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能交通系統作為本世紀新興起的一種集交通運輸與通信技術為一體的新型交通系統。其主要在提高交通管理能力,保證交通安全,及保護交通環境上具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范圍內均得到了公認及重視,本文根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工作相關內容,對城市道路的交通信息采集,處理,與組織管理技術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城市道路 交通信息 采集處理 組織 關鍵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a)-0230-01
根據交通部《城市交通管理規劃編制大綱》的相關要求,公安交通部門應對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建立交通信息數據庫,對現有的交通數據及交通調查結果進行管理及儲存。本文根據公安交通部門所采集的相關交通基礎數據信息,采取相關措施對以上數據進行分析與整理,在對此類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處理的同時,提出交通信息在信息采集、處理與組織管理等關鍵技術的分析情況,淺談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情況,具體報道如下。
1 研究意義
智能化的交通運營管理系統能夠有效的解決當今的各種交通問題,從根本上消除人們對交通的需求及道路的供給能力之間的矛盾。一個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的基礎就是交通信息的采集,只有采集到真實合理的交通信息,才能保證交通現狀的真實反映,才能保證合理的解決道路交通問題,此外,交通信息的正確采集及合理發布也能夠促使交通管理者提出相對應的科學合理化的決策,因此,建立一個智能化的交通信息采集處理系統,對實現我國道路交通管理的現代化,建立高質量,優秩序的交通運輸體系均具有著積極的意義。
2 研究內容
基于我國交通道路管理工作的現狀,主要圍繞著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的方法,對采集信息的處理等關鍵程序的技術做出簡要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主要是指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對整個交通運輸的過程中的交通信息進行獲取的過程。準確客觀的動、靜態交通道路信息對相關決策的制定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主要采集方式包括實時匯報,電子監視,流動探測,牌照識別,收費信息,路面檢測器及環境監測器等。在對交通信息采集方式的原則上來看,要遵循滿足用戶對交通信息的需求方向,適應道路路段和道路交叉口的地形特點及交通狀況,以及適應相對應的氣候條件,采取多種信息采集方式相互配合的方式。
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的組織管理在以往來看,來都是一種分散式的管理模式,大多是人工對交通流量,事故等歸檔管理,分析描述相關的聯系,無法適應未來智能化模式對數據資料的要求,所以,我們應當合理把握交通信息的相關特征,主義道路信息的時間空間上的相關性,對不同的信息主題進行分類管理,做出進一步處理,此外,道路信息作為智能化交通系統中的核心資料,也要做好對核心資源的保護,以防遭到犯罪分子的惡意操控,給社會帶來不利影響和相關危害。進行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的主要目標為保證日常交通運輸的有秩序進行,加強公安交通部門對道路交通狀況的實時掌握,實現對共享數據的直接管理。
3 對城市交通信息數據的管理方法
由于對城市交通信息平臺進行管理時需要接觸到數量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對同類數據中的不同用戶則有著完全不同的需求,這就要求交通信息平臺進行管理時,管理平臺不僅要具備較強的事務性處理功能,同時還應具備較強的對事務進行分析與處理的能力。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在原有的分布式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改造與擴建,建立相應的交通信息數據庫,從而及時高效的解決工作中面向主題、集成與時間相關的以及部分不能進行改動的數據進行集合。而其中所儲存的交通數據大多是與時間有著較大關聯的分析型數據。由于分析性數據獨特的管理結構,使得其對交通網絡綜合業務的管理能夠提供較為高效的支持,進而確保了新的交通信息服務業務開展過程中,服務人員能夠更加及時的通過管理手段了解當前業務的實施狀況與整個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得服務人員在工作中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合理的改進。而通過交通信息平臺提供的標準數據接口,信息平臺的用戶能夠更加方便的訪問綜合數據庫,這樣用戶不需要指導具體的信息源位置,而只需要根據結構的描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極大的方便了用戶的使用。
在建設并使用交通公用信息平臺數據倉庫時的原則應參考當前歐美發達國家的商業化軟件進行設計,同時通過對相關技術的跟蹤與研究不斷的進行完善,進而在實際工作中加以應用。數據倉庫的使用原則與具體標準如下。
首先,應采用ODBC標準,通過開展一種數據庫互聯等方法確保底層數據的開放性;其次,應在交通公用細膩平臺數據倉庫中,應及時的完善各時期、各程度的基本數據與綜合數據組織結構;最后,數據倉庫的應用以及數據倉庫與數據庫之間的鏈結工作應在元數據組織下盡快完成。
除此之外,由于數據倉庫在整個數據庫軟件應用系統中處于底層數據庫管理系統與應用開發前段之間。這就要求數據倉庫不但要與底層數據庫有緊密的聯系,同時還要確保其與應用開發前端提供調用處理過程與使用數據倉庫表現、調用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還應給予用戶開發數據倉庫的權利,對用戶來說,數據倉庫的功能應該更趨近于對數據庫進行提取以及決策支持能力的數據庫。
數據倉庫的開發要與交通共用信息平臺的信息服務緊密結合,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從交通信息數據的共性提取出來,使對數據倉庫的設計獨立于應用背景,開發通用性軟件是數據倉庫設計中要注意的重點和難點。在數據倉庫中共性的問題罩留出易于最終用戶和開發用戶交互的接口,使用戶能夠通過對個性問題的描述,在共性的算法基礎上完成與具體應用的結合。實用性是軟件的生命.應在數據倉庫設計的基礎上,與具體應用相結合形成實用系統。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工作中,有關部門必須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加強對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處理與組織管理的改進工作。
(1)應結合道路交通信息數據的缺失性、波動性與有效性等因素與特性形成獨特的數據與處理模式,從而最大程度的增加數據處理的準確性與工作效率。(2)結合斷面單源數據-路段單源數據與路段多元數據,形成更為全面的多元數據融合模式。(3)通過對誘導信息生成模板的靈活運用,使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的采集、處理與組織管理更加簡單,操作方式也更加的靈活快捷。(4)通過自動化的設備故障診斷系統確保各項系統設備在實際運行中的安全可靠。
除此之外,還應通過統一的組織管理工作,對當前網上的實時交通信息進行更為全面的掌握,從而提供更為全面,更為完善的交通信息支持。
參考文獻
[1]潘文敏,等.(美)美國運輸部聯邦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管理[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
[2]李慶瑞,張洋,袁飛.智能交通系統在高速公路領域中的應用探討[J].交通標準化,2006(7).
[3](美)Pang—Ning Tand,等[著].范明,等[譯].數據挖掘導論[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4]姜桂艷.道路交通狀態判別技術與應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張存保,楊曉光,嚴新平.基于浮動車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統研究[J].交通與計算機,2006(5).
[6]儲浩,楊曉光,吳志周.交通移動采集技術及其適用性分析[J].ITS通訊,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