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歲的馬琳·勒龐金發碧眼,煙癮不小,聲音沙啞,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11年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名人之一。馬琳喜歡讀書,每年夏天都會帶很多書去海邊度假,吹吹海風,同時也讓自己沉浸在“書的海洋中”。她為人隨和,面對鏡頭從來不會刻意擺出某種姿態,而是任記者隨意拍,不會提出任何要求。這讓不少人覺得她很“親民”,也很有魅力。
然而,馬琳并不是一位溫柔的女學者,而是一名女律師、女政客,極右翼的法國國民陣線主席。不久前,她正式成為總統候選人,將在5-6月份參加總統選舉。目前,她的支持率僅次于現任總統薩科齊和左翼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雖然她最后勝選的機會并不高,但一位極右政客能有如此聲勢,也令人深思。
極右的父親讓她受苦 馬琳1968年8月5日出生于巴黎市郊,是家中三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她的父親讓-瑪麗·勒龐是法國老牌的右翼政治家,讀過軍校和法學院,當過傘兵部隊軍官,上世紀60年代加入提倡法西斯主義的新秩序黨。1972年,馬琳4歲時,父親以新秩序黨為基礎,創立了國民陣線,并自任主席。
老勒龐一輩子在宣揚“法國人優先”,實質是民族沙文主義、排外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大雜燴。在其著作《法國人第一》中,老勒龐提出了修改憲法、經濟上實行非國有化、恢復死刑、加強社會秩序等主張。他強烈反對移民,聲稱要保持“民族純潔性”,并排斥歐盟和自由貿易。他也反對墮胎、反對同性戀,主張限制罷工權利。2005年,他聲稱二戰時納粹對法國的占領是“仁慈的”,蓋世太保在“保衛”法國人民,這番言論激怒了公眾。根據法國法律,質疑納粹反人類罪行的言行屬犯罪行為,2008年,巴黎輕罪法院判定勒龐犯有“為戰爭罪行辯護”和“質疑反人類罪”。勒龐上訴,但巴黎上訴法院不久前宣布支持原判,判處勒龐入獄3個月緩期執行,并處1萬歐元罰款。
父親的極端主張給馬琳帶來了心理陰影。小時候,她和兩個姐姐在學校遭人嘲笑,甚至連老師都輕視她們,只因為她們的爸爸是個“法西斯分子”。小馬琳的生活中也充滿了恐懼,1976年,有人對老勒龐不滿,把一枚炸彈扔到了他家公寓走廊上。炸彈把大樓外墻炸了個洞,也把馬琳從睡夢中嚇醒。幸好,一家人安然無恙。這事給馬琳的心靈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傷,從那時起她便意識到,“從政可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多年后,她曾在自己的書《逆流》中寫道:“早晨,是冰冷將我喚醒。那時我只有8歲,突然意識到父親太過出名,我不得不抱怨這一切。”那個時候,她發誓不再重復父親的生活。成年以后的馬琳,也不贊同父親支持納粹和
反猶太的主張。
“父親把政治病毒遺傳給了我” 雖然馬琳反感政治,但另一方面,她身上又“流淌著政治的血液”。老勒龐說,馬琳“生來就具有領袖性格”,他帶馬琳參加演講會等活動,讓她看電視里的政治辯論,“她就是這樣學會了搞政治。”馬琳在巴黎第二大學取得法學碩士學位,在校期間就積極參與學生組織——“巴黎大學生全國俱樂部”的活動,還一度成為名譽主席。
1986年,18歲的馬琳參加了國民陣線。1992年,馬琳取得了律師資格,隨后當了6年律師。也是在1992年,她參加巴黎分區眾議員選舉,獲11%的支持率。1998年,她順利當選參議員。2003年,她當上了國民陣線的執行副主席,2011年成功當選主席。但馬琳仍然在自傳里感嘆,從政是“命運的安排”,甚至說這是父親的“遺傳病毒發作”。她說,“父親把政治病毒遺傳給了我,我吃飯、睡覺都離不開政治,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試圖擺脫這一切上,到頭來卻發現自己越陷越深。”
馬琳要競選總統,某種意義上也在替父親圓夢。從1974年開始,老勒龐五次參選總統,最終都因其極右主張失利。眼見父親的路走不通,馬琳開始走比較溫和的道路,在諸如墮胎等問題上的立場也不像父親那么堅定。不過,她仍持有較偏激的觀點。比如,她主張加強對移民的限制,強化國家安全,嚴厲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分子;批評法國正在“伊斯蘭化”,“穆斯林成為阻礙法國社會世俗化的最大障礙”。通常,這種極右的觀點并不會被社會主流接受,但在今年的一系列民意調查中,馬琳的支持率一直穩定在18%到20%之間,顯示這些觀點有一定市場。
不久前,法國西南部圖盧茲發生駭人聽聞的槍擊事件,更是給了馬琳強化自己立場的機會。3月19日,自稱“基地”組織成員的阿爾及利亞裔法國公民梅拉槍殺了4名無辜者,其中包括就讀當地一所猶太學校的3名兒童。此前,他還槍殺了3名軍人。在與警方對峙30多個小時后,警方強攻,梅拉在與警方交火5分鐘后跳窗逃跑,結果摔死。事件發生后,馬琳迅速表態,批評政府低估了“原教旨主義風險”,面對宗教極端勢力“害怕了”,并說法國一些地區已經“落入宗教極端分子手中”。有報道稱,梅拉早就被美國政府列入禁飛人員名單,不得登上任何一架飛往美國的飛機,因為美方認為他是個潛在威脅。馬琳借機質問法國安全部門是否了解這些情況,為何沒有對兇嫌進行嚴格的監視。馬琳的這些強硬言論為她贏得了不少喝彩。分析人士稱,2002年老勒龐競選總統時,正值“9·11”事件后人心惶惶之時,他靠著加強國家安全的言論,在首輪選舉中擊敗了前總理若斯潘,進入了第二輪選舉。如今,馬琳也許想故伎重演。
不想把孩子扯進政治 盡管政治上馬琳雄心勃勃,但生活中的她活得并不順心。馬琳的母親皮埃雷特曾為《花花公子》雜志拍過裸照,她只穿一條圍裙,手里揮舞著個拖把,那形象讓馬琳“感到崩潰”。1987年,勒龐夫婦離了婚,勒龐按法律得給前妻一筆“分手費”,拿著這錢,馬琳的母親跟著勒龐傳記的作者去了美國。父母婚變讓馬琳“聞到了地獄的氣味”。
馬琳的婚姻生活也不如意。她極不愿暴露私生活,人們只知道她兩次離婚,并生了3個孩子。她現在的生活伴侶路易·阿里奧也是她的合作伙伴,兩人2000年開始建立一種非常低調的關系,他們生活在一起,但在公開場合出現時總是分別到來,又各自離開。
其實,馬琳對自己的私人形象倒不是很計較,近年來為顯示“親民”,她甚至穿著睡衣接受過采訪。但她對孩子的保護非常較真兒,2010年,一家法國周刊因為發表了一幅馬琳帶著3個孩子外出的照片,被她告上法庭,雜志社為此賠償她1.9萬歐元(約合16萬元人民幣)。有人說,馬琳也許是為了避免自己的童年不幸在孩子身上再現,所以才那么不愿意把孩子扯進政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