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紅云(1988-),湖北省荊州市,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主要從事彝語語法研究。
摘 要:附加式(詞根+詞綴)是彝緬語的一種重要構詞方式。彝緬語在長期的發展和使用過程中,形成了豐富多樣的詞綴,其中以名詞詞根加詞綴構成的詞尤為突出。本文試從共時的角度,比較分析詞綴構詞的形式特點、表示的語法意義及來源,以求挖掘彝緬語名詞構詞詞綴的異同。
關鍵詞:彝緬語;詞綴;比較
中圖分類號:H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1-0000-01
彝緬語包括彝語支和緬語支,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緬語包括彝語、哈尼語、納西語、傈僳語、拉祜語、基諾語、怒語、緬語、載瓦語、阿昌語等十一種語言。從總體上來看,詞綴語素數量少,形式單一,但構詞能力強,附加詞綴構詞比較活躍,在彝緬語派生構詞上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本文試圖圍繞詞綴的形式特點、附加意義等方面來比較研究彝緬語構詞詞綴的異同之處。
詞綴是一些意義虛化、位置固定的,僅表示某種附加意義起構詞作用的一種不自由語素,包括前綴、中綴、后綴。詞綴在構詞法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詞根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詞綴是構成派生詞的重要手段,從而產生更多新詞,適應人們交際的需要。一般的說,前綴和后綴都表示一定的附加意義。后綴所表示的附加意義比較具體、實在,而前綴的附加意義則比較一般、抽象——往往只反映一定的義類或意義范疇。彝緬支語言的名詞有起構詞作用的詞綴,分前綴、后綴兩種,表示不同的語法意義,可表示親屬稱謂、性別、數量等。
一、前綴a(部分用i、、)。
構成表示親屬稱謂、動植物、用具、器官、方位等名稱的名詞。例如:
構成表親屬稱謂的名詞前綴a。其來源一般認為是由古代傳承下來的前綴,漢文古籍中如“阿瞞(人名)”、“阿谷”(古楚國地名)、“阿公”(古代對父親的稱呼)、“阿姊”等。傈僳語中有的名詞由前綴e55加詞根構成,是由第三人稱單數代詞e55“他”發展來的,詞義已經虛化。緬語支不同于彝語支的是,表示動物的名稱極少帶a前綴。彝語支帶a前綴的名詞,詞綴和詞根結合很緊,詞根離開了前綴沒有獨立的意義,也不能獨立運用。在組成復合詞時,前綴a常常能脫落。如哈尼語:a31xa33 ( 雞 )、xa33ma33 ( 母雞 )、xa33za31 (小雞)。
有少數詞,是由前綴a加動詞或形容詞詞根構成的名詞。這種a,在構詞中起改變詞性的作用,我們稱之為構詞詞綴。例如:哈尼:a5533秋千(a + 詞根“拉”),拉祜:31xo53 蓋子(a + 詞根“蓋”)。
二、表示人和動物陰性、陽性的詞綴,主要是后綴。
這些后綴都是由實詞虛化而來,還未完全虛化為后綴,嚴格說來應該是“半后綴”。表示陰性的詞綴由“母”一詞意義虛化而來,表示陽性的詞綴由“父”一詞意義虛化而來。彝緬語表示陰性和陽性的詞綴如下表所示:
彝緬語表示陰性陽性的詞綴表
三、表示“小”的后綴
彝緬語名詞中表親屬稱謂的前綴多屬音節式的,在語音上有協調作用,表示親昵、尊敬之意。另外,名詞的表性別后綴、表多數后綴、指小后綴等,具有實詞虛化的特征。
參考文獻:
[1] 陳士林、邊仕明、李秀清 .彝語簡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2] 劉勁榮、蓋興之.彝緬語言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3] 張雨江.拉祜語名詞詞綴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