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明、羅納爾多、亨得利、李寧、菲爾普斯……10月19日,海南省海口市觀瀾湖黑石球場可謂眾星云集,全球著名文體娛樂明星和高爾夫職業選手匯聚在此,參加“亞太區頂級職業明星配對賽”。觀瀾湖,這個人們印象中的高爾夫度假地,如今正不斷延伸著經營范圍——先是耗資50億元在深圳投建了觀瀾湖新城,又和香港蘭桂坊合作打造世界頂級時尚街區,還與馮小剛、王中軍聯手籌建電影公社……日前,在北京國貿中心,觀瀾湖集團主席朱鼎健接受了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專訪,談了他的投資構想。
“父親毅力驚人,做事永不言退” 在高爾夫運動僅有20年歷史的中國,朱鼎健的父親朱樹豪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爾夫球會。朱樹豪1950年1月出生于香港,祖籍廣東省饒平縣海山鎮,是最早來深圳發展實業的香港企業家之一。創業初期,他每天清晨從香港趕往深圳,當晚再返回,經過近20年時間的苦心經營,將其產業拓展至云南、海南等省,把觀瀾湖產業打造成集商務、休閑、運動于一體的高級場所,被業界譽為“中國高爾夫之父”、“中國體育產業第一人”。2011年8月,61歲的朱樹豪在香港去世。談到父親,朱鼎健充滿了敬佩之情。
環球人物雜志:你父親在創業之初,面對的投資環境怎么樣?
朱鼎健:1992年,父親決定在深圳和東莞交界的荒山野嶺投建一座世界一流的高爾夫球會。當時,那里地遠人偏、交通閉塞,從深圳市區開車要顛簸兩個小時才能到達,附近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當地連水、電、氣都沒有,周圍還是山地,幾乎沒有一點優勢條件。父親的朋友都勸他,到那里投資就等于把錢扔到了海里。
環球人物雜志:你當時也是持反對意見的人嗎?
朱鼎健:我當時非常不理解。不過,父親憑借他的眼光,預見到未來深圳的發展速度會很快。當時鄧小平先生正推行改革開放,大力改造深圳。父親認為,會有很多外來投資商進入,他們肯定需要與自己生活品質相配套的休閑設施。父親有一種可貴的精神,“永不言悔,永不言退”,我想這也是我們的家風吧。后來他去海口簽約另一個觀瀾湖項目的時候,已經發現自己有癌癥了。當時我們只簽了最初的協議,還沒有撥款,但父親仍然堅持要做下去。他說,人生就是要不斷迎接風浪的考驗,一個大浪把你打到水底,沖上來,再去迎接100個大浪。他一輩子都保持著這種創業精神。
環球人物雜志:你從父親那里學到的最寶貴經驗是什么?
朱鼎健:就是三個字:中國心。我是香港土生土長的人,從小讀的歷史都是英國史,甚至沒了解過鴉片戰爭,長大后又在國外讀書。我對內地原來是很陌生的。我以前不明白,父親為什么要把所有的產業建在內地。高爾夫不像IT等行業,可以把人員、技術搬到另一個城市重新開始,高爾夫產業無論做得好壞都是帶不走的。父親常說,如果我們對中國未來沒有信心,我們就不會把所有的投資都放在這里。我在國外讀書的時候,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學業,就是為了早點回來,幫父親的忙。歸國后的17年中,我看到他不停地在中國內地發展、投資,開展一系列公益事業,我深切體會到父親的一顆中國心。
“我認為壓力等于機會” 朱鼎健1974年出生,是朱樹豪的長子。在企業管理層中,他算是“少壯派”。去年8月父親去世后,朱鼎健正式接班,成為集團主席兼執行總裁。
環球人物雜志:你感覺壓力大嗎?
朱鼎健:我從來不認為壓力是動力,我認為壓力等于機會。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你有了壓力,說明有人看中你能幫他做成某件事情,所以才把機會給你。
環球人物雜志:在外界眼中,你是“富二代”,你怎么看?
朱鼎健:“富二代”的人生也有各種各樣的版本,我絕對是在重壓下成長的那種。父親是一位嚴父,小孩子在家里吵鬧,他不管對錯全部懲罰。我很小就自己掙零用錢,幫他洗車、擦鞋、做家務,我們家的孩子都有分工;再大一點就到外面工作,在餐廳做服務生,在超市當對貨員,給鄰居剪草、鏟雪……這些我全做過。
環球人物雜志:聽說你做事的最大特點是“快”。
朱鼎健:到今年,觀瀾湖集團成立整整20年了。當年父親帶領整個團隊,只用了10 年時間就打破了歐美有500多年歷史的高爾夫球會規模紀錄,達到具有216洞12大球場的規模。今天我也會秉承這種精神,追求速度發展。
環球人物雜志:企業做決策,都是你說了算嗎?
朱鼎健:我希望在職業經理人眼中,我是一個具有開放思維的引導者,所有決策都是共同決策,共同找到發展思路,我鼓勵他們說“不”,鼓勵他們提意見。手指都有長短,我非常明確我的弱點,比如,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總是要做最好的自己。但我跟上一代也有一個很大的區別,父親以前都是獨資經營,百分之百控股、百分之百擁有,從不合作,我現在會引進一些合作方。
“傳承是責任,發揚是使命” 2012年5月24日,著名導演馮小剛、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以及朱鼎健三人宣布,要聯手成立合資公司,打造最具中國特色的電影旅游商業項目——海口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一個是電影制作人,一個是媒體運營商,一個是體育休閑產業管理者,三個男人究竟唱的什么戲?
環球人物雜志:能簡單介紹一下你和馮小剛、華誼兄弟的合作嗎?
朱鼎健:我跟馮小剛導演認識好多年了。他拍完《溫故1942》后,到觀瀾湖休假,偶然提到他在電影拍攝中經常會搭建很多很美的場景,但是戲散了,景也拆了,覺得很惋惜。我當時想,不如共同合作,把這些場景留下,可以讓來休閑的人感受不一樣的風情和時代。
環球人物雜志:你們策劃了多長時間,這種發展模式有例可循嗎?
朱鼎健:從馮小剛引薦我認識王中軍,到達成共識一共就40天。這完全是我們從來都沒做過的事,三個大品牌走到一起,分屬不同領域。我們一共碰面六七次,別人做事可能要慢慢商量,而我做事的風格是,定了,就馬上叫專業團隊連夜協商、策劃、預估風險。
環球人物雜志:為什么要聯合影視文化產業一起發展呢?
朱鼎健:我向往四世同堂,享受天倫之樂。隨著爺爺奶奶、父親母親的去世,我越發感到家庭和健康的重要性。我希望我的休閑產業不是只為某個家庭里的一個成員服務,而是一家男女老少都能來,把所有開心元素都結合在一個度假村里。我們現在建了很多溫泉,希望以后還有電影公社,包括香港蘭桂坊時尚街區。人們常說文體不分家,所以我要打造文體合一的娛樂休閑場所。
環球人物雜志:這是不是意味著,你在上一代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變革?
朱鼎健:傳承是責任,發揚是使命。我必須要傳承好父親的事業,但如果只是守業的話,企業一定會退步的,我必須引入新元素、新思維,把度假區產業、觀瀾湖集團變成國際的,達到共贏的效果。
環球人物雜志:一般認為高爾夫是貴族運動,你怎么看?
朱鼎健:我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其實在歐美國家,高爾夫是非常平民的運動,大家都可以參加。我現在對原來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高級會員制進行了改變,希望普通家庭也能在我這里享受尊貴的五星級休閑娛樂服務。我們現在有4小時花費480元的高爾夫卡,如果多個人來,其實和唱卡拉OK的價位一樣了,但這里的生態環境和食宿都是非常好的,我希望觀瀾湖能變成尋常百姓的休閑樂園。
編輯|尹潔 美編|黃浩 圖編|傅聰 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