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公關行業,很多人就會條件反射般蹦出兩個詞:美女,奢侈品——皆令人瘋狂。女性對此更是難以抑制內心隱秘的渴望,那是一團光,看不清但總耀眼。如此,若身在其中,該如何自持?然而認識壽玉瀅后,我才知道并非所有人都會在奢侈品的簇擁中,被亂花迷了眼。她是業界先鋒,可以年年推出《奢侈品報告》,但她也可以踩著高跟鞋一路奔跑,不受半點牽絆。
上帝是不是把幸運隨機分配到了——同一個地方?當你認識了壽玉瀅,難保不這樣想:她生長于一個絕對民主的家庭,父親對女兒擇偶標準的建議只是“或許可以更帥點?”;她自信滿滿地以雙學位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又在工作幾年后“打飛的”去芝加哥商學院(新加坡校址)念MBA;她選擇工作,而不是讓工作選擇她,如今她已是羅德公關中國董事總經理暨高級副總裁……
可更令人大叫不公平的是,她還是一位美人,并且有趣!她的愛情偏偏也走在坦途上,與大學相戀的男友結婚,那男人既帥又自信,家庭生活同樣有滋有味,她的帥兒子足以見證。就是這樣一個在同窗、朋友中最早結婚生子的女人,卻說自己是一個步行者,從來順勢而為,絕不跑著上山一一你信嗎?
她是她唯一的決策人
你能一眼從人群中辨出她的色彩,像是大型貓科動物,再障眼的倩笑也遮掩不了“叢林之王”的氣勢。真正成為自己主宰的人,才會擁有那樣強大的內心吧。
以文化藝術管理和會計學雙學位畢業后的壽玉瀅,像大多優秀的學生一樣來到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但枯燥與重復是她的死敵:“起點也許一樣,但有的人就是喜歡,而我就是煩啊,既然能預見未來的差距,何必勉強?”于是她果斷跳槽,哪怕是一家小廣告公司,可沒多久她又受不了小公司的不規范。第一次聽聞公關這個新行業,就在此時。“只聽說是搞活動的,那很好啊,我一定能搞得風風火火,那就去唄。”翻開114的電話簿,她就這樣闖了進來。
但其實壽玉瀅最明白自己偶然性中的必然性:“原則就是順勢而為。什么叫做勢?大環境是,你的喜好也是。選擇一份工作時,第一要喜歡,第二要擅長,第三要有市場。你能堅持做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多久呢?一年?兩年?一輩子?技術可以學,愛好卻學不來。”她很快發現公關行業不是“搞活動”那么簡單,可那不簡單的部分卻更讓她著迷:“我最喜歡這個行業的地方就是它的可變性,過去我們說公關就是通過各種方式改變別人的觀念,但如今這種溝通是雙向的、互動的,越來越好玩。”
也許有人會說,在未成功之前,這樣跳來跳去只會被說成任性吧?那么她會告訴你:“不要急,淡定點。我們慢慢地上山,不要跑著跑著很快就沒了力氣、失了熱情。”
她是他永遠的電影友伴
順勢而為,到了什么時候就做什么事情。她就是這樣,畢業便工作,不合適就換,覺得沒什么可學了,再去讀書。戀愛亦然,男友說結婚那就結唄,哪怕他那時還是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有孩子了那就生唄,哪怕別人都勸她升職更重要。
“我生活的確很幸福,但也知道,家庭事業的平衡是個謊言。尤其在中國,女主內男主外,你在外面無論做得多好,回到家,家務、孩子就是歸你的。老公對你的期望肯定有,只是有的人不說罷了。所以沒有平衡,只是看你如何把兩者結合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
于是她的下屬常常在凌晨2點收到她的郵件。“其實就是你愿意犧牲多少的問題,我完全屬于自己的時間很少。”工作當然是辛苦的,她還記得當年20多個人一起做完現場3000多人的case后,自己一周瘦了8斤,跑起來時褲子都得提著。鍛煉時間被擠到了早上7點,有時網球教練都會嫌太早而爬不起來,定下晚上6點半下班的規矩,每天陪伴兒子吃飯、檢查他的作業、和他聊天,兒子睡著了她才繼續工作。
電影《春光乍泄》里黎耀輝說:“每次都是你走,我也可以啊,我舍不得而已。”就是因為舍不得。“在你想要追求更高的價值與自我認同感之前,你就得做好準備。”
老公會不滿嗎?“當然也會抱怨,娶個老婆在家,每天就是陪兒子、工作,不開心很正常。有時他會說,我不管,我要看電影。那我無論在做什么,都會立刻放下,陪他看一場。”他不是個浪漫的人,之前《泰坦尼克3D》上映時,他兀自買了票,壽玉瀅暗自驚喜:“那是我們談戀愛時一起看的第一部片子,他竟然這么浪漫?”可到了那天,他卻說:“我先去接爸媽哦。”原來,是把全家人的票都買了。可就像她說的,不要把工作里的“斤斤計較”帶到生活中來,別抱怨他為你上錯了咖啡,他已經為你端來了咖啡,你還想怎樣呢?
她是他們的Elan Mama
在公司里,他們都叫她Elan Mama(Elan是她的英文名),因為她既八卦又貼心,既嚴苛又有愛。
我曾問她,會不會擔心做公關行業的女孩子眼界太高、太聰明、太忙,而無法享受一份平淡的幸福快樂,她說:“怕就怕不夠聰明,聰明人永遠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且知道什么時候應該踩剎車。”
所以,壽玉瀅常會對員工們說,你被奢侈品包圍著,你當然也可以追逐它們,“積攢幾個月的工資去買一個包,然后擠地鐵,完全沒問題,只要那給你帶來快樂,但你別因為那個包被剮了、弄臟了就覺得天都灰了。”在有限之中求完美,工作也一樣,“能力強,自然就越忙,但你得知道什么時候喊停,否則沒有人能給你踩剎車。”話雖嚴厲,但我知道她其實也不止一次對員工說:“這個案子不做了吧。”
一個在羅德工作的朋友說,那里就像家。難怪當我走進辦公室時,并未感到這個行業的緊繃感。喜歡貓的壽玉瀅還常收養流浪貓,辦公室里貓糧、貓砂一應俱全,那些小家伙被員工和朋友陸陸續續收養,又源源不斷送來,但也有“羅大黃”和“小7”這樣一待就未曾離開的“老員工”(它們還有自己的微博呢),有時看家護院,有時還會靈光乍現,走過鍵盤留下動人的句子。
雖然直到離開也沒遇見羅大黃和小7,或許在酣睡吧。但誰知道它們何時又會伸個懶腰,然后不經意地在鍵盤上留下一串驚喜呢。是啊,前路還有多少精彩在等待,誰知道呢?不妨徐步而行,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