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煤礦采集工作面第一次放頂過程中,通過對各種頂板礦壓活動進行觀測,可以確定第一次放頂的各項數據和計算方法。采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礦壓進行分析總結,根據初次放頂程序數據進行合理性的分析研究。同時,通過初次放頂礦壓觀測建立有效的觀測站,達到及時捕捉礦壓信息,以及對壓力凸顯狀況提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初次放頂 防護措施 頂板防護
中圖分類號:TD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a)-0091-01
初次放頂的意思就是初步采集工作從開始做切眼到工作采集面的高度到達開采高度的兩倍左右的過程。這個階段被稱為是工作采集面的初次放頂。相關的技術數據表明,光做采集區域對出來來到的礦壓進行管理,能夠保證提高安全生產,對杜絕傷亡事故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1 煤礦采煤工作中綜合采集工作面實行初次放頂的兩個階段
工作采集面初次放頂極容易造成工作面頂板坍塌事故。防止頂板坍塌事故發生,保障安全生產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提高綜合支撐能力。因此,加強對初次放頂期間的管理是工作采集面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其中第一階段為從打開切眼開始推進作業導致等般坍塌。第二階段為直接頂跨到老頂板的第一次坍塌。并且在工作采集面初期放頂時加強礦壓的觀測掛歷,并根據礦壓的觀測結果進行分析,并通過有效的數據進行對頂板的管理,保證工作采集面支架和單體支柱的安全性牢靠性。
2 硬性較高的頂板在初期放頂時產生的安全威脅隱患
由于硬度較高的頂板在工作采集面回采過程中不能隨著工作推進及時的掉落,極容易在采空區域形成大面積的危險性懸頂。當這種懸頂到達了一定面積的時候,會發生斷裂而突然掉落,造成極大程度的危害。其危害不光針對于工作人員,也針對于機械設備。
3 正確的實施初次來壓的預測報告
為了防止采集區域的采集面因為頂板的斷裂,支架不足以抗衡巖梁造成大面積的垮塌事故,必須先要做到控制巖層的性質,在檢測和預報頂板老頂板的斷裂發展過程的基礎上,積極的開展對采集工作面初次放頂的預測報告。檢測檢查儀表的設置。對礦壓初次顯現進行綜合性評估判斷。根據相關的判斷估算數據進行一次現場技術性大會診,制定有效的措施,加強安全生產監控。
4 工作采集面初次放頂期間的頂板控制措施
在工作采集面的初次放頂期間,對新生頂板采取限定變形的準則,這樣可以保持新頂板與老頂板之間不會出現較大的斷層。在可自行控制范圍內,保證新頂板的完整性。這樣的做法可以有效的防止頂板破碎發生瓦斯漏冒事件以及頂板傷人事件。還有就是防止老頂板在產生礦壓時直接對新頂板產生樁基,造成整個頂板層垮塌事故。根據我國廣業現場管理經驗來看,實際操作中要做到支柱的維修質量和支撐質量,還要做到管理好泵站壓力不低于17MPa,同時在底板柱下要鋪墊一層膠皮物質,每一班工作人員都要對支柱進行兩次維修檢查。只有保證了支柱的支撐能力才能使頂板位置的支柱起到有效的支撐作用,不易發生頂板坍塌事件。
對老頂板實行控制監管措施。在采集工作區除此放頂期間,新頂板除此跨落到老頂板第一次跨落階段,不但要管理好新頂板,同時也要抓好老頂板的監控問題,隨著采集工作的推進,老頂板會達到一個極限彎度而變得彎曲下沉,同時新頂板也會隨之下沉。
根據綜合礦壓所顯現出來的特點與規律,對老頂板進行壓力預測,根據預測在進行一次技術會診,采取有針對性的建議進行開展強化措施,按照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在支柱體系齊全,并能保證支柱有效支撐的能力基礎上,來進行支架維護,是一些支架能在老頂板穩定的狀態下發揮作用,這樣能有效的防止大面積的垮塌,從而安全的度過老頂板初次抗壓階段。同時,在老頂板斷裂以后,作用于煤礦壁前方的支撐壓力會巷內部轉移,采煤工作面和上下兩巷道的的礦壓也會減弱,這樣就進入了工作采集面正常推進階段。此時,仍然要抓好新頂的管理工作,以防止局部冒頂的災難性事故發生。
5 工作采集面初次放頂的管理工作
各階層的領導要重視起初次放頂,務必做到層層管理。其中頂板管理的第一責任者就是礦井生產礦長。礦長的主要職責就是組織和監督初次放頂的進展情況,根據相關數據解決好初次放頂存在的安全隱患和解決初次放頂問題的方案。礦區的總工程師負責技術管理,制定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帶有指導性和先進思想性質的規程措施,從監督到實施方面進行把關。搞好工程質量加強生產管理監督,實現安全生產是采煤隊主要職責。至于安全督促部門主要就是要做到檢查每個部門對規章制度的落實態度,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并有權利有義務勒令其部門整改。
各階層的領導都要跟班知道,在發現問題的同時解決問題。科學在進步,時代在發展,依靠科學科技手段,全力以赴的抓好初次放頂的工作重點,根據相關數據定制有效的決策建議,同時每個跟組的領導班子成員必須要熟知關于除此放頂方面的有關章程。如,當壓力到達21MPa的時候,要懂得如何去鑒定規定的MPa,會做出相關的記錄,懂得從分析角度去鑒定支柱的支撐能力和工作能力,以求做到心中有數。在初次放頂期間,要加強觀測力度,重點觀測區域應該放在靠近頂板線的最后一排支柱、局部冒頂區的支柱、機風巷道的超前支撐保護等。并采用循環性檢查,務必要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觀測數據要真實齊全,對于初次放頂所產生的宏觀性情況要進行重要記錄,對于存在的隱患提出可行的建議。
進行定期的不定期的組織學習,以求增加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如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領導者的管理工作又做不長上去,在先進的生產技術設備,在科學的防護措施也不能確保百分百的安全生產操作。務必要做到從全局出發,對全礦區的人員進行系統性的培訓,只有增強了工作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才能做到各司其職,將安全生產放在首要位置之上。
6 結語
采集工作面初次放頂的技術性管理直接的關系到煤礦產業的安全性生產以及經濟效益。頂板支柱方面的管理是采礦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它不僅關系到了煤礦的安全狀況,同時也直接與經濟效益息息相關。因此,煤礦產業采集工作面的初次放頂技術的管理準則是加強頂板支柱的管理,減少頂板坍塌事故,確保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揣文峰,王緒光.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的技術與管理[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3(2).
[2]安鶴龍.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的技術管理[J].煤炭技術,2004(4).
[3]劉生.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技術管理[J].中國煤炭工業,2010(1).
[4]揣文峰,王緒光.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的技術與管理[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