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田徑(trackandfield)或稱田徑運動是徑賽、田賽和全能比賽的全稱,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形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為普及的體育運動之一,同時它也是歷史上最悠久的運動項目,被稱為體育比賽中最具觀賞性的運動。它能在運動過程中充分發揮出人體的身體各個素質,增強體質,培養意志品質。但是,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田徑教學卻由于種種原因面臨著諸多問題,甚至有些學校田徑教學到了難以開設的境地。故本文針對高校田徑教學對大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淺要分析,提出提高高校田徑教學質量,改變目前尷尬困境的相應措施。
關鍵詞:田徑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a)-0188-01
時代的發展對當今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具備相應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較強的運用能力,還要求必須以健康的身體作為基礎。高校田徑運動能較好地提升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歷來受到大學生的習愛,但近來,全國普通高校體育中的田徑教學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田徑運動在高校體育中的重要地位正逐漸消失。本文就我國高校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淺要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
1 高校田徑教學及存在的問題
田徑運動有著“運動之母”的稱號,是其他運動進行的基礎。在高校開展田徑運動有著其他運動所不具備的優點和長處,且它與教育活動本身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也是其他運動所無法比擬的。這是由高校田徑活動本身的特點和實施對象所決定的。
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延續傳統教學以培養學生競技比賽為目的;過于重視學生對技能的掌握而忽視學生情感教育;教學模式過于程序化,教學方法單一,主要以老師講與示范,學生聽與機械模仿為主。這種田徑教學本身就是對田徑運動的一種誤解,失去了田徑運動本身應有的樂趣性和參與性,更不是充分從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出發點考慮,進而打擊了學生習愛田徑運動,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這也是目前我國高校田徑運動在體育運動項目中逐漸失去其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這固然有傳統教育的陋習做怪,也與當前高校沒有樹立正確的體育教育觀和體育價值觀有莫大關系,不改變這一觀念,任何體育活動都不能得到長足發展。
2 影響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的原因
2.1 田徑考評體系不健全
目前高校對田徑運動的評價首先過于硬性量化,僅通過一些直接的從教學過程中得到的數據指標就作出判斷。這既不利于客觀公正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會打擊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愛好和興趣,有時這些指標甚至造成學生對田徑運動望而止步。其次,考評體系沒有彈性,缺乏一種溫情教育,僅以一種成績來評價學生的付出,忽視了學生從田徑運動中得到了快樂和滿足。這也決不是現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也不符合人文主義教育的精神,更失去了教育的本質所在。這就要求我們要對田徑考評體系作出改革和調整,健全田徑考評體系制度,加注人文關懷,真正回歸田徑體育本身的樂趣性和健康性。如若不然,目前這種田徑運動項目的困境必定無法走出。
2.2 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制約
田徑教學既包括技能上的教學,但更多的還應該包涵著健身教學在內,這是適應當今體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傳統體育項目在高校立足的必有之路。但是目前,我國高校田徑教學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在田徑課的教授過程中仍以技能的教與掌握為主,完全忽視了學生這一學習的主體。由于學生個體性的差異,對田徑技能的理解和掌控也必然造成不一樣的差異,加之上文提到的考評體系的不健全,就勢必給學生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負擔,使學生對田徑運動失去興趣。這就要求必然要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加入新的元素,吸引更多的學生從內心真正愛上這個運動。
3 提高高校田徑教學的對策
3.1 提高田徑教學的趣味性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與學在學生內心產生成就和滿足感的過程。因此,教學的成果與學生的興趣有著緊密的聯系,如果沒有學習的興趣,勢必會造成學習效果上的失敗。在田徑教學中,教師應多方面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為田徑教學的順利開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田徑項目的興趣。如:講解時多用幽默的語言,鼓勵學生互相幫助互相訓練,及時鼓勵夸獎學生,熱情熱心幫助學生等。當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和學校可以進一步創新教學過程,加入適當獎勵機制,將學生學習田徑的積極性和興趣充分調動起來。
3.2 宣傳田徑運動知識的普及性
田徑運動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運動項目,有著豐富的有趣的田徑文化,加強對田徑運動知識文化的宣傳談及,提高教師和學生對田徑運動知識的了解和加深對田徑運動的認識,對于高校田徑運動的發展同樣具有莫大的意義。田徑運動整個過程本身就一個展現美和力量的過程,通過觀看田徑比賽節目,向學生講解整個過程中值得學習的地方,引導學生去觀察、體味在此過程中所展示出來的人體的美,還有相關的田徑技能、戰術、意志、精神等,充分將這些融入到整個教育過程中去,讓學生體會到田徑的魅力所在,形成對田徑的熱愛。這些對于高校田徑運動教育的發展無疑也是一個重要舉措,也完整地還原了體育教育的本身。
4 結論
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改進新的教學方法,健全考評體系,普及學生對田徑知識的了解和認識,激發學生對田徑學習的興趣,只有這樣我國普通高校田徑教學才能走出時下的困境,充分展示出田徑運動的魅力,讓田徑運動在教育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下去,恢復田徑課程的地位,進而搞高高校學生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王林,王巖.高校體育課程內容體系的弊端與改革思路[J].體育與科學,2008(5).
[2]張秀麗.田徑運動在高校公共體育中存在的必要性[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10(3).
[3]畢紅星.我國部分普通高校田徑課教學改革關鍵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1).
[4]楊兵.對田徑課教學改革的設想[J].畢節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