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迅速變臉的概念車
近日,日本汽車巨頭豐田推出了一款可以立即改變外觀的汽車,名為“Fun—Vii”(Vli為汽車交互式互聯網的英文首字母縮寫)。用戶只需按一下按鈕,Fun—Vli便會改變外觀。Fun—Vli是一款概念車,車身外殼采用觸摸屏,不僅允許駕駛者改變顯示的圖案,更有趣的是,它的車門還會閃爍一條問候語,向主人表達問候。
美國近日研發出世界上重量最輕的固態材料,它可以放在蒲公英上面,并且不會壓壞它的絨毛。這種新材料由微小的中空金屬管構成,金屬管的直徑只有人類頭發的千分之一。它們組成十字形對角線圖案,中間留出一個小空間。這種材料的重量只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百分之一,擁有極高的能量吸收能力。預計這種新材料可在將來用于制造隔熱裝置、電池電極以及一系列吸收聲音、振動或者沖擊波的產品。
美工程師擬造最大閃電機
美國的一群工程師正在擬定計劃,將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泰斯拉線圈,這個巨型泰斯拉線圈名為“閃電制造廠”,約有10層樓高,能夠產生約76.2米的電弧。與人造輸電裝置相比,閃電的輸電效率極高,所消耗的能量卻大約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關于閃電活動的相關問題一直是科學家們困惑的難題,或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可以通過這臺機器了解閃電傳、輸電流的效率,從而揭開閃電的秘密。
形似天空飛蟲的新型飛艇
近期一種名為“百眼巨人1號”(Argus one)的無人飛艇即將在美國展開測試。“百眼巨人1號”的設計很像是一條分節的天空飛蟲,它采用相互連接的幾個模塊組裝而成,可以快速地在空中改變飛行路徑。它可以裝載大約13.6公斤的偵查和照相設備,這種靈活設計的身體結構使得飛艇可以適應最遙遠偏僻,最多山的崎嶇環境。
“黑客帝國”將成
近日,科學家宣稱,未來人類可以像科幻電影《黑客帝國》中的故事情節一樣讓大腦下載一些“知識技能”。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如何使功能性磁共振儀通過大腦視覺皮層將學術資料下載至某人大腦中,這種發送的磁共振信息可以改變接收者的大腦活躍模式,該過程被稱為“解碼神經反饋”。在“解碼神經反饋”傳輸過程中,接收者只要處于大腦活躍度中,經磁共振傳輸便能改變大腦目標模式,這些輸入的信息模式可能來自足球運動員或者是象棋大師。
最小的“軟件工程師”
大多數12歲男孩都處在玩電腦或手機游戲的年齡,然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托馬斯·蘇亞雷茲已經是個能開發游戲程序的“軟件工程師”了。托馬斯編寫的第一個“蘋果”游戲程序名叫“地球運氣”,它是一個虛擬的占卜工具;第二個游戲程序則是個捉弄加拿大少年流行天王賈斯汀·比伯的“打鼴鼠”游戲。之后,他還創辦了自己的軟件開發公司——“胡蘿卜公司”。怎么樣,夠厲害吧?
蛇形機器人將勘探金字塔密室
1872年,科學家首次在有著大概4500年歷史的胡夫大金字塔深處發現4個狹窄的井筒,但一直無法破解它們的用途。這些井筒的寬度只有8英寸(約合20厘米),人類探險家無法進行勘察。很多專家認為這些井筒充當了法老王靈魂的“出口”。如今,英國某機器人公司制造的微型蛇形機器人——Djedi可肩負這一使命。它裝有可彎曲的攝像機,用于勘察狹小的空間。Djedi將協助研究人員仔細考察和記錄井筒,獲取足夠信息,幫助考古學家確定它們的用途。
發現最類似地球的系列猩猩
科學家們近日研究發現了一顆迄今在環境條件上和地球最為類似的行星,不禁讓人們對于那里是否存在生命充滿期待。這顆系外行星位于天枰座,距離地球約198萬億公里(約合20光年),名為Gliese 581g。其不同尋常之處在于它圍繞其中央母恒星的運行距離不近也不遠,恰好位于所謂的“宜居帶”當中。“宜居帶”是指距離某一恒星的距離恰好允許其表面溫度處在讓水能以液態形式存在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