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昂(1990-),男,湖北武漢人,本科在讀,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研究方向:工業設計。
摘 要:如今的藝術形式已由從基本的審美,形式的闡述美發展到了更多的藝術更是尋找的事一種觀念,一種內心深處的情感,前者改變了藝術的展現方式而使人們能更加便捷的體會到藝術給生活帶來的不同,這是藝術在群眾面前問世的初始狀態;而后者將這門新的藝術發展到更加全面的狀態,不拘于形式,定位出更加多元化的觀念來闡述這門藝術。使其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擁有更寬廣的空間備受人們的矚目。藝術的創作不可拘泥于形式,更不能約束觀念。好比實驗與創新一樣,應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將生活中得客觀體驗變成豐富的主觀情感的藝術,而主觀的豐富情感也能感化客觀的真實體驗,游刃與觀念與形式之間。
關鍵詞:思想觀念;藝術形式;裝置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1-0000-01
人類文明發展的漫長歲月中,藝術外在形式和藝術內在觀念總是相互影響,如影隨形的,其中不同時代的人們對待藝術的評價、外在審美的變化與需求則主導著藝術在該時代中得表現,藝術形式是藝術家的獨特創造,是對客觀生活中得感受與體驗的提煉而孕育的一些個性化的語言,決不可能憑空臆造。這種相互之間的影響、制約使得藝術的發展始終積極并且從未停滯。形式構成的藝術所體現的魅力在于個性鮮明,簡潔明了而更容易被人們所體會,卻又不是一覽無余,它既營造物象,表達視覺感受,又反映主觀意念訴諸精神和思想。藝術形式和藝術觀念的發展在藝術史上具有同樣的意義,并且藝術觀念往往起著先導作用。使其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擁有更寬廣的空間備受人們的矚目。
藝術的創作不可拘泥于形式,更不能約束觀念。VassilyKandinsky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抽象畫靈魂人物,人們稱呼他為抽象畫之父,其舉辦的巴黎回顧展則無疑使對其繪畫藝術的一場行云流水般的全面回望。他得巴伐利亞時代、一戰后的大面積畫幅時代、他的巴黎時代,這是一場何等的視覺盛宴。所有的圈、點、線、面,如此的色彩斑斕,富有色彩沖擊力。參觀者將會完全沉浸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抽象世界中。這也成為了VassilyKandinsky繪畫創作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外在世界的束縛中完全擺脫出來,用純粹的抽象來回應內在的世界需求。這種形式與觀念之間的和諧拼接,正是體現在了藝術發展轉型中這樣一個重要的時代。
隨著人們藝術觀念和審美觀念的轉變,當今藝術創造者一方面不再滿足于對傳統語言技法的研究,更多的是把目光盯住在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動態。如今整形可謂也稱得上是一門藝術了,而這門藝術在表現形式則是自身,情感的觀念則是來源于思想。大家總是在追求差異性的美,可有趣的一點是,在整形界從來都是有著一個很奇妙的特點,歐洲人總是追求著亞洲人的特征,而亞洲人則是希望擁有歐洲人的特征。這種認識觀念想法上的差異是為什么呢?是源自于哪呢?這又要追述到藝術的形式與掛念上了,來自觀念的形式,無疑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它不同于源于自然的有機形式,更多來來源于主觀的情感需求,可能是為了讓自己在人群中顯得更加特別,可能是看久了身旁各種形式的美,則認為另一種形式的美才是真正的美。當然這種觀念之上也脫離不了形式的約束,相信不會有人認為真正丑陋的事物是美的,即使對美的審視再悠久,也不會違背。這種形式上的審美則是來自于生物本能,即是宇宙萬物能量的一種互相影響、相互制約。在這兒,形式的意義已不再是所謂的形式美法則——多樣統一,及對稱、平衡、比例、尺度、節奏、韻律、疏密、虛實等,可以認為任何一種視覺樣式與表現風格都已成為某種形式,或具備了某種形式感。它們包括寫實樣式中的解剖、透視、光影、色彩、構圖等,技法理論及指導下的表現形式;包括現代主義樣式中的點、線、面、體、色等抽象構成表現形式,及許多偶發與自動的、無意識的肌理效果;包括后現代主義樣式中的“反形式”、“游戲”、“過程、行為、即興表演”、“無中心”、“句法”、“不確定性”等;也包括了裝置、行為、影像、大地藝術、極簡藝術、新表現主義、觀念藝術等樣式。黃金分割讓事物看起來更加美好,一個長得如豺狼、禿鷲、老鼠般形式的臉相信沒有人會喜歡,這就是在形式之中。
藝術史的演變往往也與一個時代的興衰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國古代唐宋時期,可謂是中國古代藝術的巔峰時期,也是當時世界文化的機制。空前盛世,當年的唐代世界閃耀。唐代的詩、宋代的詞,即是到了如今仍然是不可復制的藝術文化寶藏。在藝術上創造了一系列前人無法創造、后人無法企及的極境。這種藝術造詣上的登峰造極,全然來自于形式的多元化、觀念的多樣化中,也是從富有多方位文化的時代中所締造、提煉出來的豐富結果。來自于世界各國的進貢使人們的視野更加的開闊,能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產物,寬廣的眼界決定著形式的多元化,而富饒安定的社會則給人們以更多的時間、空間去消化這些文化,使之沉淀,量變引起質變,猶如多元化的形式引起了多樣化的觀念的橫生繁衍。新的觀念的問世同時也刺激著更多種多樣形式化的藝術產品問世,然后使唐宋時期的文化造詣達到空前的頂峰,藝術的發展在這個時代被推至一個高度被歷史記載。
好比實驗與創新一樣,應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這樣才會有更高的科技發明。將生活中得客觀體驗變成豐富的主觀情感的藝術,而主觀的豐富情感也能感化客觀的真實體驗,游刃與觀念與形式之間,這樣才會孕育更加豐富多彩、形神兼備的藝術。
參考文獻
[1] 《藝術論》作者:托爾斯泰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時間:19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