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適合的標簽是隨性
我們可以羅列出很多與高原有關的關鍵詞,比如:搖滾、攝影、陶藝、手工、舞臺……這當中的大部分從屬于光鮮的時尚范圍。無形中,人們便想象她處在一個遠于生活的世界。所以,關于她,我們有很多好奇,很多猜想。比如,哪個ICON是她的最愛?哪一個是她最擅長的?她的創作源自于什么?會不會像那些高高在上的設計師般講一些讓人聽不懂的理念?還有,這些時髦的詞匯之于她的生活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又有什么可以把這些串到一起,構成一個我們可以去了解的高原呢?
看到這些問題,高原用一種孩子氣的笑容大聲說:“這些需要回答嗎?”然后,很輕松地從最近的計劃講起,然后說生活里各種趣事,再然后講她平時會如何招待朋友。上述的猜想,她卻沒有正面回答。她做事有自己的規矩,這個規矩的唯一標準就是——隨心情。所以,關于高原的種種猜想,還是用隨性來涵蓋吧。她不會特別在意某一個關鍵詞,她只要把想到的東西付諸于行動,再呈現給人們就好。所以,隨性才是她真正的標簽。
高原的作品基本上是零散的。她很少有成型的商業策劃,或者說,一個延展性的預期,基本上她的每個作品都有偶然性。一次不經意的合作,可以有新的工作伙伴,新的朋友,新的作品,對生活突然的捕捉有著突發的靈感和創意。比如,對女兒的愛可以轉換成50多件飾品就成為最好的兒童節禮物,一句歌詞促成一個作品的誕生。就連她成為首飾設計師也充滿偶然性。 “一下就覺得這是我一直想尋找的方向,可以把我對手工的熱愛完全釋放出來。”這是她第一次見到飾品師傅的感覺。正是這個“一瞬間”便堅定了她走首飾設計的道路,卻不是玩票的心態。還有很多不經意間的靈感慢慢構成了“源”飾品。
“沒有計劃,才會有更長遠的發展。”高原對于“隨性”有著自己的理解,她認為有期望就有失望,順其自然或許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對于工作的規劃,她基本都是根據“偶然”來調節。對她來說,時間表也基本上是一年的計劃,大致哪個時間段她會有什么樣的工作安排。攝影和設計,甚至更多,都會以作品的形式用細碎的片段來填滿她的生活。
當然,隨性不代表隨意,高原的每個角色都十足優質。這更多源自于她對于每份工作的熱愛和執著。
生活是不完美的切割
“攝影師高原”這個名頭在時尚圈里是響當當的。刨除某段故事,她在時尚界獲得更多的是認可而不是八卦。不然,我們也不會在眾多大腕的演唱會,時尚秀場里看到她的身影了。她的作品除了敏銳的視角外,更多的是帶著對被攝影人的一份敬意。
說起她的攝影作品,必然要提及的是中國搖滾樂。高原之所以與其他女性攝影師不同,在于她的作品是成長式的。這里的成長包含著中國搖滾樂的成長史。雖然它沒有多長時間,卻也轟轟烈烈。高原是少數有幸伴隨它成長的幾名女性之一。這份獨特,讓高原更加尊重自己的拍攝對象,也讓高原以一種洗禮的方式去完成每次的拍攝。每次過程中,高原所做的不僅僅用力求完美來形容了。這其中飽含著一份心意,一份將自己感情融入的心意,一份對于搖滾樂喜愛的心意。通常在演唱會之前,她就開始跟隨著工作人員進行彩排,走位,預想各種演唱會發生的可能。當然要想有好的作品,除了對于歌者的演唱曲目、現場流程這種細致工作的通曉外,最最主要的就是那份在拍攝現場能夠捕捉歌者釋放音樂靈魂的能力。所以,在這之前高原盡可能的去了解自己拍攝對象的所想,了解他們對音樂真正的情感。然后,用盡自己的心力去與他們共同來完成他們的作品,以及她的作品。
正是因為這些,我們才會看到高原諸多的精彩作品。在高原未來一段時間的行程表上,可以看到汪峰、楊坤、羽·泉等大腕的名字。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并認可她,是因為她融入作品中的情感。當然,也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與她合作。
與攝影師相并列的另一個身份是設計師,這對于高原來說,算得上是一個新填的名頭。2009年高原個人品牌“源”誕生之后,她生活的一部分便被切割出來。如何才能將兩個同屬于創作類型的職業兼顧得當,就成了大家心中的疑問。說到設計師與攝影師身份的轉換,高原開玩笑的形容“沒有什么開關可以一按,就順理成章地從一個角色換成另外一個角色。”
她能夠相互轉換的原因很簡單,“當你做累一件事情的時候,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就可以當作是休息。”從她那里來理解,攝影是一份工作,而首飾設計更像是愛好。相較于她對攝影的那份執著,她對首飾設計更多的是隨意。靈感來了就會興致大起地做出自己想要的飾品。所以,她幾乎沒有什么設計手稿。她想到了就去做,若是碰到難題,會去找師傅協助。
在攝影與首飾設計之外,她的生活還有其他面。比如,騎馬、美食、植物之類的。只不過,現在生活的比重大部分都傾向于有報酬的工作,以此來支付女兒的未來。所以,這些愛好就以細碎的方式融入她的生活中。
然而,有一個角色卻一直讓她遺憾,那就是作為母親。“說到底,還是有些羞愧”,女兒就讀在寄宿學校,每周見面的次數也變得有限。但讓她驕傲的是,兩人的感情卻因為時間的間隔變得更加親密起來。當高原大聲抱怨著填鴨式應試教育,又自豪地說自家女兒是唯一沒有去上亂七八糟補習班的學生時,讓人恍然覺得,無論她生活呈現給大家的是哪一面,她都是一個真真切切的女人。一個能夠去掌控自己生活的女人。
關于未來的那些可能
對于今后工作的可能,高原依舊沒有細致的去規劃,她只是希望能夠在未來的一年做到哪些。
她想去美國。因為穿越美國一直是她的想法。所以,她希望在5月份的時候去和朋友來實現它。
她要去西藏,因為除了去感受,更有一份她想做的公益。所以,她將這份計劃暫時擱置在8月份。
她還想辦個小型的展覽,在紐約,把她以往關于搖滾的態度用照片的形式與人分享。
她還想出本畫冊,把30年來關于中國搖滾的故事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來呈現出來。“當然,不是那種隨意的商業出版物,而是可以用作收藏的,那樣才能對得起這其中所有人的努力。”
她還希望自己的飾品品牌能有更長遠的發展,當這一切都要基于她可能在未來某個時間點碰到一個有緣的對的人來和她共同努力。
在很多人都沉浸在2012末世情懷之時,高原沒有受半分的影響,依舊隨性地按照自己的腳步繼續生活下去。
采訪后記:
說實話,高原并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采”對象。原本以為這個經歷風頭浪尖,曾經在公眾輿論中洗禮過的女人,會用十分老到的方式來應付媒體。然而,當我們面對面的時候,她的回答不僅毫無保留,更多可以用跳躍來形容。就好像,被要求說出一天時間工作表時,高原笑說,自己想干嘛就干嘛唄。要跟上她的思維,就需要學會捕捉,這樣才有可能去了解這個有著多重身份的女人。但我很享受整個采訪,因為這是一個由種種片段組合而成的奇幻過程。
和高原的問與答
《BLOOM》:從女性的角度看,您認為什么才是成功?
高原:內心的幸福感。金錢、什么的不是,具體怎么達到這個標準,還要看個人。
《BLOOM》:從您的角度來看,生活中最不能觸及的底線是什么?
高原:欺騙。任何方面的欺騙都不能接受。
《BLOOM》:如果上天給您一個特意功能,您希望是什么?為什么?
高原:穿越功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BLOOM》:如果用幾個詞來形容您自己,你會用哪幾個?
高原:高、大、白。哈哈,其實,隨性、善良、真實更適合我。
《BLOOM》:如果給我們的女性讀者一句話,您最想說的是什么?
高原:愛自己。
高原的Profile
中國最資深的女攝影師之一,她的攝影作品本身就是一部“中國搖滾樂”的成長史。曾因“竇唯前妻”這個身份被推為娛樂圈熱點話題人物。現在的高原同時也是首飾設計師,2009年創造自己設計和手工制作的首飾品牌“源”,取義源源不斷,源自內心的設計。
編輯:許正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