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馴養對城市的歸屬感
1973年,油畫家莉茲·克里斯蒂(Liz Christy)從德州的一個小鎮搬到了紐約的休斯敦街區。這里嘈雜、混亂同時充滿了臟污,從鄉下小鎮來到這里的女油畫家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讓人適然的綠意。于是,她托朋友購買了番茄種子,在公寓門口不到一平方米的地方上種下了幾十粒番茄種子。
番茄和土地都特別給面子,沒多久居然就萌出了綠意。隨后,莉茲發現,孩子們特別喜歡到那片番茄旁玩耍,而不少攝影師也喜歡以這一小塊番茄地為背景來拍照。莉茲覺得自己為這個城市做出了一點點的改變,就讓那么多人變得歡喜,如果在這個城市的角角落落里栽種下更多的綠意和芳香,這個灰蒙蒙的城市一定會讓人更加喜歡吧?
于是,莉茲組織了身邊的一群朋友發起游擊種植活動。她的隊友有藝術家,也有家庭主婦,還有小提琴手,他們一起在社區周圍尋找廢置的空地,清理掉堆積在上面的垃圾、污物,種植上各色的綠色植物和花朵,并做上一道柵欄圍起來。沒幾個月,紐約的休斯頓街區開始生長出一蓬蓬的綠意和一簇簇的花朵。
后來,莉茲因為艾滋病去世,但是她留下的花園到現在,都一直綠意盈盈,甚至其中幾個花園還成為了紐約東村的一個旅游景點。
莉茲游擊種植故事不斷蜿蜒的同時,倫敦的理查德·雷諾茲(Richard Reynolds)也不約而同地做起了同樣的事情。他清理掉門口的那些雜草,種植上了紅白相間的花朵,三個月過去之后,他的門口已經有花朵隨風搖曳。這讓他覺得成就感十足。
隨后,雷諾茲開始在倫敦發起游擊種植,他呼吁那些沒有花園的園丁去照顧那些沒有園丁的花園,讓“一塊此前沒有任何意義的土地變成社區保護的開端”,從而使每個人對城市有歸屬感和所有感。
慢慢地,雷諾茲發起的這場活動開始擴散到法國、西班牙、荷蘭、意大利……雷諾茲最近還出版了一本書——《關于游擊種植》,特意講述世界各地的種植者們如何改變社區的故事,其中包括洪都拉斯的流浪漢、紐約的學生和藝術家德國的向日葵專家、倫敦的設計系學生等等。他還在書里教大家怎么選擇好種植的植物,怎么樣去配花卉,以及怎樣和干涉游擊種植的警察斗智斗勇——比如,帶上一名美女。
讓生活的城市更柔軟
艾瑪是法國里昂的一名工程師,2011年的秋天,去倫敦游玩的時候,她聽說了雷諾茲的故事:在過去的4年時間里,雷諾茲在倫敦建成了28個“公園”,不是大的社區公園,而是小塊的花園,或者裝點街道、樹坑和其它長條土地上的灌木。
艾瑪一直欣賞雷諾茲的那句名言: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城市的一員,至少要愿意美化它,就像你會美化自己的房間。這是對公共空間認識的一種重塑——曾經我們認為鄉村、大地、森林都屬于自己,人們會樂在其中,城市的誕生使得公共空間逐漸異化,成為人們不得不相遇且盡可能不關心的地方,但是游擊種植讓城市變得不再這樣。
于是,回到里昂后,艾瑪開始發起本土的游擊種植活動,她覺得,人們與其外出旅行,欣賞遠處的風景,不如讓身邊的環境更加綠色。艾瑪的召集,得到了三百多名里昂白領的響應,大家各自行動,在自己的身邊種下綠色植物的種子,或者街角,或者自己生活的小區,或者路燈下,艾瑪購買了結自荷蘭本土的郁金香種子,在自己小區門口光禿禿拐角處挖了十幾個小坑種了下去。在隨后的幾天里,她每天都用塑料袋裝上一袋子水,路過的時候就灌溉一下那些正在秘密生長的郁金香。從此,這個城市里讓她多了一份牽掛,她對這個城市也生出更多的歸屬感。
出于對所生活的城市存有的溫暖情懷,義務勞動種下柔軟的一簇花朵或者一抹綠意,艾瑪和莉茲、雷諾茲一樣,都是城市美好環境的締造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低碳環保又美好的名字——游擊種植者。
Tips:
1.找一張你所在城市的地圖,去一些曾經陌生的地方走一走,如果你發現一小塊能夠激發你種植欲望的土地,就去種吧。
2.如果你想找很多的人一起,可以上豆瓣網查詢游擊種植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