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英寸、32英寸、42英寸、52英寸……客廳電視主流尺寸的逐步攀升,很大程度源于用戶對更大視野、更優代入感、更具沖擊力的視覺效果的追求。屏幕還能大點么?隨著720p、1080p高清片源的日益豐富,影音愛好者逐漸將目光放到投影儀上。家庭用戶玩投影儀成本幾何?操作是否繁瑣?下面,就請隨筆者一同體驗家庭投影——
便攜是關鍵 家用投影推薦
家庭投影主要以高清影片播放為主,300流明亮度、2500∶1對比度的主流規格足以滿足絕大多數家庭用戶所需,而大多數家庭用戶都是在臥室、書房使用投影設備,能夠提供投影使用的墻面通常為2.3m(高)×6.5m(寬),用戶沒有必要追求最大投影尺寸在100英寸及以上規格的產品。倒是由于長時間使用的需要,應以在節能方面表現優異的LED燈泡產品為首選,且盡量選擇小巧便攜的產品,能為家里節省不少空間,更便于在各房間移動。
筆者選擇的是優派PLED-W200,尺寸為130mm(寬)×32mm(高)×126mm(深),機身僅手掌般大小,且僅重420g,出色的便攜性和小巧機身讓人愛不釋手,唯一有些遺憾是未配備HDMI接口,只能通過VGA或AV接口與視頻輸出設備連接。
分辨率很關鍵 筆記本連接投影儀
絕大多數主流筆記本都配備了VGA接口,通過VGA線纜可直接同投影儀連接。完成硬件連接后分別開啟筆記本及投影儀,等待數秒讓投影儀自動識別信號輸出源,如無反應則通過“Fn+顯示切換功能鍵”,對雙屏顯示進行設置,每按一次后等待幾秒,直到投影與筆記本電腦屏幕畫面顯示一致。
完成硬件連接后,用戶還需對顯示分辨率進行設置,主流13英寸、14英寸筆記本屏幕分辨率均為1366×768,部分高端17英寸筆記本則擁有1920×1080最佳分辨率,不同的分辨率會直接影響投影到墻壁上的畫面尺寸。并不是分辨率越高越好,筆者用于欣賞投影的墻壁尺寸為1.8m(高)×6m(寬),將筆記本屏幕分辨率設置為1280×720足矣。完成分辨率設定并將投影儀調整到合適的位置(防止畫面傾斜或變形)后,還需手動調節投影儀上的變焦環,以獲得最清晰的畫面效果。
妙用3.5mm耳機接口 筆記本高清音頻輸出
成功連接PC和投影儀,并在墻壁上輸出畫面后,就該解決聲音問題了。對于聲音效果要求不高的入門級用戶來說,通過3.5mm音頻接口將筆記本同桌面或2.1音箱連接起來即可。不過對于一些擁有功放的影音愛好者來說,如能觀賞投影的同時讓耳朵享受高清音頻,豈不愜意?
不少筆記本配備的3.5mm音頻接口旁邊除有耳機標識外,還有“S/PDIF”字樣,這表明該耳機接口同時兼具光纖輸出孔功能。用戶只需要花上35元左右購買一條筆記本專用的光纖線纜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AV功放端和筆記本端的光纖插孔類型是不同的,AV功放的光纖插孔是梯形的,而筆記本端的是3.5mm耳機孔,,購買的光纖線至少要帶有3.5mm轉接頭。
通過光纖線纜將筆記本同功放連接完畢后,用戶需要調出筆記本播放設備設置窗口。筆記本默認音頻播放設備為自帶揚聲器,用戶需要右鍵點擊播放設備設置窗口中的“Realtek Digital Output”項,選擇“設置為默認設備”,即可將音頻輸出設備切換到光纖數字輸出。
完成硬件連接及筆記本系統設置后,用戶還需對播放器音頻輸出進行設置。以《終極解碼》為例,用戶需在“解碼中心”設置界面里,將“Mpeg2音頻解碼器”項設置為“Cyberlink”;然后勾選“S/PDIF”項,將“音頻輸出”變為“直通”。
如果筆記本3.5mm音頻接口不具備光纖輸出功能怎么辦?HDMI接口總是有的!購買一款名為“HDMI切換器”的產品,售價在400元左右,該設備能智能地將HDMI音視頻信號分離開來,視頻信號繼續走HDMI輸出,而數字的音頻信號被單獨抽離出來轉到光纖或同軸輸出至功放。如此,即使是購置的投影儀需要HDMI接口進行輸入也能夠輕松應對。
番外篇:判定是否配備光纖接口
以Windows 7系統為例,用鼠標右鍵單擊屏幕右下角喇叭圖標,點選播放設備。在彈出對話窗口中,如能見到“Realtek Digital Output”之類含有“Digital”項的設備,則說明筆記本配備的3.5mm音頻接口支持光纖輸出功能。此外,當用戶將“Realtek Digital Output”項選擇為“設置為默認設備”后,支持光纖輸出的耳機孔也會發出一道紅光。
此外,用戶還可直接使用《終極解碼》進行解碼,在視頻播放過程中,用鼠標右鍵點擊畫面,在彈出菜單中選中“濾鏡”,進入相應音頻解碼器界面后選擇“5.1聲道”即可。
寫在最后:屬于家人的電影院
三五家人圍聚一桌,巨大的熒幕帶來的視覺沖擊絕對讓第一次欣賞家庭投影電影的親友們張大嘴巴。雖然大多數家庭在音響效果上無法和電影院媲美,但家人獨有的溫馨感卻是電影院無法媲美的。在畫面色彩、層次感等細節上,投影儀效果的確略遜于液晶電視或LCD,不過在觀看舒適度、視覺沖擊以及代入感上,卻明顯強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