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提高和學生美術素質的提升。
美術教育主管部門還可定期對學校和美術老師進行評選和評比,選出美術教育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美術教育特色校等,利用各種渠道推廣他們的先進經驗、先進事跡,必要時組織召開美術教育現場會和美術教育經驗交流會,可以適當進行物質獎勵,激發學校和美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工作更加努力,更有勁頭,全身心投入到美術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中。
雖然現有的美術教育比以前有了較大的改觀,但美術教育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各類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嚴重影響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必須推進教育體制改革,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為美術教育開創一個良好的局面,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對美術教學的意見》.(美)魯道夫阿恩海姆 著.郭小平等譯.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年版
[2] 《教育評價與測量》.金娣 王剛編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