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加勒比女海盜到托爾斯泰筆下悲劇性的俄國貴婦,現年27歲的凱拉·奈特利已超越了時代的界限。這位英國女孩,用她并不妖嬈,甚至有些單薄的形體征服了銀幕,成為當今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希望之星。
“她有非凡的智慧。”近日,新版《安娜·卡列尼娜》在全球上映,導演喬·懷特的這句點評,真正道出了奈特利成功的秘訣。
“第十三世”安娜 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有多少顆心,就有多少段情”。在奈特利演繹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她把表演重心更多地放在內心道德上,演繹了一個在自我矛盾中不可自拔,最終走向毀滅的悲慘女人。
奈特利18歲時就讀過托爾斯泰的這部經典,她對這個人物有自己獨特的理解:“當我為了準備這個角色重新閱讀小說時,我發現了其中黑暗的一面。一直以來我都有個疑問:安娜到底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我認為托爾斯泰在寫這部小說的時候,從某種角度講,是憎恨安娜這個角色的。他把她展現給世人去評價,這是一種毀滅。在安娜的身上,你看到了人性的弱點,以及英勇與可怕的情感。越關注她,就越會不自禁地審視自己。我感覺我應該表現出她的善良,同時還有她的冷酷。”
這個備受爭議的文學角色曾被搬上銀幕12次。一批光彩照人的巨星,如葛麗泰·嘉寶、費雯麗和蘇菲·瑪索都出演過安娜,而與前輩們相比,奈特利的“第十三世”安娜又有了新的注解。她承認,出演這樣一部氣勢恢宏的作品需要面對空前的壓力,但安娜的愛情故事依然被她表演得蕩氣回腸。英國媒體評論奈特利是一個“出色的安娜,表現出這個人物不同角度的迷人、高傲和頹廢。再次證明了她的演技。”
讓人們聯想到年輕的奧黛麗·赫本 奈特利的童年是在位于倫敦西南部的特丁頓度過的。父母都是從事演藝工作的“圈里人”,父親是一位演員,母親則是一名劇作家,有父母的言傳身教,奈特利從小就對表演充滿了向往。1988年,3歲的她就吵著向父母要禮物——一名經紀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奈特利被查出患有一種叫“閱讀障礙癥”的病。母親明白這意味著什么:如果治不好,奈特利的未來將大受影響。奈特利回憶說:“那時母親要求我每天必須看書一小時。她下班時看到我手里有書,臉上才會帶笑。”小小年紀的她不折不扣地按照母親的要求去做。
7歲時,她開始“觸電”,之后又陸續在幾部電視劇中露臉。11歲時,父母如愿給她找了一個經紀人。
奈特利真正出演大制作影片,要屬1999年的科幻巨作《星球大戰前傳一:魅影危機》,但觀眾們并未記住這個女孩,她就像美麗的影子一般被鏡頭帶過——在片中,她只是娜塔莉·波特曼的替身。2001年,在一部青春恐怖片《洞穴》里,奈特利升級為女主角,這種類型片頗受歐美年輕人喜歡,她也終于可以施展出自己的演技。為了全心全意地表演,奈特利毅然決定離開學校,全職參與影視拍攝。
2002年,她出演了電視劇版的《日瓦戈醫生》,同樣是史詩級的俄羅斯名著,當時年僅17歲的奈特利對于歷史背景和角色的理解顯然和今天出演《安娜·卡列尼娜》時不一樣,但她也得到了不少鼓勵。
2003年之后,奈特利的表演事業真正進入了“爆發期”,她在5年內一口氣拍攝了15部電影,其中既有讓她一夜成名天下知的《加勒比海盜》,也有根據18世紀文學名著改編的《傲慢與偏見》,以及英國歷史傳奇史詩《亞瑟王》和一系列浪漫喜劇。
《加勒比海盜》的火爆無需多言,片中她與約翰尼·德普和奧蘭多·布魯姆搭檔,扮演野性難馴的總督女兒。因為這部影片,奈特利進入好萊塢一線女星行列,片酬大幅度躍升。
《傲慢與偏見》是奈特利與才華橫溢的年輕導演喬·懷特的第一次合作,這部影片讓奈特利首次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美國《綜藝》雜志毫不吝嗇地夸贊她“具有閃光的表現力,讓人們聯想到年輕的奧黛麗·赫本。”《贖罪》是她和喬·懷特的第二次合作,這部源自二戰的情歌充滿了感傷的魅力。
今年,她的另一部新片《危險方法》讓她再度迸發異彩。這部由世界名導大衛·柯南伯格創作的人物傳記片,講述了弗洛伊德和榮格兩位偉大的心理學家之間微妙的關系。奈特利飾演的女病人薩賓娜成了兩位精神醫生的分析對象,同時又與他們在情感上互為糾葛,尤其需要演員表現出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心理活動。
“我不喜歡追名逐利的人” 這個并非擁有“肉彈”身材的女孩曾被英國《男人裝》雜志評為“全球百位最性感明星”之首,世紀女神瑪麗蓮·夢露僅僅屈居第五。
奈特利曾說,她熱愛自己的平胸,還為CK拍攝過一組大秀平胸的性感照片,非常坦蕩卻非常誘惑。時尚界對她也大為認可,認為她的魅力“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的豐滿。她的性感混合了中性與頑皮,還有適時流露的適度優雅。”
奈特利不喜歡時尚的裝扮,在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時,她把這場盛典比喻成熱鬧的狗走秀:“走過奧斯卡的紅地毯,我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得了大獎的獅子狗,所有的人都會根據我的衣著來給我打分,沒有人會在意我究竟有什么才華。在我看來,誰有可能成為當晚最大的贏家在某種程度上完全取決于那晚你穿的衣服、戴的珠寶首飾是不是恰巧迎合了影評人的口味。這感覺真的太可怕了。”
她曾推掉在007系列電影里出演邦女郎的邀請,并說:“名聲的價值被高估了,我也不喜歡追名逐利的人。”這和她對男友品質的挑選如出一轍,她喜歡有紳士風度謙遜的英國男人,對美國男人的自負和浮夸不以為意。
清醒、冷靜、敢于審視自我,是奈特利喜歡扮演的女性,也正是這朵“英倫玫瑰”自己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