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交易伙伴,就是指兩隊聞頻繁地完成交易。形成交易伙伴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隊史上就有淵源,或者說管理層之間關系比較好,再或者說僅僅總有資源互補上的巧合。看起來,火箭和灰熊就很符合上述某一條件,所以這兩家最近幾年總是頻繁地進行交易。
其實我們要從另一角度入手,也可以了解到“非交易伙伴”,最典型的就是擁有世仇關系的凱爾特人和湖人——這兩家戰績輝煌的球隊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基本就不互通來往,就算他們被同時卷入一樁交易,也僅存在于一些小人物之間,例如朱梅因·瓊斯和查克-阿特金斯等。
當然,本文將只關注交易伙伴,因為我們要是將兩隊間交易次數量化,就會發現諸多有意思的現象。
最值得一提的是老鷹,在其63年隊史上,他們頻繁地與各支球隊進行交易,其中同活塞隊的次數達到16次——這也是NBA歷史上兩隊間交易次數之最。
可以說老鷹和活塞是最為鐵桿的交易伙伴,而這其中不乏改變聯盟版圖的交易,最典型的就發生在2004年2月19日——季中交易截止日前,老鷹將拉希德·華菜士打包交易給了活塞。之后的故事我們已經耳熟能詳了,“怒吼天尊”正是底特律人尋找的最后一塊冠軍拼圖,有了他的助拳,活塞在同年總決賽上力挫擁有“F4”陣容的湖人,登上NBA之巔。
許多人罵老鷹管理層腦殘,因為他們在送走拉希德·華萊士的同時僅得到了兩位不堪大用的球員(雷布拉卡和鮑勃·蘇拉),殊不知,當時亞特蘭大人還從活塞手里得到2004年首輪選秀權,然后他們選中了約什·史密斯??紤]到后者八年來為老鷹所做的貢獻,我們可以說老鷹在選秀上的收獲比當時強留華萊士會更大,所以這堪稱是一筆雙贏的買賣。
活塞和老鷹另一筆著名的交易涉及到名人堂球員沃爾特貝拉米。貝拉米在職業生涯中曾經多次被交易,往返于各隊之間。他一共穿過七支不同球隊的球衣——你很難想象,一個職業生涯場均數據為“20+10”級別的球星會如此頻繁的出現在交易名單上,所在他在1970年被活塞交易老鷹也并引起太多關注。
除了同活塞進行了16筆交易之外,老鷹還同國王進行了14次交易,而最早的要追溯到1958年,當時他們的隊名還叫做圣路易斯老鷹和辛辛那提皇家。當然,人們最為記憶猶新的是和麥克·畢比有關——2008年2月,畢比被國王隊交易到亞特蘭大后,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年輕的老鷹時隔九年后重返季后賽,然后他們和東部老大凱爾特人在季后賽首輪大戰七場,雖然最終失利,但也算雖敗猶榮。
另一個兩隊間有名的交易是“土豆”斯伯特
韋伯在老鷹的一進一出。這個NBA歷史上最矮的扣籃王在1991年被老鷹交易去國王,1995年又被國王交易回老鷹——這時候韋伯處于職業生涯暮年,交易本身已無足輕重。而在這之前,兩隊曾在1988年進行了一筆頗具影響力的交易,老鷹送走了蘭迪·惠特曼,得到雷吉·瑟烏斯,可惜后者和摩西馬龍以及威爾金斯組成了“三巨頭”組合遠未取得期待中的戰績。
迄今為止,老鷹隊史上總共和其他球隊進行了156筆交易,除去從未與老鷹做過交易的兩支球隊(黃蜂和猛龍),其次就是同灰熊進行過一次交易(同熱火和魔術也僅進行了一次交易),但就是這一次交易,老鷹的腸子都悔青了。在2001年選秀日,灰熊用也許是從未打過季后賽的球員中最好的拉希姆,以及選秀權換取了來自老鷹的布萊恩賴特、洛倫岑·懷特以及一個首輪選秀權,然后孟菲斯人用這個選秀權選中了隊史上最重要的球員保羅·加索爾。
除了老鷹之外,隊史與NBA歷史相同的勇士也堪稱是交易大戶。本賽季勇士的花名冊上、就有11個球員是他們通過交易得到的,這期間當然包括他們剛剛從雄鹿那里得到的安德魯·博格特。不過,勇士和雄鹿在歷史上一共就進行過四次交易,本次之前,他們上一次就球員流動還是1996年的3月的事情。
不出所料,勇士的第一交易伙伴正是“交易王”老鷹。兩支球隊地處兩個分區,利益關系并不糾結,再加上兩隊也都曾長期處在低迷,都在不斷重建中渾噩過,彼此間有很多交易往來就正常了。
有意思的是,雙方最近兩次交易的時間相隔竟然達到了10年,而再往前他們也有九年未謀面。不過從交易細節不難發現,兩隊發生交易都頗有質量。比如2009年選秀日當天,勇士送走與球隊鬧矛盾的克勞福德,換得了阿西·勞以及到期合同斯克拉克斯頓。從交易結果看,勇士獲得了到期合同,薪資上得到了釋放,而老鷹得到了一個超級第六人,可謂大賺。
時間往回撥十年,1999年的選秀日,這次輪到老鷹出手自己的球星——穆基布萊洛克。老鷹將他打包1999年首輪簽,換來了來自勇士的科爾斯、費雷爾以及1999年首輪簽位。老鷹用那個首輪簽選中了賈森特里,而勇士的運氣就沒那么好了。其實這兩隊間的交易,一直也是勇士吃虧更多,比如在1970年2月,勇士用克萊德李和1970年首輪簽,換來了老鷹的球星澤爾莫比蒂。隨后老鷹用交易到選秀簽選中了皮特·馬拉維奇,而比蒂在此之前轉投ABA聯盟的猶他星隊,所以最終出現的局面就是勇士的得意算盤完全落空。
勇士的另外幾個交易伙伴是公牛(九次)、開拓者和76人(都是八次),不過這里面并未有太多值得一提的交易。而勇士和步行者之間雖然交易不多,但2007年兩隊間那次涉及八人的大交易(勇士得到斯蒂芬·杰克遜和埃爾·哈林頓),直接促使用金州人完成“黑八奇跡”,所以這兩隊最近交易頻繁,本賽季開始前阿曼德森和布蘭頓·拉什就互換了東家——他們大有要成為新的交易伙伴的趨勢。
伙伴中的“奸商”
雖然凱爾特人在歷史上都是重視培養新秀的球隊,但他們從來也是操作交易時非常狡詐的縱橫家。奧爾巴赫曾說過,他喜愛的交易方法是:“打個電話,說要做筆交易?!o我個大個,我拿個大個,你拿個我能用的后衛,成交吧!’然后說再見?!眲e以為“紅衣主教”玩的是明碼標價,否則你如何解釋比爾
拉塞爾被拉到波士頓,他扔給老鷹的是后衛克里夫·哈根。
可以說,綠衫軍就是NBA界的交易專家,也正是因為他們習慣了“打劫”別人,這便解釋了他們的交易伙伴為何不多。波士頓從未和公牛、魔術和馬刺做過任何一筆交易,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畢竟這幾支球隊算不傷他們的死敵。凱爾特人真正的死敵——湖人,雙方倒是有過三次交易。至于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和他們殺得昏天地暗的活塞,彼此也有過多次合作。
說到凱爾特人真正的交易伙伴,首推已經消失在NBA版圖上的西雅圖超音速。波士頓球迷至今不會忘記2007年夏天,凱爾特人通過交易先后得到凱文·加內特和雷·阿倫,構建了以三巨頭為首的新綠軍時代。沒錯,為三巨頭添磚加瓦的就有超音速——那一年他們決定以新秀凱文·杜蘭特作為未來核心重建,所以急于出手雷·阿倫。在這筆有關雷·阿倫的交易中,凱爾特人付出的最大籌碼是2007年五號新秀杰夫·格林。然而,在上賽季季中交易截止日前,凱爾特人和雷霆(超音速后身)又進行了一筆大交易,杰夫·格林回到了波士頓,凱爾特人則送出了帕金斯。
再來看看最具凱爾特人風格,或者說“紅衣主教”風格的交易實例。這發生在他們和第二號交易伙伴身上,一共七次合作過的活塞。將歷史推前至遠古時期的1951年4月26日,凱爾特人用1950年狀元秀查克·舒爾交換到當時最偉大的得分手之一比爾·沙曼。這個交易有意思就在于沙曼并未在韋恩堡活塞效力過。沙曼此前效力于華盛頓國會,當國會最終倒閉后,活塞利用“解散條款”將沙曼招攬至隊中,精明的奧爾巴赫早就看中了這名表現并不突出的投手,也看出來活塞對于留住沙曼的不確定性——因為當年的NBA球隊還沒有多少工資,運動方面非常有天賦的沙曼在棒球聯盟和NBA間穿梭,這樣的生活維持了五年。其實奧爾巴赫也對此有過顧忌,但所謂成大事的領袖,都是用人不疑。
事實上,凱爾特人的第一交易伙伴是太陽,兩隊間一共進行的八次交易,其中包括不少妙筆?;氐?004—05賽季季中交易截止日,凱爾特人用古格利奧塔、加里·佩頓以及邁克爾·斯圖爾特以及一個2006年的首輪選秀簽,交易到安東尼·沃克。
然后到了2006年選秀夜,在另一筆與太陽的交易中,凱爾特人吃下布萊恩·格蘭特的大合同,收回了他們之前送給太陽的選秀權,并選中了拉簡·朗多。雖然說當時太陽一直在資金問題上開源節流,這才給了凱爾特人“打劫”的機會。但從朗多的這個操作上(先送走再收回),凱爾特人再次將自己身在球探、培養球員上的傳承體現的凌厲盡致,這也是王朝的精髓所在,是他們看起來交易常紅的原因。
其實湖人和凱爾特人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大爺不需要什么交易伙伴,因為每次坑的都是不同的對手。湖人曾在1960年代曾用三個廢物從76人換來張伯倫,之后又拿四根廢柴從雄鹿騙來賈巴爾。四年前他們把保羅加索爾從灰熊拉到洛杉磯幾乎就是明搶,今年從騎士得到塞申斯也堪稱毫發未損。該有一個結論了,你最好永遠也不要成為凱爾特人和湖人的交易伙伴,因為王朝球隊從來不和你實打實,人家骨子里就有
“玩你沒商量”的血統。
除了合計卷走33次冠軍的凱湖兩“人”,作為1980年代末隨著邁克爾·喬丹而崛起的公牛對,他們在交易上也非常有特點,那便是“近攻遠交”,而且也不乏經典舉措。
公牛同周遭幾個列強,比如同為中央區的活塞和步行者,以及西北區的凱爾特人保持著極強的競爭關系。因此,“風城”索性很少同他們打交道,甚至從未和波士頓進行過哪怕一筆交易。公牛樂于的做法是與直接競爭關系并不強的西部球隊交易,他們的交易伙伴前五位——超音速、國王、開拓者、勇士和馬刺均出自西部。
再往前推,雙方的交易看上去也是:各有所獲,而這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他們愿意在對手處于鼎盛時期再助一臂之力。
雙方之間最著名的交易發生在1987年選秀夜,當時超音速在選中斯科特皮彭后,將其打包一個1989年首輪簽送去公牛,得到的是1g87年八號秀普利萊斯、以及一個1989年的首輪和1988年次輪選秀權??瓷先コ羲偈斋@頗豐,可惜最終證明這一切都是浮云。反觀公牛,皮彭不必多說,即便那個1989年那個選秀權,芝加哥也選中了BJ·阿姆斯特朗——這個過程很有意思,1989年選秀夜,公牛和超音速達成協議,超音速不會用手中的16和17號簽選擇阿姆斯特朗,以便手握18號簽的公牛將其摘下。作為回報,超音速得到公牛送上的一個同年的次輪選秀權,并用它選中了佩普羅夫。雖說超音速的做法當時看上去沒錯,但人們只記得他們為喬丹送上了一個后場好幫手。話說后來皮彭和公牛管理層鬧翻,芝加哥曾數次想拿他與超音速的肖恩·坎普交易,只是喬丹從中極力勸阻,此事沒有發生。
如果說公牛在超音速那里占盡優勢,他們在另一個交易伙伴開拓者面前吃盡冤虧。最近一次是2006年選秀日,開拓者將科利亞帕和4號秀泰倫斯·托馬斯送去公牛,換來榜眼秀阿爾德里奇和一個次輪簽。公牛在這筆交易中自白損失了一位未來的內線核心,鳳城球迷對于“羅斯+阿爾德里奇”的內外線雙核能在球場上打出什么樣的效果只能停留在想象階段了。
其實無論公牛在開拓者那里吃虧多少,他們都要感謝這個交易伙伴。1984年手拿榜眼簽的波特蘭鬼使神差般錯過喬丹,這才給了公牛用探花簽選中史上最偉大球員的機會。
趣聞何其多
你或許想象不到,火箭隊的首席交易伙伴竟然是隊史成立時間不長的灰熊(1995年進入聯盟)。其實孟菲斯人與大部分球隊間的交易都寥寥無幾,但惟獨同火箭是個例外,他們居然一共進行了11筆交易,細算下來不到差不多三年里就會做兩筆——從交易頻次上說,火箭和灰熊應該是NBA中最親近的交易伙伴。
火箭和灰熊的這11次交易多集中在最近幾年,或者說是2006年之后,當然在上世紀90年底中后期,他們的聯系也曾非常緊密,期間不乏令世人為之側目的手筆。
在1999年選秀大會上,灰熊心滿意足地得到了榜眼秀史蒂夫·弗朗西斯,不料后者遲遲不肯去溫哥華(當時灰熊還在加拿大西部的這座寒冷城市)。一個新秀如此叛逆,聯盟史上都尚未有過,所以灰熊方面以為弗朗西斯只是耍耍性子,卻未曾想那家伙絲毫沒有調和的意思。
時間一直拖到1999年8月,事情仍無進展,灰熊撐不住了希望用交易解決此事。在此期間,弗里德(弗朗西斯的經紀人)已經和火箭達成了默契,休斯敦會不惜一切代價引進弗朗西斯。隨后,魔術被扯了進來,8月27日,三隊展開互換游戲——總共涉及11個球員,還有數目不詳的現金以及三個首輪選秀權。
1999年9月初,弗朗西斯笑盈盈地出現在休斯敦,大有要帶領火箭開創輝煌篇章的駕駛。怎么好光景沒有持續太久,2004年“弗老大”被火箭當成交易麥迪的籌碼,自此他開始走下坡路,很快跌落塵埃,再也沒有緩過勁。
后來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回到火箭的弗朗西斯(2007年夏天以自由球員身份加盟)在2008年圣誕夜前夕被交易到灰熊——這一次他沒有拒絕,但也沒有代表灰熊打過一場比賽。2009年1月27日,弗朗西斯被當年選秀大會上選中他的球隊裁掉,從此失業。
火箭和灰熊最近一次進行交易是在去年的2月24日,莫雷將肖恩·巴蒂爾打包伊斯梅爾·史密斯送去了灰熊,換來了哈希姆·塔比特以及德馬爾卡羅爾。這筆交易帶來的爭議,一點不亞于2006年火箭從灰熊那里弄來巴蒂爾(送走當年新秀魯迪·蓋伊),而這兩筆交易莫雷都參與其中,只是所起的作用并不一樣。
在將巴蒂爾送回老東家灰熊的交易里,莫雷是主導者,后者當時考慮到火箭失去姚明后,打進季后賽的希望渺茫,再考慮到巴蒂爾的合同即將到期,火箭很難與其續約,這時將他交易走,換來年輕的塔比特就成為合理的想法。事后算賬,火箭并來在塔比特身上挖掘出潛力,而巴蒂爾幫助灰熊在季后賽首輪擊敗馬刺,所以莫雷在這筆交易后受到了非議。
再看2006年以巴蒂爾和新秀魯迪·蓋伊為主體互換的交易,彼時莫雷雖然進入火箭管理層,但球隊主導者仍然是道森,所以那次交易成敗和他關系不大。其實巴蒂爾去到火箭后對于球隊幫助非常大,只是蓋伊后來迅速成長,這才讓很多火箭球迷眼饞罷了。
其實火箭和灰熊同處在西南賽區,過于頻繁的交易多少犯下兵家大忌。但可以肯定的說,日后火箭和灰熊還少不了相互扶持,這不僅僅是因為兩隊留下了交易傳統,另一方面莫雷同灰熊總經理克里斯·華萊士之間曾經做過同事。
其實火箭還有一個交易伙伴是不得不提的,他們和開拓者之間也有很多故事,雙方也總共進行過九次交易,最近一次剛剛發生——馬庫斯坎比交換塔比特和喬尼弗林。
上世紀90年代火箭和開拓者之間曾有兩筆交易值得玩味。
先是1994-95賽季臨近季中交易截止日,在考慮到自己在開拓者已經拿不到總冠軍,德雷克斯勒公開要求轉會,而火箭馬上遞出了橄欖技,打包奧蒂斯·索普、柴德里斯以及一個1995年的首輪選秀簽,把“滑翔機”拉到了他的大學時代摯友奧拉朱旺身邊。在歷經千辛萬苦得到1995年總冠軍后,火箭二老相擁而泣,那筆交易最終給NBA歷史留下了一個感人的瞬間。
另一次兩隊之間的大交易只有一時的轟動效應,沒有留下美麗的故事。那是關于皮彭的,他在公牛王朝解散后轉投火箭,但事實證明他和奧拉朱旺以及巴克利的聯手是失敗的。到了1999年10月,火箭將他送去了開拓者,得到了一個六人組成的超級大禮包,包括凱爾文·卡托、奧格蒙、沃爾特·威廉姆斯、布萊恩·肖、卡洛斯·羅杰斯以及埃德·格雷。從效果來看,開拓者在得到皮彭后的第一年對冠軍發起過沖擊,但之后他們和火箭相繼沉寂,這也讓那筆大交易顯得索然無味。
除了火箭之外,開拓者另有不少交易伙伴,首推就是步行者,雙方共11次進行過交易。1978年6月,他們做了一筆雙贏的買賣。開拓者打包喬尼戴維斯和一個1978年的首輪簽,換來了步行者的狀元簽。在這筆交易中,之前在波特蘭郁郁不得志的戴維斯在步行者找到了方向。而被開拓者選中的狀元秀米卡爾·湯普森也在開拓者留下屬于自己的足跡。當然,雙方也曾進行過及其不對等的交易——2000年8月31日,步行者看中在開拓者稀里糊涂過日子的小奧尼爾,送上戴爾·戴維斯作為籌碼,波特蘭希望囤積內線肉盾對抗湖人大奧尼爾,所以欣然接受。結果,小奧尼爾到了步行者就被打通任督二脈,成為場均得到“20+10”表現的大殺器,而人老珠黃的戴維斯很快歸于平庸,開拓者幾乎等于白送一個小奧尼爾。
其實這還不是最讓波特蘭人傷心的,時間回到1981年6月,開拓者用他們的內線球員湯姆·歐文斯,換來了來自步行者的1984年首輪簽。這是一個很神奇的交易,通常交易雙方都會拿近期的選秀權做文章,但開拓者卻要了一個三年之后的選秀權,而這個選秀權最終演變為1984年的榜眼簽——再說一遍,波特蘭人用它選擇了薩姆一鮑威,而不是邁克爾·喬丹。開拓者無意中從步行者那里得到一次選擇史上最偉大球員的機會,但留下的只有無盡的悔意。
開拓者同另一個交易伙伴掘金(九次交易)之間也有不得不說的故事。說來也奇怪,掘金是一個偏愛和東部球隊進行交易的球隊,但他們卻經常和同區死敵糾纏不清。
開拓者和掘金進行過多次關于球星的交易,首推就是范德維奇。在這筆發生在1984年夏天的交易中,掘金雖然把范德維奇送到開拓者,但也沒有完全充當嫁衣——丹佛意外收獲了日后爆發小宇宙,但當時只是交易添頭的法特·利弗。其實,雙方歷史第一次交易(1980年8月)也有類似的意外故事出現。掘金為了引進鄧恩,送出了了1983年的首輪簽,而這個首輪開拓者最終選中了德勒克斯勒。
了解到上述種種交易伙伴之間的故事,或許NBA里日后發生的一些交易你也能從中找到些許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