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鄭練淳(1986-),男,漢族,廣東汕頭人,文學碩士。
摘 要:《呼嘯山莊》是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說,以其精巧的布局、獨特的表現手法,成為越來越多的文學研究者研究的經典,本文將從敘事視角來分析艾米莉《呼嘯山莊》在敘事特色上的創新。
關鍵詞: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敘事視角
中圖分類號:I1O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1-0000-01
1847年,艾米莉·勃朗特出版了一部不同尋常的小說——《呼嘯山莊》。這部小說出版受到了相當戲劇性的待遇:一開始,人們猛烈攻擊這部小說,有的作家懷疑“一個人怎么能夠把這樣的小說寫了十多章之后還沒有自殺”;而到了20世紀,有學者則指出:“任何對英國小說的研究,如果沒有討論到《呼嘯山莊》,都是不完整的。”
《呼嘯山莊》之所以受到截然相反的待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它那種完全超出常規的敘事視角。在這段前前后后跨度長達三十多年,涉及到整整兩代人的愛恨、恩怨情仇的故事中,引入了多位敘事者,分別參與到故事的敘述中來,作者本人卻從來沒有露面,并沒有以萬能的敘述者的姿態出現。不同的人物從不同的視角為我們講述故事的進展,使之前后連貫,有血有肉,真實可信。
一、納莉的敘述視角
納莉是整個故事的見證人和親歷者。她心地善良,值得信賴,所以幾乎每個主人公與她的關系都很親密。連兇狠的希刺克厲夫都很尊重她,還在臨死之前向她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因此,納莉能夠比較清楚地了解這個奇異故事的始末。此外,納莉說她自己幾乎讀了畫眉田莊所有的書籍(用拉丁、希臘和法語寫的除外),這說明她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所以說,納莉的講述總體上來說是可靠的。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記住,納莉的觀點并不一定總是正確的,并不一定是作者本人的觀點。她的講述是可靠的,并不一定意味著她的判斷是可靠的①。她對人們的評價“幾乎都是很膚淺的:她認為希刺克厲夫很邪惡,凱瑟琳反復無常,埃德加昏了頭”。尤其是在對待凱瑟琳和希刺克厲夫的問題上,她并不是一個敏感而可信的觀察者,因為她根本無法理解他們心靈深處的獨特天性。她不懂得凱瑟琳和希刺克厲夫的爭吵只不過是他們之間那扭曲了的愛情的一種表達形式,錯誤地高估了其嚴重性,匆忙去告訴了埃德加,結果引起了一連串麻煩。凱瑟琳痛苦地說:“你走開之后,希刺克厲夫說的盡是不知輕重的話,但是我很快就可以叫他把對伊莎貝拉的心思丟開,那其他就無關緊要了。現在卻弄得一團糟?”。她責怪埃德加,但卻不知道其實是納莉惹的禍。納莉由于受到傳統宗教和道德思想的束縛,常常無法深入了解主人公的內心情感。這也是艾米莉的一項重要技巧,因為“如果讀者想得到最深刻、最真實的理解,他就得親自到故事中去探索”,這大大增加了小說的藝術魅力。
有學者這樣評論作者對敘事者的選擇:“如果凱瑟琳和希刺克厲夫的故事不是由一個老婦人當作多年前的往事講出來,如果講故事的老婦人不是想象力不太豐富、感情上有偏見的人,如果故事不是被一個冷靜的中間者作了戲劇化處理,我們就會懷疑它還能不能引起讀者情感的共鳴,讓我們覺得可信,甚至是否有‘意義’。”②
二、洛克烏的敘述視角
故事順敘部分的人物基本上是由洛克烏承擔的。其實他和普通讀者一樣,是個局外人。但正是他的這種身份,才使故事更加真實,也使作者在敘事順序的安排上更加靈活。我們是跟隨洛克烏一起進入呼嘯山莊的。通過他的眼睛,我們看到了一個荒蠻、冷酷的奇特世界。他和讀者一樣,無法理解那個世界,卻又對它充滿了好奇。在小“密室”里,洛克烏看到了幾本書和卡瑟琳的一篇日記。夜里他沒睡好,還作了一串噩夢,夢見了很多與山莊有關的事情,這使得他更加好奇。由于這樣一個不眠之夜,加上暴風雪造成的惡劣天氣和艱難的行程,洛克烏病倒了,只得在畫眉田莊休養。為了解悶,同時也為了尋找著幾天神秘見聞的答案,他讓女管家納莉給他講呼嘯山莊的故事。納莉把故事講給洛克烏,然后再由洛克烏轉述給讀者。
有時納莉的敘述還得到其他主人公的補充,這樣就構成了一種雙重甚至三重的敘事框架結構。如此復雜的結構,充分體現了作者的技巧、智慧和勇氣。洛克烏基本上算是一個聰明而有觀察力的人,能夠用細節描寫為讀者展示環境和人物的細微變化。洛克烏受過良好的教育,他用清晰的語言向讀者展示他看到的一切。讀者隨著他,可以更加近距離地觀察事情的進展。此外,洛克烏的特殊身份使作者可以在接近結局的時候才開始講述,并能自由地在時間上前后穿梭。
三、其他敘事視角
納莉雖然比較清楚整個故事的始末,但她也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所以作者還安排了其他的敘事者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視角進行補充,這樣的安排更合理、更真實。事實上,我們第一次真正進入故事并不是通過納莉的講述,而是通過洛克烏被困呼嘯山莊那天晚上他無意中看到的小凱瑟琳的日記。辛德雷的死是希刺克厲夫復仇的一大“成就”,但作者卻故意模糊了這段描述。我們只從伊莎貝拉那里得知辛德雷和希刺克厲夫發生了激烈沖突,結果辛德雷嚴重受傷,然后他就神秘地死了。納莉并沒有見證他的死,只是從坎納斯醫生、律師、約瑟夫和希刺克厲夫等人口中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線索。至于小凱瑟琳被迫嫁給小林惇之后的境況,納莉也不清楚。她是從當時呼嘯山莊的女管家席拉那里才有所了解的。
以上所提到的這些人物都從不同的視角講述了故事的進展情況,這使我們不必局限于受個人的思想局限,而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情況。這樣的安排也使故事顯得充實豐滿、精彩生動,真實可信。
四、作者的視角
在整部小說中,作家一直隱藏在幕后,沒有發出一句評論,但她選擇了一個十分復雜的敘事結構,并且“選擇了一個在每個重要方面都與她相反的人——男性,情感蒼白,現代社會的產物——來為我們轉述這個故事”。這樣的選擇使她能夠獲得一種安全感。更重要的是,艾米莉展示給我們的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讓讀者自己去理解而她不做任何評論。這種技巧給了讀者更加豐富的想象空間和更加廣闊的思考余地。詹姆斯評論道:“她的人物以一種極其真實的方式展示出來,他們用自己的言語和行動來表達思想。讀者可以自己去理解和判斷。”總之,作者打破了時間順序的限制,以對人性的探索為主線,以多位敘事者不同方式的敘述為基礎,從不同的側面為我們展示了人性逐漸墮落,以至凍結,最終復蘇的全過程,告訴我們“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多位敘事者的參與,強化了主題,有助于對人物進行深入的刻畫,也給這部小說以無盡的活力。
結語
《呼嘯山莊》雖然是一部l9世紀中期的長篇小說,但在當時眾多的英國小說中卻別具一格,它別出心裁地采用三個敘事層共同構成敘事結構,敘事視角在各個人物的第一人稱限制視角間頻繁轉換,呈現出各敘述層次問既有重復又互為補充印證的奇特效果。第一敘事層是來訪者洛克烏“局外人”式的外視角敘述,第二敘事層是女管家納莉“見證人”式的外視角敘述,第三敘事層由凱瑟琳、小凱瑟琳、伊莎蓓拉、小林敦等人的日記和信件等第一人稱敘述組成。William Dean Howells指出:“如果它(《呼嘯山莊》)采取和其它小說同樣的模式,那它可能已經被人們遺忘了。但是它有自己獨到的特點……不管怎么說,批論界都得承認其才華,贊賞其勇氣。”這種獨特敘事視角的創新,使艾米莉遠遠超出了她的時代,在英國文學史上甚至世界文學史上將永遠光彩照人。
注釋:
① 黃敏.從敘述者看呼嘯山莊的敘事藝術[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06.
② 米克·巴爾.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2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