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季中交易截止日前,人們都指望轉會市場上會出現些許夠得上分量的交易,最好能有幾個耳熟能詳的大人物改換門庭。然而,在今年這個特殊的縮水賽季,面對風云詭秘的環境,參與者們卻玩起了“躲貓貓”游戲——為數不多的幾筆交易都集中在最后一兩天,且只有一個被交易球員曾經入選過全明星陣容(杰拉德·華萊士)。“雷聲大、雨點小”,這或許是對本賽季季中交易市場的最佳形容。
贏家屬誰
在理想世界里,一支球隊聚集最具才華、最高效的12名球員,他們把每一場比賽都當做是最后一場比賽來打,全隊只為著一個目標而努力——總冠軍,而不去考慮未來賽季或是財政上的壓力問題。然而,現實世界中事情永遠都不可能這般完美,但季中交易市場可以讓你最大程度上向那個方向靠攏。
那些尋求交易的球隊,有的是為了找到冠軍拼圖,有的是填補傷員留下的陣容缺口,有的是增強極凳深度、當然還有一些只是為球隊的未來運轉釋放一些薪金空間或者僅僅是在本賽季節省點球隊薪水。
毫無疑問,湖人是來尋找冠軍拼圖的,這支賽季前半段磕磕絆絆的球隊已經被認定為奪冠無望了——“魔術師”約翰遜在過去三個月說了不下五攻湖人要想奪冠就必須交易的話。至于洛杉磯人能拿出的籌碼,如果你了解保羅加索爾這段時間魂不守舍的表現,你就自然知道答案。然而,當湖人意識到送走自家的內線核心很難得到同等級的球員時(霍華德很早就明確表現不想來湖人),他們索性放棄了改組內線的想法,而將補強重點直接放到球隊的最大短板——控球后衛。
湖人用一個首輪選秀權外加盧克沃爾頓和賈森卡波諾的代價,換來騎士隊的拉蒙塞申斯。乍一看,湖人打劫了;但是仔細算一下,這劫湖人打得也沒那么夸張。塞申斯的身上早就褪去單場24次助攻的光環,在當今控衛勢力風起云涌的態勢下,他并不是總能讓人掛在嘴邊的名字。
當然,湖人肯定是賺到了,因為他們只是付出了兩個邊緣球員外加一個意義不大的選秀權。事實上,洛杉磯人是抓住了騎士的苦衷。克利夫蘭那廂狀元秀凱里·歐文表現足夠讓人放心,塞申斯是重復投資:偏偏現在急需控衛的球隊不多、從騎士角度講,能換來一個首輪選秀權,也算是對自己多少有點交代。但是為了把塞申斯兌現為選秀權,騎士除了搭上克里斯蒂安埃延加,還送上了從熱火交易(來自勒布朗的交易)得到的2013年互換首輪選秀權的權利(即騎士有杈選擇要哪一個,另一個則歸湖人)。考慮到騎士送走塞申斯的加成,極有可能只是把熱火注定后三位的選秀權提升個兩三位,實在意義不大。
湖人的聰明之處在于,他們只是付出一個順位注定很靠后的首輪選秀權,在得到塞申斯的同時還處理了沃爾頓還剩兩年超過千萬的垃圾合同。接下來需要動腦筋的將輪到麥克布朗。塞申斯雖然年輕有活力,身高夠用,但是三分球也不是他的強項(本賽季雖有過四成的命中率,但出手很少,且過去三分基本不是他考慮的得分手段),湖人并不能指望他來彌補自己在外圍的火力缺口。另外,塞申斯并沒有在強隊打球的經驗,如果處理好同隊中明星球員的關系(尤其是科比)也是他必須面對的課題。
事實上,本來塞申斯是可以向德里克·費舍爾取經的,但在交易截止日最后一刻,“老魚”被送至火箭,湖人則得到能堪一用的內線替補——喬丹·希爾。
這肯定是季中最缺少人情味的交易,費舍爾和科比已經在一起搭檔了超過12個賽季,現役組合時間最久的組合就這樣被拆散了,這個事實再次證明在NBA,籃球從來不是一切,“生意就是生意”才是永恒不變的真理。當然,站在湖人的立場上,既然你買來塞申斯,他和史蒂芬布雷克以及安德魯古德洛克已經可以保證一號位的人選,送走費舍爾其實還算是容易就能做出的決定。
喬丹·希爾在火箭效力時的表現并不穩定,偶爾能奉獻佳作——聊勝于無,萬一有所閃光,就算是有所回報。別忘了,費舍爾還有兩年680萬美元合同,作為第三替補過于奢侈了。而如果讓布雷克(三年1200萬)和塞申斯(兩年880萬)之一去做第三替補,則更是奢侈,更別忘了湖人還在交稅,以上數字都要乘二計算。喬丹·希爾不過身背一年285萬美元,這筆交易其實等于為湖人省去800萬沒有的支出。
綜上所述,湖人在省錢的同時還能補強了自己的短板,總經理庫普切克的工作堪稱完美。就算說洛杉磯人沒有如愿交易來邁克爾·比斯利,但他們仍然算是在這個小打小鬧的季中交易市場上的最大贏家。
事實上,費舍爾也大可不必耿耿于懷,老者不以筋骨為能,“老魚”只靠多年來的絕殺表現就足以成為諸強隊覬覦的廉價補充。熱火三巨頭兩年前就希望“老魚”助拳,公牛缺一號位替補,雷霆那邊傷了替補控衛埃里克·梅諾……費舍爾如果被買斷,他立刻將成為搶手香餑餑,在諸強中擇優而仕當個鎮隊之寶,自然勝于在湖人勉強應付主力位置而備受譏嘲。
你或許已經注意到,剛提到的熱火、公牛和雷霆等爭冠級別強隊并未置身于交易環境中,既然本賽季還算順風順水,按照“東西沒壞就別修”的道理,大家都是坦然自若般看別人怎么折騰。當然,交易截止日后如果出現某有經驗的老兵被買斷事件,他們遍蜂擁而上用極小代價將其吃進,這早已被看成是一本萬利的做法。
所以說,除了湖人得到塞申斯外,其他交易都不能算讓現今NBA格局發生改變。也許馬刺算是例外,這是因為他們送走了理查德杰弗森,重新召回斯蒂芬杰克遜——一個在2003年幫助圣城奪冠的功臣。九年時間過后,杰克遜在場上的表現固然會有所下滑,他身上的匪氣也更多體現在對主教練的不敬上(在雄鹿效力時同斯凱爾斯沖突不斷),但波波維奇是何等人物,他能讓“杰克船長”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職業生涯晚年和“GDP”重新聚首是多么難得,進而打出煥發青春的表現。
其實在丹尾·格林和科懷·倫納德打出驚艷表現之后,馬刺已經不缺小前鋒,交易杰弗森的舉動更顯迫切——如果你記憶力夠好,就應該想起賽季開始前馬刺曾有過特赦杰弗森的想法。當然,馬刺仍然值得增加一個能打得分后衛且身高足夠的球員,杰克遜不但滿足以上條件,而且有自主攻擊能力,他還可以節省開支(杰克遜和杰弗森年薪相當,但杰弗森多一年薪水),所以這筆交易對馬刺來說還有額外的加成,哪怕他們付出一個首輪選秀權,但自鄧肯加盟球隊,圣城的選秀權從來都是首輪末段,損失可以忽略。所以,馬刺的做法還算聰明,而這也是他們在轉會市場上留給人們的一貫印象。
何以解憂
每一支球隊都會有若干個球員被牢牢的摁在板凳上,在15人的大名單上幾乎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但每一個球隊經理和老板部清楚的知道,這些人要花去多少美元。所以他們只是平衡收支表上的常客,而非技術統計中的角色,是隨時有可能當成交易添頭被送走的對象。
板凳上通常還坐著這樣一群高貴的球員,他們只能穿著西裝為隊友打氣——如果不是那該死的傷病,他們本該出現在球場上一展身手的。毋庸置疑,他的缺席讓球隊遭了殃,而為了填補這些傷員留下的陣容缺口,一些球隊只能置身于季中交易市場。
自從比盧普斯賽季報銷之后,快艇在接下來的20場比賽里,僅僅取得9勝11負的戰績。而在比盧普斯最初首發的22場比賽中,他們只輸了七場球。這個數字說明了比盧普斯對于快艇的重要性,同時也反應了球隊二號位火力的缺失——當保羅被對手重點盯防之后,快艇其他外線球員并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援。
起先快艇想到了J.R.史密斯,但后者執意前往紐約打球,他們便只能把目光投放到交易市場,最終在三隊連環交易中從奇才那里得到了尼克·楊。快艇并沒有為得到楊損失太多——僅僅是萬年板凳布萊恩庫克和一個次輪選秀權而已。這樣看上去完美的交易發生的理由是:揚本賽季場均靠著他可憐的37.1%的投籃命中率拿到16.6分,并且他經常在場上有不成熟的舉動(其實奇才球員普遍如此)。
一個好消息是,楊在來到快艇后會成為克里斯·保羅的搭檔,從滿是烏煙瘴氣的華盛頓來到聯盟最好組織型后衛的身邊,楊的出手選擇必然會更加合理,這有助他提升自己的效率。另外,楊是洛杉磯人,回到家鄉打球也讓他激動不已,他甚至是從自己的母親那里最先得知這個消息的,然后就是話筒兩邊母子兩人的放聲大笑,這便是你從一支魚脯球隊來到爭奪球隊的切身感受——楊甚至不惜放棄了自己的“拉里·伯德條款”來確保交易發生。
尼克·楊為自己逃離華盛頓感到慶幸,賈維爾·麥基也大抵如此。掘金為麥基提供了早上七點和下午三點兩班飛機到丹佛的選擇,而麥基選擇的是早上那班,由此你便可以看出他的興奮程度。事實上,從奇才來到掘金后,麥基有了參加季后賽的可能,他終于可以想點扣籃之外還能取悅球迷的東西了。
當然,內內就成了苦命的孩子,去年他剛剛和掘金完成五年6700萬的大合同續約。跟看為丹佛效力十周年紀念日就在前頭,如今卻要去奇才飽受重建之苦,個中滋味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其實內內的傷病問題也讓掘金頭疼很久了,本賽季他因傷只打了28場比賽(交易發生前),這可能是丹佛對他失去耐心的導火索,但無論如何,用內內交換麥基的做法仍然是很大的賭博。巴西人在當今這個好中鋒稀缺的年代是個狠角色,去年他成為目有球員時,同時遭遇小牛、勇士,火箭、步行者和籃網等隊競價,這可以看出他的實力并非麥基之流可以相提并論。而且,麥基本賽季結束后也會成為受限制自由球員,掘金勢必也要考慮是否繼續留下他。
至矛掘金從這筆交易中得到了另一位球員羅尼·圖里亞夫,則根本沒有進入管理層的法眼。幾乎可以肯定,掘金會裁掉這位已經進入半退役狀態的法國大前鋒,然后用這個節省下來的球員名額去簽約威爾森錢德勒——這個做法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掘金失去內內的陣痛嗎?時間老人也許會給出否定的答案。
事實上,開拓者也要在當下承受一些陣痛。波特蘭人賽季初期取得強勢開局,球隊領袖阿爾德里奇首次人選全明星,那時他們得到很多贊揚。但自全明星賽后他們遭遇諸多不測,管理層出人意料選擇重建。帶隊多年的主教練麥克米蘭下課,格雷格·奧登被裁,送走馬庫斯·坎比換來一對高順位庸才(哈希姆·塔比特和喬尼·弗林)加上一個次輪簽。最腦殘的是他們又用杰拉德·華萊士從籃網換來了中鋒梅米特·奧庫、肖恩·威廉姆斯和一個首輪選秀簽。盡管外界盛傳要被交易的雷蒙德·費爾頓和賈馬爾·克勞福德都留了下來,但一番折騰后開拓者的陣容還是出現四分五裂的狀況,更何況新教練會帶來新的戰術體系,不知道玫瑰花園的球迷何時能消化掉這次交易帶來的后果。
相比而言,同樣是做了大交易,雄鹿和勇士的球迷就能更快接受管理層的做法,雄鹿想送走斯蒂芬·杰克遜早已人盡皆知,但他們竟然會拿安德魯·博格特動刀,這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想來原因有二:其雄鹿近年習慣于送出很有吸引力的籌碼以求擺脫爛合同,其二不管雄鹿管理層怎么折騰,似乎斯基爾斯都有辦法讓球隊戰績不那么難看,這也助長了雄鹿管理層繼續鬧騰的信心。
在當今的NBA聯盟,中鋒位置已是白人占據半壁江山,博格特肯定算是其中的上乘之選。但問題是博格特總是傷病不斷,這大大降低了他的交易價值,否則雄鹿多半是不會拿他去換蒙塔·埃利斯。畢竟密爾沃基已經有布蘭頓·詹寧斯這位攻擊型控衛,再來個身高不足的埃利斯,這肯定會令以防守為本,喜歡對外線施壓的斯基爾斯頭疼。對勇士而言,這筆交易填補了中鋒位置只剩比德林斯的窘境,但問題是他們要下賽季才能看到澳大利亞人在金州的首演(本賽季基本確定報銷)。好在,勇士隊內的四個隊醫都看好博格特能完全康復,這是金州愿意做這筆交易的根本。如果一切順利,下賽季我們能看到一支主力陣容為博格特、大衛·李、斯蒂芬·庫里、理查德·杰弗森和達雷爾·萊特的勇士隊,這是一支具備一定實力的團隊,打進季后賽將不會只停留在夢想階段。
煙消云散
離交易截止日還剩一天時,馬克·庫班說只要他腦子沒壞,小牛就不會做任何交易。事實證明,小牛老板沒有撒謊,他的球隊果然沒有做出任何改變,而與此同時,聯盟中另有14支球隊在交易截止日之前沒做任何動作。顯然,這些球隊都覺得在常規賽僅剩20多場比賽的情況下,改變也許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無論是球隊陣容的契合度和未來可發展性,像是雷霆和公牛這樣的球隊,都不需要通過交易來“畫蛇添足”。同屬于爭冠球隊,熱火倒是被卷入進交易傳聞中。邁阿密人原本想通過邀走麥克米勒來補強球隊的內線實力,只是他那份要到2015年到期,年均600萬的合同性價比實則不高,米勒最終留守熱火也算合乎情理。
真正不合理的事情出現在奧蘭多和波士頓。
過去三個月,德懷特·霍華德的言行牽動了NBA中至少一半球隊總經理的神經。人們覺得這是去年卡梅隆安東尼離開丹佛鬧劇的翻版——區別無非在于,“甜瓜”早早確定非紐約不娶,霍華德則是和所有人眉來眼去。
當然,“魔獸”一度對新澤西投入更多熱愛。籃網有出手闊綽的俄羅斯老板,即將進駐全新的球館,布魯克林的鎂光燈,還有能和德隆·威廉姆斯一起配合空接,這些都是很吸引人。只是霍華德的偏好方向沒有給魔術冒下多少可以操作的空間——因腳骨折而導致前途不明的布魯克洛佩茲是籃網能夠向魔術方面提供的最大報價,但如果你是魔術總經理,你會用瞿華德去換一個不能立即上場打球的球員嗎?
當霍華德決定不去湖人給科比當二當家時,他其實已經有了向現實妥協的想法。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所以瞿華德最終做出了他人生中一個很難、卻能安撫所有憤怒的魔術球迷的決定:承諾今年夏天不跳出臺同,至少將會在魔術效力至2012-13賽季結束。就這樣,“忠誠”成為這場轉會肥皂劇的關鍵詞,就算這看上去有點諷刺,你也,必須承認這是魔術隊史上最值得痰幸的事件之一了。
霍華德正處在當打之年,他可以引來全聯盟無數球隊側目,而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將,他們為人所知的價值卻日益凋零,這便是凱爾特人沒有被卷八季中交易市場的最大原因。
其實所有人都覺得丹尼·安吉會服從現實,以三巨頭甚至拉簡·朗多作為籌碼去交易市場上完成一筆或多筆大交易。但最終,波士頓的總經理選擇控下Hold鍵。“擺在我面前的變易方案有一大堆,但是想要達成卻沒那么簡單。”安吉說。
無論是加內特,皮爾斯還是雷·阿倫,都不太可能換來優質年輕球員,換言之,他們的交易價值其實是被高估的——時間老人只會讓他們的狀態變得越來越糟。但這也許是凱爾特人球迷最愿意看到的結局。而且就算波士頓三巨頭無法再拿到總冠軍,但至少他們仍舊會為了總冠軍而竭盡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