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發展越來越快的國民經濟,煤炭能源的需求量和開發量也隨之發生著一定的變化,與此同時,煤礦井下運輸系統的變化也是比較顯著的。伴隨著礦井規模的不斷擴大,皮帶運輸機可不可以實現有效地運行,對于整個生產環節的質量和效率來講,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文就在皮帶運輸機增力裝置概念的前提下,對皮帶運輸機的運行狀況進行相應的分析和闡述,從而使運輸能力以及煤礦安全都得到一定的保障。
關鍵詞:皮帶運輸機 增力裝置
中圖分類號:TH2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a)-0106-01
所謂皮帶運輸機增力裝置技術,就是在現有的皮帶運輸機上皮帶底部,將一部同步運轉的小皮帶安裝上去,使運輸機的能力得以增大,這樣的話,皮帶運輸機的拉力也會隨之得到增加,在不更換和不增加皮帶機的條件下,可增大運輸機的能力。另外,還可以采用紅外與超聲傳感器,對井下皮帶接頭與托滾的運行狀態,通過地面遙測進行監視和檢查故障。
1 皮帶運輸機輸送
對于露天礦來講,皮帶運輸機可以將大量的物料傳遞給它,這種方法不僅方便快捷,而且在費用上也是比較節省的。與汽車不同,相關操作人員并不是需要全部體力勞動,所以,汽車和其它柴油運輸機就運用皮帶運輸機進行代替,而且這種做法也在不斷完善和健全。在運輸機中可以劃分出很多種類型,軌移式運輸機,可彎曲運輸機和移動式運輸機。移動式運輸機不僅可以在汽車上安裝發揮作用,而且在輪胎上進行安裝可以實現經常移動的效果。有拉緊站和移動頭部裝置,可以將運輸機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從而也降低了運輸機移動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皮帶運輸機若是具備先進的技術,那么最終就可以達到7.5m/s的速度,6臺2000kW機組可以對其進行驅動。針對鋼繩皮帶在遠距離大高差輸送中,3m寬的皮帶已經在大規模的生產中得到了較為廣泛地應用。而針對那些規格較為常見的長皮帶運輸系統而言,鋼繩皮帶運輸系統是制約它發展的主要因素。其實這個系統并不是剛剛出現和形成,而是通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和演變,它的本質已經隨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所以不管是其性能,還是可靠性和運營成本都得到了較大程度的進步。
驅動裝置和物料運載裝置在鋼繩皮帶運輸系統的正常運行過程中得以分離。通常情況下,運輸系統的皮帶所運載的不僅是物料,傳遞拉緊也是其需要發揮的作用。在西澳大利亞,所運行鋼繩的長度是最長的,然后再通過礦區將鋁土礦輸送到新的鋁冶煉廠。這個輸送路線的距離有50多公里,但是實現運輸的只有2臺運輸機,一個長30km,一個長21km。在世界范圍內來看,單線運輸機運行最長的就是這2臺運輸機。
2 皮帶運輸機增力裝置的差異
2.1 大型帶式輸送機的增力裝置的差距
長距離、大功率帶式輸送機的增力裝置技術關鍵是動態設計與監測,它是制約大型帶式輸送機發展的核心技術。目前我國用剛性理論來分析研究帶式輸送機并制訂計算方法和設計規范,設計中對輸送帶使用了很高的安全系統(一般取n=10左右),與實際情況相差很遠。實際上輸送帶是粘彈性體,長距離帶式輸送機其輸送帶對驅動裝置的起、制動力的動態響應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而不能簡單地用剛體力學來解釋和計算。因此在增力裝置上的設置必須要強調利用合適的轉速和轉輪的軟硬件方法,增強傳送機的硬件壽命,確保了輸送機運行的可靠性,從而使大型帶式輸送機的設計達到了最高水平。
2.2 增力技術性能上差距
我國帶式輸送機的主要性能與參數已不能滿足高產高效礦井的需要,尤其是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的關鍵部件及其功能如自移機尾、高效儲帶與張緊裝置等與國外有著很大差距。可以說我國在對于皮帶運輸機的增力傳送裝置依然存在較大的不足,這主要隱藏在各個相應的配件上。
(1)裝機功率我國工作面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最大裝機功率為4×250kW,國外產品可達4×970kW,國產帶式輸送機的裝機功率約為國外產品的30%~40%,固定帶式輸送機的裝機功率相差更大。
(2)運輸能力我國帶式輸送機最大運量為3000t/h,國外已達5500t/h。
(3)最大輸送帶寬度我國帶式輸送機為1400mm,國外最大為1830mm。
(4)帶速由于受托輥轉速的限制,我國帶式輸送機帶速為4m/s,國外為5m/s以上。
(5)工作面順槽運輸長度我國為3000m,國外為7300m。
3 皮帶運輸機增力裝置的展望
為了適應高產高效集約化生產的需要,帶式輸送機的輸送能力要加大。長距離、高帶速、大運量、大功率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高產高效礦井運輸技術的發展方向。在當前運輸機的現場急需主參數更大、技術更先進、性能更可靠的長距離、大運量、大功率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而我國當前的運輸依然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造成我國運輸機運力不足,超載自動死機等情況發生,因此未來皮帶運輸機的發展應當包含7個方面的關鍵技術:(1)帶式輸送機動態分析與監控技術;(2)軟起動與功率平衡技術;(3)中間驅動技術;(4)自動張緊技術;(5)新型高壽命高速托輥技術;(6)快速自移機尾技術;(7)高效儲帶技術。
參考文獻
[1]李儉.TD-72型皮帶機的擴能改造[J].中國設備工程,2006(9).
[2]許文亮.試論煤礦皮帶運輸機安裝調試常見故障的分析與處理[J].科技信息,2011(14).
[3]楊夫剛.皮帶輸送機跑偏原因和處理[J].衡器,2010(10).
[4]宋鳳娟,才衛國,朱滿平.皮帶運輸機傳動滾筒的應力分析[J].甘肅科技,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