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了解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的現狀,從中提出,在高職院校中對學生培養終身體育意識應改善的地方,為職校體育課教學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終身體育意識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1-0000-01
前言: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出,大學體育課程的基本目標之一,是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并基本形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基本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能夠編制可行的個人鍛煉計劃,具有一定的體育文化欣賞能力”。
1.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
近幾年來我國大力推進職校教育發展,促使更多的初高中畢業生進入職校學習,而職校體育課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針對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有以下不足。
1.1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觀念落后,體育教學目標不明確
由于受傳統體育思想和觀念的影響,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總是片面以傳授體育知識、體育技能的課堂教學為中心,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主要任務。這種思想和觀念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和科學健身方法的指導,忽視了對學生體育意識、體育能力的培養,致使他們走向社會后難以形成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
1.2 體育教學模式單一
技術型教學模式是體育傳統教學模式,也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模式。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進行三基教育(即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高職院校也是如此。常以規定的套路為主,課堂結構始終是“開始—準備—基本—結束”,以“講解—示范—練習—糾錯”較為固定的程序進行。這種教學模式教師只注重教會學生套路,而忽略了學生創新能力和意識的培養。
1.3 高職院校體育教材陳舊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所使用的體育教材大部分還在沿用以前中專或普通高校的體育教材,沒有較為適宜的針對高職院校學生自身職業特點而編寫的教材。
1.4 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師資薄弱
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工作的性質和內容決定了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是衡量教師水平的重要標志。教師已掌握的專業知識逐漸趨于單一和老化,而且掌握的綜合性知識面過窄。
1.5場地器材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
近幾年隨著高職院校的擴招,學校一直存在著場地設施與招生規模的不協調,教學班級的增多和班級人數的擴大,場地設施的建設速度遠遠滯后于招生規模的發展,滿足不了學校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及運動訓練的需要。
2.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應進行的改革措施
2.1 增加學校場地器材設施建設
學校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學校行為有兩個途徑可直接影響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一是學校領導的重視,學校領導自己應對體育有足夠的重視,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使學生明確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使他們自覺地投身到體育鍛煉中去。再是學校體育設施設備也是影響著學生上好體育課的興趣。特別是剛入校的新生,跨入學校的大門,首先觀察和比較的是學校環境和教學設施,若學校環境優美,運動場標準,地面平坦清潔,就會給人一種心情舒暢的感覺。
2.2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
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直接決定了,他們是否將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因而興趣培養很關鍵。
2.2.1運用講解、示范、練習、游戲等多種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在講解中要講清各項技術動作的要領,肌肉的用力特點以及彼此間的關系和經常運動會引起身體各部位變化的情況等,使學生既要學會運用技術,又要懂得運動給身體帶來的健康狀況,培養學生向未知領域不斷探索的興趣。
2.2.2正面宣傳,提高認識,培養學習動機
體育教學中,應強調體育在學校教學中的重要位置,使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能促進人的身體、心理和智力等全面發展的作用,使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不只是個人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把個人與社會的需要聯系起來,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統一起來,從而激發起學生鍛煉身體的良好動機,使學生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積極性,進而使他們對體育形成永久的興趣。
2.2.3注重情感引導
教育心理學認為:良好的課堂氛圍有一種催人奮進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體育教師要掌握這個特點,適時地加以情感引導,這樣做必然會增加學生對體育教師的親合力,從而激發對體育課的興趣。
2.2.4根據體育教師的專業,開辟第二課堂
體育包括田徑、體操、球類、游泳和武術等多種項目,在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的同時,也要組織開展特長訓練。體育教師應該組織業余特長培訓班,不斷鞏固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并組織開展校內外各種比賽活動,通過競賽不斷提高體育成績,使每個學生在普遍掌握各項運動技術的基礎上能有一項特長。
3.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目前,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很難配備足夠的進行公共體育教學的專職體育教師,因此,應根據各校實際廣開渠道,以多種途徑和方式解決學院體育師資短缺的問題。如加強新教師的上崗培訓工作;對年輕教師通過脫產進修、在崗培訓等多渠道、多方位的提高學歷及教學水平;在晉升、評聘工作中應把科研與教學實際情況聯系起來;定期舉行研討班、講座,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聘請知名體育教育專家作為客座教授等。這樣既加強了師資隊伍建設,帶動高職院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又培養了新型的體育教師隊伍,提高體育教師整體的學識水平。
高職院校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主要形式是體育課教學,合理的解決場地、師資及教學方法才能有效的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 高霞,淺談高職學生體育課興趣的培養[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05,3:86-87
[2] 包紅曙,淺談高校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高校之窗,2007,4
[3] 張先東,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科學之友,2007,6
[4] 鞏鳳,淺論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教育[J].隴東學院學報,200,4:123-124
[5] 陳依凡,技校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J].教師論壇,1999,10
[6] 岳彬,淺論大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6
[7] 和執軍,高職高專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探析[J].科教探索,2008,7
[8] 陳偉,淺談師生關系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專題與學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