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貝貝,女,云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英語語言學碩士。
摘 要:評論家們視多麗絲·萊辛的《金色筆記》為彰顯女性成長的經典之作。本文試圖從女權主義的角度來對該小說進行解讀。小說中作者以獨具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層次鮮明地勾勒出自由女性從自我認知,自我覺醒,到不斷進行自我救贖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中,真正的自由女性不畏困苦,持之以恒。與支離破碎的現實斗爭,成功實現從支離破碎到渾然一體,從羈絆到自由。同時,主人公的成功也給那些追求個人自由的女性指明了方向,自由的最大障礙不是敵對男人,不是抱怨現實,而是正視自己,真實生活,以及與男性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合作。
關鍵詞:多麗絲·萊辛,《金色筆記》,女性成長,自由女性,自我救贖
中圖分類號:I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1-0000-02
一、引言
多麗絲·萊辛,一位著名的英國女作家。她以女權主義為主線的四十多部作品,為她在世界文壇中贏得了顯赫地位。作為一個女性作家,萊辛擅長于描述女性豐富的內心世界。她的作品始終關注著現代社會中女性的生存狀況。因而,一直以來她都被稱為女性心理診斷醫生。通過關注女性的生存狀況,解讀女性的自由思想和思考女性的自由生活出路,她的作品不僅給現代生活中掙扎的女性提供了很多的精神食糧,也為那些追求個人自由的女性指引了方向。
《金色筆記》是萊辛最著名的一部小說。這是小說主人公安娜,一個自由女性的成長記錄。小說由五本記錄安娜生活方方面面的不同顏色的筆記本組成。記錄安娜作家生活的黑色筆記,政治生活的紅色筆記,愛情生活的黃色筆記,精神生活的藍色筆記,以及對生活的哲理性總結的金色筆記為我們勾畫出了尋求自由的安娜那不安,迷亂失重的靈魂。
小說中,萊辛以她獨特的藝術方式為讀者描繪著女性的生存環境。首先萊辛巧妙的運用不同顏色勾勒出表面平淡,但骨子里混亂無序的世界。作品中每部分依次交替插入黑,紅,黃,藍四種筆記,最后部分出現構成書名的金色筆記。體現女性生活及內心充滿了復雜感性,理性,知性的交織。其次,萊辛顛覆傳統的敘事結構刻畫了安娜分裂的內心世界而且真實再現了她所生存的社會混亂現實對她的影響。作品中她將自由女性部分作為經線,四種不同顏色筆記本當作緯線,把整部小說編織成一張網。這張網中不同的顏色凸顯“自由女性”生活的各個側面,從而更加清晰的讓讀者感受到自由女性在如此混亂生存環境中的不易。萊辛成功地用藝術的“亂”來為讀者描繪出一個混亂的外部世界,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由此而導致人的內在精神混亂。這樣的生存環境下,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工作中,與現實之間的落差給當時的女性帶來了非常鮮明的失落感。壓抑中,女性們經歷著痛苦的掙扎。如何在支離破碎的現實中尋找出一個完整的自我?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同和萊辛筆下的自由女性安娜一起開始思索,開始展開不斷地自我救贖。
二、第一次自我救贖
主人公安娜·弗里曼·伍爾夫是個女作家。她的名字中的“弗里曼(freeman)”意思是“自由人”。象征她一生追求自由生活的夙愿。
安娜和她的朋友莫莉都覺得她們在傳統的妻子和母親的角色中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她們努力想過上一種“女性從未有過的生活”。為了能過上自由的生活,她們首先應該殺死“家中的天使”她們試圖通過如下所列的努力來對自己進行重新定義。首先,“自由女性”在經濟上獨立于男性,這是她們獲得其它自由的先決條件。兩人同是單親家長,都有各自的工作和經濟來源。作為作家,安娜通過她的暢銷書《戰爭的邊緣》的版稅來生活。她的朋友莫莉是一家劇院的演員,常扮演一些喜劇演員的角色,也有自己獨立的經濟收入。因此經濟的獨立讓她們一直不懈地努力,不愿盲從,也不肯隨遇而安。希望通過個人的努力解決問題。其次,經濟的獨立讓她們擺脫了婚姻的束縛,她們要自由地追求她們的理想愛情。由于經濟上不用再依附她們的丈夫,當“自由女性”發現她們跟丈夫之間已經不存在她們想要的真正的愛情時,她們不在委曲求全,依然決然地離開她們的丈夫,選擇獨自過著自由的生活,同時執著地按自己的心愿追求著愛情。最后,為了獲得自由的思想,她們還投身到政治活動中去。懷著對自由思想無限熱愛和憧憬,安娜開始關注政治,開始為全人類的未來著想,憧憬和男性一起為人類的發展而努力奮斗。
為了告訴世人自己是“自由女性”,安娜和莫莉展開了第一次自我救贖。她們試圖拒絕扮演西方文化指派的傳統婦女的角色。她們想擺脫塑造她們的各種社會習俗。她們自視清高,以模仿男性,壓倒男性來解放自身獲得自由。第一次自我救贖是自由女性們自我思想意識的覺醒和行為上的模仿。
三、追求自由的困境
“自由女性”在經濟上獨立,在思想上上進,在政治上孜孜
求索,情感上不肯盲從,這些都使得他么與傳統女性非常不同。似乎標志著她們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自我救贖,然而自由女性們生活依舊不是完美。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她們繼續遭遇了困難重重和傷痕累累。首先,經濟方面,雖然安娜和莫莉是獨立的,但是遠沒有想象中那么輕松,她們沒能完全按初衷靠自己解決一切問題。在《金色筆記》中,安娜和莫莉都不必為物質利益而曲從與男人。她們有自己喜歡的工作和獨立的經濟收入。生活過得安逸自在。有了自己的經濟來源,她們可以再沒有丈夫的經濟支持的情況下獨立撫養著自己的子女。她們試著以自己的方式來撫養孩子并向孩子灌輸自己的思想意識。然而,經濟獨立并沒有賦予“自由女性”享受跟男性同樣的自由的權力。作為知名女作家,安娜患上了寫作障礙癥,再也寫不出任何有意義的東西。莫莉也經常對她作為小演員的角色感到失望。她們努力想成為稱職的母親,但是事實是兩個“自由女性”都無法真正理解她們的子女。莫莉的兒子湯米自殺未遂卻因此而雙目失明,而安娜的女兒簡妮特去了傳統寄宿學校。“自由女性”的努力都被她們的子女予以否認,這讓安娜和莫莉倍感失望沮喪。接著,她們的情感生活也沒有預想的那么順利。與那些對傳統婚姻有太多依賴性的女性不同的是,安娜和莫莉一發現和她們丈夫之間不存在愛情時就毅然離開他們。她們渴望追求那種靈肉結合的愛情。她們看來,兩個人的互相理解和共同的興趣愛好是男女關系最重要的因素。但是由于男人和女人對感情的完全不同的理解,與情人的關系讓“自由女性”倍感失望。雖然她們可以擺脫無趣的婚姻,但在情感上她們依舊無法離開男人的保護。她們可以擺脫傳統的習俗,但是情感上她們無法擺脫女性對男性特有的依賴。為了取悅她們的情人,她們寧愿犧牲自己的事業扮演傳統的“家中天使”的角色。可是終究事與愿違,她們的努力依然無法挽留住她們的情人和她們追求的完美愛情。最后,讓“自由女性”一敗涂地的是她們的政治理想。盡管挫折不斷,她們依舊堅持不懈地追求她們的政治夢想。她們積極參加了一系列政治活動.比起那些對政治一無所知的傳統家庭婦女,這又是自由女性一大突破。但是,令她們絕望的是,對于政治的狂熱最終也沒有給她們帶來令人滿意的結局。她們理想的跟全人類進步密切相關的政治活動事實上偏離了共產主義理想。對理想的曲解使安娜和莫莉在政治事業上的努力全都付諸東流。追求自由的女性,光是靠思想意識覺醒和模仿男性行為依然不能實現自我。可貴的是,安娜和莫莉沒有放棄,她們在失敗中不斷摸索前進,繼續救贖自我。
四、第二次自我救贖
重大的社會壓力下,婦女要超越她們的身份獲得跟男性同樣
自由,必須承受很大的阻力。盡管經歷了失敗的生活,挫折的情感,和破滅的理想,她們并沒有被打敗而是繼續尋找她們的自由生活。在美國男性同伴索爾的幫助下,安娜戰勝了寫作障礙癥。在作品結束部分,她將四本不同顏色的筆記本合并為一本金色筆記本也象征著她的內心世界從破碎走向整合。作品末尾,我們得知安娜到心理咨詢機構給病人做一些心理咨詢。她自己走出了封閉的自我。莫莉結束了長期獨居的生活,將和一個猶太人結婚。“自由女性”們成功地走出了女性生存的困境。“自由女性”融入英國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接受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不完美,對個人生存來說,這是一個脫胎換骨的心路歷程,是新生活的開始。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救贖。
五、自我救贖的反思
安娜和莫莉的成功自我救贖不僅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更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主人公們雖然感覺自己微不足道,但是仍然堅持通過支離破碎的現實尋找完整的自我。雖然經歷痛苦掙扎,仍然憑借自己個人的努力使社會產生細微變化。她們不在自視清高,盲目追求形式上的自由。她們深刻地意識到實現自我的最大障礙不是男性,也不是無序的生存環境,而是女性自己。女性不應該以模仿男性,壓倒男性來解放自身獲得自由,而是應該在和男性相互尊重,理解,幫助,信任和支持的基礎上,共同尋找生存的意義。從而促進整個人類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顧濤.多麗絲·萊辛:女性的危機[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2] 翟世鏡.當代英國小說[M].上海: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1998.
[3] 康正國.女權主義與文學[M].中國社會出版社,1994.
[4] 李新。“自由女性”的困惑:《金色筆記》及其主人公形象論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