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如你的人卻比你成功
文正語錄
古來大戰爭,大事業,人謀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
[谷園解讀]
人的資質、努力的程度,其實都差不多,可最終的成就卻會有天壤之別。
凡事沒有必然。那些需要努力才能達成的事沒有必然。
一個尋常之人,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成為一個大國的首富,可能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吧。對此,松下幸之助認為,自己的成功百分之九十是幸運,百分之十是靠自己的努力。
其實,何止大人物如此。平凡如我輩,身邊的同事、同學、同鄉,總有一些人或大或小的成功。而你似乎比他更優秀,看的書更多,受的累更大,文章比他寫得更好,覺比他睡得更少,但你混得不如人家。
這里有三個問題要注意:一是,不要忌妒別人的幸運,這跟忌妒別人的才能一樣不可取;二是,繼續努力,人生才剛剛開始,現在說誰比誰成功還為時尚早,誰笑到最后才最好看;三是,要想想曾國藩的這句話。與此類似的,還有一種說法,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這是我聽培訓大師余世維講的,他說:中國傳統的觀念里,人的成功,第一靠命;第二靠運氣;第三看風水是不是有利;第四看祖先與現世是否積了德;第五是靠讀書。這里讀書也泛指了一切主觀的努力。
要低調
文正語錄
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
[谷園解讀]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紅旗下,一代人完成了自己的資本積累和權勢積累,并且歷史性地推出了他們的富二代與官二代,這個稱謂帶著資本主義私有制與封建主義世襲制的刺鼻氣息。我的這種表達方式,體現了大眾對這個群體的態度與情緒。
他們做錯什么了嗎?事實上他們中的很多人,繼承了父輩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優良的基因,正在做著更讓人尊敬的事業。同時也有很多人,確實是坐享其成、揮霍、炫富、攫取特權、傲慢放肆。
中國人不患貧,患不均。歷代以來,起義者、革命者都抓住這一點,以均貧富為口號。確實,得民心就這么簡單。
在這種整體的社會情緒里,富者、官員的行為會被放大化,一丁點兒的出格就會被作為一種挑釁,刺痛大眾的眼睛。
為什么撞人的總是寶馬?夏利不撞人嗎?為什么那個倒霉孩子的爸爸總是官員?
不用說很多,如果你恰好是個“二代”,你應當明白,低調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是“李剛”,要以身教,教孩子低調。
什么叫老練
文正語錄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息,既要精到,又要簡捷。
[谷園解讀]
什么叫老練?這就是。曾國藩的這段話描述了一種極為老練的做事風格:一是穩,二是隱。
“穩”字,曾國藩講過很多,比如:
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穩當從容,可當大事。
不慌不忙,盈科后進。
盈科后進,這個詞出自《孟子》,意思是,水流遇到坑洼,要灌滿它后,才繼續前流。比喻做人做事踏踏實實,順乎自然,一步一腳印。
辦事無聲無息,其實就是一個“隱”字,有隱蔽、隱藏、低調之意,這是有普遍意義的。
我們說到頂尖的高手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手常常是在幕后的,獵手靜靜地隱藏在角落里。高手也許就在你身邊,在你不經意間,他便做成了你想做卻沒有做成的事。事實上,當我們把自己在做的事告訴別人時,很少是因為需要對方的指導與幫助,而是炫耀、渴望贊美。然而,你得到的贊美未必是真誠的,你在做的事則可能很快便遇到了意外的阻力。當然有時你是真的想請教對方,或者給對方以啟發,但應當掂量好對方的為人。
另外,“精到”與“簡捷”則強調做事的創新性和可操作性。對于企業來講,最重要的是“贏利模式”,尤其強調這兩點。
(摘自《吃透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