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調查結果表明,近年來我國蘋果樹腐爛病又進入了新一輪高發期,對于這一具有毀滅性的疫情災害,做好預防并積極治療刻不容緩。
1. 發病條件 樹體營養不良、樹勢衰弱、抗病力下降等都會引起發病。如疏花疏果不到位造成大小年現象嚴重;葉部病蟲害嚴重;病毒侵染;園內、樹冠內通風透光條件差;肥水供應不足造成的缺水缺肥、偏施氮肥;凍害、雹災、日灼等均可加重腐爛病的發生。
2. 防治技術
①建園選址。園址選擇首先要求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背風向陽,通風透光好,其次園地周圍500米范圍內最好不要生長有松、柏樹。
②苗木選擇。要選經過嚴格檢疫的良種壯苗,這樣的苗子不帶病菌和蟲害,質量好、抵抗力強。
③土肥水管理。加強栽培管理,從建園到掛果都要遵循配方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農家肥,配合根部追肥、葉面噴肥;科學管理,疏花疏果,使果樹合理負載,控制大小年;保持樹勢健壯。
④樹干涂白。春季、秋季一定要在樹體主干處全面涂白。涂白劑用水、生石灰、硫磺粉、黑面粉、食鹽配制而成,能有效殺死蟲卵和病菌孢子,還可預防凍害。
⑤清園并深翻。落葉后全面清除枯枝雜葉,尤其是感病果園的枯枝雜葉要集中燒毀;全園深翻并施足有機肥。
⑥噴藥。防治藥劑主要有甲基硫菌靈(新果康寶)、菌毒清、嘧啶核苷類抗生素等。春季蘋果樹發芽前(3月份)和秋季落葉后(11月份),全園噴布3%甲基硫菌靈1~3次,一般選陰天或者無風天的上午噴藥。
⑦全園普查。該病在蘋果樹生長期均可侵染,由弱寄生性真菌侵染引起,主要靠雨水飛濺傳播。侵入期為6月中旬至7月下旬,潛伏期7~55天(7月下旬至10月中旬),當樹體抵抗力下降時開始發病,3~4月、10~11月為發病高峰期。因此,在做好預防的基礎上,生長季節要經常檢查,隨時發現隨時治療。尤其是樹勢弱、樹齡大的老果園,落葉后應全園進行普查,查出病枝、病株。對無價值的病枝、病株堅決剪掉或者挖除,病情不嚴重的植株要在來年春季及時刮治。
⑧冬剪。由于該病的侵入途徑為傷口、剪鋸口、死亡組織,所以冬剪時要盡可能減少創傷。但對無價值的病枝一律要清除,剪、鋸口一定要平滑,而且要給剪、鋸口上全面涂抹甲基硫菌靈等藥劑。剪過病枝的剪刀、鋸口必須注意消毒,防止感染。需要拉枝培養樹形時,不能用樹枝撐,而要用鐵絲拉,把鐵絲的一頭固定在地下,另一頭固定在所拉枝條上,鐵絲與樹枝間用硬紙片隔住,以免鐵絲勒爛樹枝造成創傷。
⑨刮治病斑。查出感病植株要及時刮治,刮除病斑時最好在其下方鋪上塑料布,以便收集所刮物。病斑用刀子刮除掉后集中燒毀,再沿病斑邊緣切深1~1.5厘米,注意切口要平滑,然后在傷口上涂抹甲基硫菌靈等藥劑,效果非常好。當病斑在主干部位且面積較大時,除積極治療外,還要對其進行橋接,即把在根部發出的枝條培養足夠長,使其能夠跨過病斑,然后把枝條上端植入樹體成活,幫助樹體輸送營養和水分。
(作者聯系地址:甘肅省涇川縣林業局 郵編:7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