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蘋果主產區雖然具有海拔高、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生產優質蘋果的優越自然生態條件,但與國外相比,大多數果園肥水條件較差;盡管我國蘋果園化肥施用量是國外的2~5倍,但由于干旱缺水,肥水利用率較低,蘋果單產水平僅相當于先進蘋果生產國家的1/3~1/2,而且果品質量也存在很大差距。推廣蘋果園肥水高效利用技術,可以高效利用有限的降雨,提高肥水利用率,在保證產量和質量的前提下減少化肥施用量,實現蘋果生產的提質增效。以下介紹幾種蘋果園肥水高效利用技術。
1. “肥、水、膜”一體化技術
施肥、澆水后用地膜覆蓋施肥、澆水區域,這種“肥、水、膜”相結合的肥水一體化技術,可形成肥、水、濕、熱等因素的同步,有利于養分的轉化、吸收和利用,可有效解決干旱地區缺水條件下肥料利用率低的突出問題。果樹根際土壤局部肥水富集技術,可以改善果樹根際微域環境,有效供給果樹養分、水分。對干旱地區果園,春季施肥后應補充水分,可在施肥溝內每株澆水50~150千克,或灌沼液、施沼渣25~50千克,然后將施肥、澆水區域用地膜覆蓋;也可以在秋季施基肥后立即把施肥區域用地膜覆蓋,這樣能夠將秋季較好的墑情保持到來年春季。
2. 施肥槍“肥水一體化”技術
把液體肥料或者水溶性粉劑肥料(也可以把尿素、磷酸二銨、復合肥、果樹專用肥、顆粒肥、碳酸氫銨等)用水溶化成水肥溶液,放在噴藥的藥桶內,把噴藥的膠管和施肥槍連接,像打藥一樣用藥泵把水肥液通過施肥槍噴出。施肥槍的槍尖有3~5個較粗的噴水孔,把槍尖插入地下20~30厘米(深度可調整)深,每插一處可向四周1米2放射水肥液,30秒鐘可噴出水肥液10~20千克。由于施肥深度在20~30厘米,肥料不揮發、不流失,而且分布均勻,起到既施肥又澆水的作用,肥料利用率可達95%以上。施肥槍具有省肥、省力、省時、減少刨坑對作物毛細根系造成的損傷、施肥配方易于調整等優點。
3. 起壟覆膜集雨保墑技術
根據樹冠大小選用寬1.2~1.5米、厚0.012~0.015毫米的黑色地膜,結果樹用雙幅地膜,分別在樹冠的兩側劃起壟線,起壟寬度比地膜寬度少10~15厘米,以便開溝壓實地膜。沿樹行間方向起壟,壟面以樹干為中線,中間高,兩邊低,壟面高度差以10厘米為宜。起壟后在壟面上覆蓋地膜,壟面兩側距離地膜3厘米處沿行向開挖集雨溝,在集雨溝內覆蓋麥草或玉米秸稈。生長期施追肥時,可在集雨溝內行施或穴施。在年有效降雨量430~560毫米的甘肅、陜西、山西等黃土高原蘋果產區應用該技術,可以很好地集雨保墑、提高地溫并抑制雜草滋生。該技術也可以在梨、桃、葡萄等旱地果園水分管理中應用。
(作者聯系地址:陜西省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 郵編:7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