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子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民間游戲,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有了,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甚至還出了位愛踢毽子的高僧呢!話說北魏年間,天竺(zhú,今印度)和尚跋陀來中原傳道,在街上遇到了一個十多歲的神童,一連能反踢500個毽子,非常驚訝,就收他為徒了,日后這個孩子就成了著名的慧光大師。

到了清末,北京有個叫“毽兒譚”的藝人,組織了“翔翎藝術社”,還編寫了中國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毽譜”—《翔翎指南》。
知識小鏈接:
北方毽子VS南方毽子

大家好,我是北方毽子。別看我的羽毛很少,但毽托的分量卻很重,上下掉落的速度非常快。所以你要是敢來踢我,就得動作干脆有力,身手敏捷迅速。

嗨,我是南方毽子。瞧瞧,我的羽毛又長又大,可美啦!因為我的毽托比較輕,所以上下飛舞的速度也慢,技巧特別好掌握。你試著踢踢,動作多舒緩,多瀟灑啊!
“飛天神毽”的花式踢法
經過祖祖輩輩的傳承,還有那些出色的毽子能手們的摸索,各種各樣的踢法豐富多彩,高難翻新的動作層出不窮,不同風格爭奇斗勝,這就來說幾個有趣的花式踢法。
繃鞋:用腳背踢,腿腳都要繃直了。
咚咚:用彎曲的膝蓋踢,聲音“咚咚”響。
雙飛燕:雙腳同時躍起,用腳背踢,好似燕兒飛。
剪子:一腿彎曲作邁步狀,同時另一腳從后面用腳內側踢。
筷子:一腿彎曲靠在另一條腿的側面,躍起,用支撐腳的內側來踢。
兒歌伴踢:唱一句,踢一下,做一個動作。讓踢起的毽子依次落在:一、伸直的手心里;二、放平的手背上;三、五指窩成的“酒盅”里;四、中指和食指上;五、握緊的拳頭上;六、撮起的手掌中;七、手指有屈有伸的“蘭花瓣”上;八、抓取的手心中;九、仰著的臉頰上;十、跳起的腳上。
知識小鏈接:
踢毽子時的兒歌
一鍋底,二鍋蓋,三酒盅,四牙筷,五釘錘;
六燒賣,七蘭花,八把抓,九上臉,十打花。
各式花毽新玩法
手毽:苗族的毽子不是用腳踢的,而是用手打的。因為他們常在水田里播種莊稼,農閑時就根據扔接稻秧的動作發明了這種游戲。手毽的毽子是用布襟把五彩雞毛裹成一團捆緊而制成的。手毽運動俗稱“打雞”,規則就是兩人互相用手對打雞毛球,不準落地。
毽球運動:這是時下很熱門的一種體育項目,集羽毛球的場地、排球的規則、足球的技術為一體,三對三隔網相爭,比賽的場面激烈,精彩紛呈。
毽子的玩法多種多樣,最特別的要數創吉尼斯記錄那一次了。2012年1月1日,在廣州市荔灣區陳家祠廣場舉行了元旦體育迎新花會,共有2012人同時參與踢毽子,創下了最多人同時踢毽子的世界紀錄。

怎么樣?看了這么多有意思的毽子游戲,同學們,你們的心里是不是癢癢的,那就趕緊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