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建為生產服務,生產為營銷服務”是供電企業特有的運營模式,電網建設中的遺留問題未能得到及時解決,不僅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同時對生產運行部門也將帶來巨大的工作負擔。如何消除基建遺留問題已成為電網建設管理亟待解決的工作,本文通過對現狀研究和實例分析,運用精益化管理思路進行歸納總結,提煉出以下管理思路,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網 工程 建設 遺留問題 精益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TM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a)-0121-02
1 課題背景
(1)集團公司實行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精益化管理,努力實現管理的高效率和經濟的高效益。
(2)消除電網基建遺留問題,在工程竣工后實現“零”缺陷移交,為提升電網架構,提高電網生產運行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3)根據本局2011年7月基建遺留問題的統計數據,在已投運的11個變電站和9條線路中,累計遺留問題228項,截至7月底完成112項,取消7項,未完成99項,存在問題多,整改難度大,生產技術部多次召開協調會,尋求解決方案,對基建和生產部門都造成較大的壓力。
本文以分析110kV赤內輸變電工程竣工投運后,仍存在較多的遺留問題作為案例,研究如何利用精益化管理思路進行過程控制,消除遺留問題,全面提高工程建設質量,更好的為生產運行部門服務。
2 案例分析
對工程遺留問題進行統計分析.根據2011年1~7月份工程遺留問題情況進行分析得知,遺留問題各種各樣,大概可以歸納出以下幾種典型的問題類型:(1)設計問題占8.3%;(2)施工問題占58.3%;(3)物資問題占16.7%;(4)青賠問題占8.3%;(5)其它問題占8.3%。
3 原因分析
綜上分析,存在以上遺留問題的主要原因有。
(1)設計原因。設計深度不夠,造成的設計變更較多。
(2)施工原因。施工單位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施工建設隊伍素質普遍偏低、未能按要求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
(3)物資問題。物資需求供貨進度相對滯后。
(4)青賠問題。青賠問題較為突出,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5)其它問題。生產運行部門未及時介入基建工程、因停電時間協調未果,部分需停電作業的項目無法實施、工程管理人員水平有待提高、資金預算金額不足。
4 措施制定
針對基建遺留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如何對工程建設進行過程的控制并有效消除基建遺留問題的5W2H行動卡如表1所示。
5 改進措施
充分發揮質監站的監督作用進行中間控制,作為有效的改進措施見圖1。
6 行動計劃
制定詳細的《電網工程項目一、二級進度計劃表》,嚴格控制工程進度,對各個時間節點進行有效的管理,確保各個節點按計劃完成,使各項目按計劃“零缺陷”投產。
7 結語
精益化管理思路是集團公司實行一體化、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管理,實現公司管理的高效率和經濟的高效益的有效管理手段。
我們將緊緊圍繞“十二五”電網發展主線,以南網中長期發展戰略為統領,以創先為載體,積極推進“一體化、規范化、精益化”管理,實現基建“七加六”管控模式轉變,在確保基建安全的基礎上,打造出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電網工程項