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例舉分析了火力發電廠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運行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基本的決方法。生產運行中要嚴格控制,調整不適當的參數。及時發現設備運行中異常現象,防止發生事故發生。
關鍵詞:火力發電廠煙氣脫硫(FGD) 除霧器 石膏雨
中圖分類號:TN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a)-0083-01
我國是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火力發電廠以燃煤機組為主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大量的燃煤必然導致鍋爐煙氣中SO2的大量排放,造成環境污染。目前,國內鍋爐燃燒脫硫方法中,采用煙氣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工藝的較多,但這種工藝基本是引進國外技術,在運行中還存一些問題,本文加以歸納例舉并提出一些針對性解決措施。
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常見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脫硫效率低
火力發電廠燃煤機組脫硫效率低的原因很多,主要包含系統設計不足,煤種含硫量變化造成煙氣含硫量高、石灰石吸收劑的純度、活性等因素,還包括運行控制因素,如運行中吸收塔漿液的控制,吸收塔pH值控制、吸收塔漿液濃度、吸收塔漿液過飽和度、循環漿液量、Ca/S、氧化風量、廢水排放量等等都會對脫硫效果造成影響。
影響FGD系統脫硫率的因素很多,這些因素叉相互關聯。特別是無法燃用設計煤種問題。目前國內煤炭品質不一,造成很多電廠燃燒煤種嚴重超出設計值,造成脫硫系統無法長期穩定運行。這就要求在工程系統設計初期選定合適的設計和運行參數。運行中選擇高品位、活性強的石灰石作為吸收劑,控制鍋爐的燃燒和電除塵器的運行,使進入FGD系統的煙氣參數在設計范圍內,以保證脫硫效果。
2 除霧器結垢堵塞
FGD系統運行中沉積在除霧器表面的漿液中所含的物質會引起結垢。如果這些污垢不能得到及時的沖洗,就會在除霧器葉片上沉積,進而造成除霧器堵塞。結垢主要分為兩種類型:濕-干垢和結晶垢。濕-干垢較為松軟,簡單的機械清理以及水沖洗方式即可得到清除。結晶垢則較為堅硬不易沖洗。
為防止運行期間除霧器堵塞,控制吸收塔漿液濃度,控制pH值波動,并按設計要求的水流量及沖洗頻率定期進行沖洗除霧器,沖洗時需確保沖洗壓力,防止結垢物堆積堵塞。
3 石膏雨問題
石膏雨包含了石膏和雨兩層含義。與未脫硫的原煙氣直排相比,脫硫后的凈煙氣在抬升高度及擴散能力方面相對較差,因此當脫硫后煙氣從煙囪排出時,由于煙溫與環境溫度相差較大,煙氣來不及擴散,煙氣中的飽和態水遇冷變成過飽和狀態,最終成為冷凝液落到地面形成雨,煙氣排放溫度與環境溫度相差越大,越容易形成雨。
解決石膏雨問題主要優化脫硫系統設計,分析煙氣脫硫入口煙氣量與設計參數的偏差;選擇合適的煙氣流速;選擇合適的除霧器類型;采用較小液氣比來進行優化。還可以采用“濕煙囪”內筒型式的改進方式,并在煙囪內筒設置積液槽。石膏雨現象多出現在鍋爐高負荷運行期,這與煙氣流量有關。當機組負荷大時,在保證鍋爐正常燃燒前提下,適當減少風量,控制爐膛負壓與升壓風機壓力,降低煙氣流量與流速,降低石膏雨。
4 漿液泵的腐蝕與磨損
由脫硫工藝的特點決定了所有中間介質均為腐蝕性液體,同時液體中均攜帶有顆粒物。接觸這些漿液的設備,如泵、管道的磨損和腐蝕是免不了的。特別是對于泵常伴有汽蝕現象發生,加劇了泵的磨損。
針對石膏系統的生產流程,改變設備的運行工況,即降低漿液泵輸送介質的密度,控制漿液流速在設計值范圍內,可大大地延長設備的壽命。保證入口煙塵濃度低于設計值;保證石灰石細粉品質,粒度、純度符合設計要求;采用耐磨材料或耐磨涂層都可以有效的減少漿液泵的腐蝕與磨損。
5 機械密封損壞
機械密封是一種限制工作流體沿轉軸泄露的、無填料的端面密封裝置,機械密封有至少一對垂直于旋轉軸線的端面,該端面在流體壓力及補償機械外彈力的作用下,加之輔助密封的配合,與另一端面保持貼合并相對滑動,從而防止流體泄漏。由于兩個端面緊密貼合,使密封端面之間的分界形成一微小間隙,當一定壓力的介質通過此間隙時,會形成極薄的液膜并產生阻力,阻止介質泄漏:液膜又可以使端面得以潤滑,由此獲得長期的密封效果。
離心泵在運轉中突然泄漏,多數是由于工況變化較大,維護不當引起的。造成機械密封損壞的主要原因有:抽空、氣蝕或較長時間憋壓;泵實際輸出流量偏小,大量介質泵內循環,熱量積聚,引起介質氣化,導致密封失效;停運未排空或入口門泄露,導致泵體內存有漿液,當泵長時間停運,漿液沉積嚴重,重新啟動也會扯壞密封面;介質中腐蝕性、聚合性、結膠性物質增多,環境溫度急劇變化,工況頻繁變化或調整,密封水斷流都會造成機械密封損壞。
運行中,加強對密封水的巡檢,特別是循環泵,防止斷流;保證密封水壓力和流量;定期檢查泵振動,一旦出現振動過大,及時停運進行反沖洗,必要時檢查入口管道或濾網。
6 吸收塔漿液起泡
純凈的液體不能形成穩定的泡沫,吸收塔起泡是由于系統中進入了其他成分。比如鍋爐在運行過程中投油、燃燒不充分,未燃盡成份隨鍋爐尾部煙氣進入吸收塔,造成吸收塔漿液有機物含量增加;或者鍋爐電除塵運行狀況不好,煙氣中粉塵濃度超標,含有大量惰性物質的雜志進入吸收塔后,致使吸收塔漿液重金屬含量增高。重金屬離子增多引起漿液表面張力增加,從而使漿液表面起泡;石灰石品質不高,水質不達標等等原因。
吸收塔漿液起泡溢流后,首先要消除已產生的泡沫,然后分析起泡原因,嚴格控制進入吸收塔內各種可能引起起泡的物質,調整運行緩解起泡溢流。吸收塔地坑還需要定期加入脫硫專用消泡劑。必要時,停運一臺循環泵,減小吸收塔內部漿液的擾動,降低漿液起泡性;加大石膏脫水量,進行漿液置換;脫水的同時,加大廢水排放量,降低漿液中重金屬離子、CL離子、有機物、懸浮物及各種雜質的含量;當吸收塔起泡溢流,必須定期打開煙道底部疏水閥疏水,防止漿液到達增壓風機出口段。
參考文獻
[1]石文風,劉連利,劉偉.煙氣脫硫劑的研究現狀及進展[J].渤海大學學報,2007,28(4):24-29.
[2]程永新,曹佩.濕法煙氣脫硫系統中“石膏雨”問題的分析及對策[J].電力建設,200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