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前,凱文·杜蘭特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幫助美國男籃收復世錦賽失地,這次倫敦之旅是他的奧運處子秀,雖然身邊多了科比及詹姆斯這樣的前輩,但杜蘭特繼續在國際賽場上打出完美表現,幫助美國人再度處于籃球世界食物鏈的最頂端。
紀錄之夜
“夢十”能夠順利獲得倫敦奧運會男籃金牌,凱文·杜蘭特功不可沒,這位過去NBA連續三屆得分王在全部八場比賽里突外投總共砍下156分,這一數據創造了美國男籃奧運歷史單屆總得分最高紀錄,此前的紀錄保持者為斯賓塞-海伍德,1968年奧運會他一共得到145分。杜蘭特的總得分還超過了馬努·吉諾比利(155分)和馬克·加索爾(153分),位居本屆奧運會比賽所有球員第一位。
這次奧運會上杜蘭特一共投中了34個三分球,這一數據創造了美國男籃隊史最高紀錄,他甚至超過此前的紀錄保持者雷吉·米勒以及科比-布萊恩特的兩倍,兩人分別在1996年和2008年投中過17個。由于國際賽場上三分線比NBA的距離要近,杜蘭特的準星也高的離譜,他的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52%,這比他在NBA賽場上的數據高了很多。這里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杜蘭特經常在比賽中投出超遠距離三分,并且總能命中,而大多數球員都不會考慮在那種位置出手投籃(進攻時間充足的話)。杜蘭特對此的回應是:“我其實沒怎么注意三分線在哪,我接到球就會投籃。”
在決賽同西班牙一役上,杜蘭特砍下了30分,追平了阿德里安·丹特利在1976年創造的美國隊奧運會決賽單場得分紀錄。另外,他也成為美國奧運會歷史上第五個能單場砍下30+得分的球員,其他四人分別是丹特利(30分,1976年)、巴克利(30分,1992年)、馬布里(31分,2004年)和安東尼(37分,2012年)。
事實上,決賽一役除了美國和西班牙的激烈較量,杜蘭特也仿佛穿越時空,和前輩們進行一次隔空對決。
在比賽第三節剛剛進行不到兩分鐘時,詹姆斯突破受阻,球分到外線,杜蘭特一步過掉防守者費爾南德斯,直接跨到罰球線,他驚人地選擇了迎著加索爾劈扣。在此之前,只需要再得3分,他便可以超越海伍德,成為美國奧運會單屆得分冠軍。不過因為杜蘭特沒能將球扣中,這次他只能用兩次罰球追平原紀錄。似乎每一次超越紀錄的演出都需要時間來鋪墊,杜蘭特此后沒有上演進攻表演,科比接管了外線進攻。
杜蘭特積蓄著力量,到第三節還剩四分鐘時,他的中投命中終于讓他超越了海伍德。沒有人會停下來為他慶賀,因為美國此時僅僅以75比72領先3分,比賽還在緊張激烈地進行。在第三節還剩2分52秒時,杜蘭特又投中一記三分球,他繼續追趕著下一個紀錄——距離丹特利在1976年奧運會創造的場均19.3分的美國隊得分紀錄,他只差5分。
已經得到24分的杜蘭特繼續努力著,“K教練”也沒有讓他下場休息——整場比賽,杜蘭特一共上場打了38分鐘,幾乎打滿全場。當第四節還剩6分19秒,杜蘭特精準的三分球為他順利打破了這個紀錄。比賽最后階段,杜蘭特極大地牽制著西班牙的防守,而且他還是美國隊中的第一高度,他守住了球隊的后場籃板,靜靜地等待著勝利的來臨。絕大多數的人都注意他的得分表現,其實他全場搶到9個籃板也是美國隊內最高(和樂福并列)。
眼看大局已定,杜蘭特被換下,他和替補上場的雷霆隊友威斯布魯克和哈登一一擊掌,隨后興奮地在場邊跳著。汗水浸濕了他的衣衫,笑容寫在他的臉上。
如果不出意外,兩年后的西班牙男籃世錦賽以及四年后的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杜蘭特仍然會繼續向世人奉獻精彩絕倫的表演。
寶貴經歷
四年前,凱文·杜蘭特落選了北京奧運會美國男籃的終極名單,這看上去并沒有什么陰謀詭計,因為那個時候,杜蘭特剛剛打完他在NBA的處子賽季,他擁有成為一個超級巨星的潛質,但還遠不是那樣子的球員。不過,這個結果仍然對杜蘭特是個嚴重的打擊。“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被球隊裁員,感覺就像是世界末日到了。”杜蘭特說。
屬于他在國家隊時刻始于2010年的伊斯坦布爾,他帶領美國“B隊”拿到世錦賽金牌。這是美國媒體送給那支球隊的稱號,因為以超豪華陣容奪得北京奧運會金牌的“夢八”成員一個都沒去土耳其,球隊中匯集六個后衛,而惟一的中鋒泰森·錢德勒基本上沒有進攻能力。為什么一支看起來陣容存在硬傷,沒有內線進攻,缺少絕對巨星的球隊,能夠完成如此具有統治力的表演呢?答案就是杜蘭特在比賽中奉獻出近乎無解的進攻表演。
這個夏天的奧運會和2010年世錦賽有些不同,杜蘭特并不是美國隊的惟一得分手。甚至在外人看來,杜蘭特需要等到2016年才能達到資歷更高的詹姆斯,科比和安東尼的水準。但事實是,現在就是屬于杜蘭特的時代,無論他自己有沒有意識到——杜蘭特在這支星光璀璨的夢之隊里已經成為了領袖級別的人物,而且他深得球隊上下的信任。當他并沒有刻意去追求得分,甚至有些“收著”打時,科比和詹姆斯等人走到他身邊,隊友們勸他應該“自私”一點。“我們需要這個家伙,需要這個得分王。我們有能做其他一切的人,但缺少一個像他這樣的。”詹姆斯說。
投籃,得分,再投籃,再得分,這是美國隊需要杜蘭特做的。就好像半決賽,中場休息時美國隊只領先阿根廷6分,但杜蘭特橫空出世,他在三分線外予取予求,第三節一節時間,他投中四個三分,而這一節,阿根廷輸了10分。到了決賽,杜蘭特在第一節就砍下12分,當西班牙人在第三節瘋狂反撲,將分差縮小乃至追平,又是杜蘭特,連續兩記三分,讓美國隊不至于在第四節伊始陷入比分落后的窘境。他的神奇仍在繼續,第四節還剩6分23秒,西班牙再一次將比分追到86比90,杜蘭特在三分線外張手球進,對手的反擊火焰頓時滅了大半。
值得注意的是,杜蘭特一直在改變他的得分模式,四分之一決賽打澳大利亞,半決賽打阿根廷,他沒有一次罰球,因為他當時能輕松地獲得三分線外出手的機會。而面對西班牙,對手總是攔在他的面前,于是杜蘭特很多時候都選擇突破到籃下得分。決賽一戰他制造了10次罰球,進了9個。他的突破讓西班牙人有些措手不及,小加索爾上半場就被杜蘭特制造了兩次犯規,最終累計四次犯規不得不離場休息,直到第四節最后時刻上場,已然無力回天。
如果說在小組賽階段安東尼的飚分秀給人印象更深,到了淘汰賽階段后,杜蘭特徹底成為美國隊的進攻核心。球隊的進攻主要圍繞他來進行,教練大多時間在為他布置戰術,將球交到杜蘭特手中,就像在雷霆隊里的角色一樣。“我要感謝給我傳球的隊友,他們總能找到我的位置。”杜蘭特說。
這次奧運會的經歷,尤其是決賽中與西班牙隊較勁到最后一刻的經歷,肯定會對杜蘭特的職業生涯大有裨益。從離開倫敦的那一刻起,他的下一個獵物就換成了奧布萊恩杯,這是他還未能染指過的榮譽。這個夏天,以湖人為首的勁旅都完成了瘋狂補強,更大的挑戰正等著杜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