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模仿動作 許多沒有防御器官的昆蟲,常模仿生有毒刺和臭腺昆蟲的動作,借以減少天敵襲擊。胡蜂被人捕到時,抖動腹膜,舉起刺針蜇人,而虎天牛被人捉住后,腹部雖無刺人的毒針,也將腹部抖動,形似蜇人,讓不明真相者松開手指,使其逃跑。
四是施放“瓦斯” 放屁蟲遇敵時從肛門排出一股帶有硫磺味的氣體,用來攻擊對方和借著煙幕逃跑。鳳蝶科的幼蟲在遇到驚擾時,藏在前胸中央的Y形臭角便突然伸出,并散發出惡臭味,借以保護自己。蝽象受到攻擊時,便自腹面兩側射出發臭的揮發性液體,借以自衛。
五是斷足自救 有的昆蟲遇到危險時,犧牲身體的一部分保存生命。大蚊幼期生活在池塘、稻田邊的泥土里。所以成蟲常在水邊飛來飛去,進行交配產卵活動,易被青蛙、蜻蜓及魚類蠶食。大蚊的足極長,每節之間的相連處很脆弱,當受到襲擊時,常先舉足,如被咬住,便脫足飛走。
六是裝死逃生 許多昆蟲的成蟲或幼蟲受到驚嚇時,便從寄主上掉下來,成六足卷縮,幼體卷縮成環,躺在地上裝死,等到沒有動靜時,再爬回寄主,這種現象叫做假死性。水稻田里的稻象甲和象鼻蟲,受到驚擾時立即收起六足裝死不動。
(萬惠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