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歲的美國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保羅·瑞安是個“高富帥”:身高1.88米,體重74公斤,深棕色短發鼻梁高挺。他是名門之后,卻早年喪父,28歲進入國會,如今被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選為搭檔,他人生道路可謂是跌宕起伏,有聲有色。
10月11日晚,美國大選唯一一場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上,瑞安與現任副總統拜登短兵相接。拜登的從政時間差不多和瑞安的年齡一樣,瑞安還不會說話時,拜登就開始辯論了。但辯論結果是雙方不相上下,瑞安被媒體稱為“最有人氣的年輕政客”。
父親的死讓他成熟 1970年1月29日,瑞安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簡斯維爾市的一個天主教家庭。簡斯維爾市是一個河濱城市,位于麥迪遜和芝加哥之間,人口6.4萬。瑞安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到他這一代,其家族在當地已生活了五代。他的先輩來自愛爾蘭,曾祖父帕特里克于1884年創辦了一家建筑公司,至今還由瑞安的表弟亞當負責經營。瑞安家族與另外兩家愛爾蘭人在當地被稱為“愛爾蘭幫”,全城道路和主要建筑幾乎都是這3家完成的。瑞安的老宅有6間臥室,8間浴室,被列為國家級的歷史古跡。他家附近的6個街區內,住了8家親戚。“我的叔叔和嬸嬸住在街對面,表姐住在隔壁,弟弟住在一個街區之外。”他說。
瑞安的祖父是聯邦檢察院的檢察長,父親保羅則是位律師。他母親貝蒂是傳統的賢妻良母。童年時代,瑞安的生活無憂無慮,直到他16歲時出了件大事。1986年的一個夏夜,瑞安打工到午夜回家。第二天早上,他很晚還沒有起床。那天,母親貝蒂去科羅拉多州看姐姐,他哥哥在當地公園打工,也早早出門。忽然,電話鈴聲吵醒了瑞安。電話是他父親的秘書打來的:“你爸爸的客戶來了。你爸爸在哪里?”瑞安走進父親臥室,看到55歲的父親還躺在床上。他走上前想叫醒父親,卻發現父親已經去世了,死因是心臟病發作。這是他家的遺傳性疾病:他祖父也是50多歲心臟病發作猝死。
瑞安經歷了人生最大的考驗。為了一家人生計,貝蒂到麥迪遜市進修室內設計。患有老年癡呆癥的祖母搬到了瑞安家,瑞安負責照看她。瑞安可以領取父親的社會安全金,直到他18歲成年為止。這些錢,瑞安存起來準備用作上大學的學費。“我成長得非常快。”他說。貝蒂則說:“責任感讓瑞安變得堅強。”
父親去世以后,瑞安格外認真地對待生活中的一切。上高中后,他當選為年級學生會主席和校委會成員。這是他第一個“官職”。他加入了學校幾乎所有的課外俱樂部,并積極鍛煉身體。他打籃球、滑雪、踢足球、劃獨木舟,對打獵和釣魚也勁頭十足。當上聯邦眾議員后,他長期在國會健身中心參加一種名為P90X的健身計劃,結合重量訓練、有氧鍛煉和營養調配,強度大而效果好。《時代》雜志不久前刊登了一張瑞安的健身照片,他頭戴紅帽,手舉啞鈴,手臂上強健的二頭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瑞安的人際交往能力也得到提高。剛上高中時,他到麥當勞打工,經理讓他到廚房去炸牛肉餅,覺得他嘴太笨、不適合在收銀臺前工作。“誰能想到我現在成為國會議員?”瑞安后來很得意地說。在國會,他是記者們最樂意打交道的政客,大家覺得他很容易接近。
“我覺得我會嫁給這個人” 生活的不幸讓瑞安早早地養成思考的習慣。“我大量閱讀,不斷反省,讀了我所能讀到的所有的書。”1988年,他來到俄亥俄州美以美大學學習經濟學。在那里,他對保守主義理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學校園充滿了立場左傾的教授們,瑞安卻和一位激進的保守派教授、自由意志論者威廉·哈特一見如故。自由意志論者主張在不侵犯他人人身和財產的前提下,人有絕對的行為和思想自由;政府的角色是保護這種自由。兩人很快發現,他們都迷戀推崇市場經濟的諾貝爾獎得主哈耶克等人。哈特給瑞安一本《國家評論》雜志,說:“我想你會喜歡它的。”這是瑞安第一次真正接觸保守主義。后來,保守主義成為他的堅定信念。
1991年,哈特推薦瑞安到威斯康星州共和黨參議員卡斯滕那里實習。兩年后,瑞安成為杰克·肯普的撰稿人。肯普是共和黨資深的保守派人士,在稅收政策等方面大力推動共和黨“向右轉”。 瑞安說,肯普引起了自己對公共政策、公共服務和政治的極大興趣,哈特則形容肯普是瑞安的“第二個父親”。對瑞安來說,保守主義理念中最打動他的也許是“自己為自己負責”、而不是依賴他人(包括政府)的理念。他日后的種種政治選擇,都可以從這里找到根源。
1997年的一天,27歲的瑞安又接到了一個重要電話。那是威斯康星州聯邦眾議員諾伊曼打來的,他建議瑞安參選眾議員。瑞安同意了,但他知道自己要借助家族的威望踏入政壇。他回到家族企業,當了一陣子“營銷顧問”,這是他在私營部門的唯一經驗,也為他的簡歷增加了光彩。在競選廣告上,他穿越于當地的一個墓地,一塊塊墓碑上都刻著他祖輩的名字。1998年,他成為眾議院最年輕的議員之一,并連任至今。
在眾議員任上,瑞安結婚了。他妻子叫詹娜,比他大1歲,家庭背景與民主黨淵源頗深。詹娜的父母是律師,舅舅博倫曾當過民主黨籍的俄克拉荷馬州州長,表弟丹則是民主黨籍的聯邦眾議員。瑞安和詹娜在上世紀90年代相識。有一次,瑞安邀請詹娜吃午餐,餐桌上聊到了各自的家庭和事業。詹娜覺得瑞安是個立場鮮明的人:“他對政府的角色有著非常強烈和明確的看法,并且很看重個人的能力。”雖然兩人黨派立場不同,卻沒有妨礙他們的交流。詹娜有一種預感,“我覺得我會嫁給這個人。”2000年的一天,瑞安在常去釣魚的大圣日爾曼湖上向詹娜求婚。隨后他在密爾沃基哨兵報上刊登了訂婚啟事,其中寫道:“瑞安熱愛打獵和釣魚,會剝動物皮,會屠宰,還會自制波蘭香腸和德式小香腸。”
兩人在2000年12月結婚,一共生了3個孩子。瑞安回憶詹娜剛懷上長女麗莎時的情形:“我和妻子到仁愛醫院去為7周大的胎兒做超聲波檢查。我們的小寶貝形狀就像一顆豆子,到現在我們都管麗莎叫豆豆。”2010年,詹娜的母親去世,為瑞安夫婦留下數百萬美元的信托基金。這是瑞安最大的資產。
“我喜歡這家伙” 在國會,瑞安很快成為共和黨保守人士中的少壯派代表。像許多共和黨保守派一樣,瑞安在共和黨總統小布什執政期間感到很尷尬。小布什打了兩場昂貴的戰爭,用大筆金錢來拯救華爾街的銀行家,造成了高達5萬億美元的債務。作為共和黨政客,瑞安不能和總統唱反調;但作為財政保守派,他“大多數時候感到很難受”。在民主黨總統奧巴馬2009年初就職后,這種顧慮不復存在,瑞安開始大展拳腳。
瑞安進入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進而成為委員會主席。他認為奧巴馬“歐洲式的大政府”,機構龐大,效率低下,揮霍無度。
他死死盯著奧巴馬那些大手大腳的花錢計劃,說奧巴馬的預算“使美國企業難以在全球經濟競爭中生存,加劇了退休者的困難,使我們的債務日益增加。”奧巴馬任內,美國經濟舉步維艱,這是民主黨最大的軟肋。瑞安2010年曾提出“美國未來路線圖”預算案,主張全面減稅,改革社會福利和醫保體系;2011年,他又提出名為“通向繁榮之路”的財政預算案,又稱“瑞安預算案”,大膽削減赤字,大幅度修改醫療保險項目,降低個人所得稅和公司稅,以實現削減財政赤字的目標。今年3月,預算案在眾議院過關,成為其政治生涯的里程碑。8月初,《華爾街日報》在社論中將瑞安與上世紀80年代重振美國經濟的里根總統相提并論,稱其為“共和黨內的新生代改革者”。
8月11日,羅姆尼正式宣布提名瑞安為競選搭檔。其實,他倆在墮胎、同性戀等問題上的立場大相徑庭,但兩人第一次會面就彼此滿意,原本幾分鐘的會面延長到了一個小時。羅姆尼在瑞安走后對身邊人說:“我喜歡這家伙。”
羅姆尼選擇瑞安,因為瑞安很多方面和自己是完美的互補。瑞安家道中落后自食其力,個人奮斗經歷充滿“美國夢”色彩,中和了羅姆尼令人反感的富人色彩;1970年生的瑞安與1943年生的羅姆尼是兩代人,可以吸引不同年齡層的選民;羅姆尼來自東部,瑞安的優勢在中西部和南部;羅姆尼是州長出身,瑞安是資深議員,這又是政治經歷的完美搭配;羅姆尼給公眾“冷冰冰”的印象,瑞安卻善于向政見不同的選民推銷自己;羅姆尼政治上比較溫和、理性,始終得不到右翼選民的信任,瑞安卻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保守派之一”,早在2008年前后就和其他共和黨少壯派人物聯手創立“新槍”計劃,幫助共和黨中的新人競選議員,其受益者很多成為最保守的“茶黨”議員,這奠定了瑞安在“茶黨”和少壯派中的地位。
兩人在國內事務上的政見也相同。羅姆尼倡導自由市場,反對政府過多干預,主張削減赤字和減稅。這正是瑞安的主張。奧巴馬陣營則攻擊瑞安的預算案會“為富人減稅,增加中產階級負擔”。奧巴馬的醫療改革在美國國內引發民意極大的分裂,羅姆尼表示當選總統第一天就要推翻該法案,瑞安提出運用市場機制進行調控的醫改方案,正是對羅姆尼政見的很好補充。但羅姆尼缺乏外交經驗,瑞安也是如此。兩人關注的都是財政、社會福利、醫療等國內議題,對軍事與外交事務知之甚少,這是他們的軟肋。奧巴馬則強調自己的“巧實力”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在大選中,兩黨都拿中國說事,瑞安也曾批評奧巴馬面對中國的所謂不公平貿易行為,態度過于軟弱。但最近,奧巴馬在涉及中國企業的貿易糾紛中態度倒是相當強硬。
無論怎樣都是贏家 不過,瑞安對大選結果作用有限。美國媒體稱:“人們不是為副總統投票。他們選的是總統。”過去歷次大選中,副總統候選人的辯論幾乎無法影響選舉結果。何況對剛剛過去的辯論,誰勝誰敗說法不一。CNN的調查認為瑞安獲勝,CBS的調查則說拜登贏了。這也很正常,因為媒體的不同立場會影響到民調結果。
然而,這場辯論對于瑞安和共和黨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辯論前,不少媒體稱瑞安年輕能干但經驗不足,多數選民也表示“不太了解瑞安其人及觀點”。但辯論后,許多人對他刮目相看。作為副總統候選人,瑞安已進入公眾視野。如果羅姆尼獲勝,瑞安將成為國家的二號人物;即便沒勝選,他也將很快成長為未來共和黨內的領軍人物,借助國會舞臺重塑美國政治走向,甚至可能成為2016年的總統候選人。保守派作家克勞薩默說:“羅姆尼的現在就是瑞安的未來。”無論怎樣,瑞安都是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